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近代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灭亡之后,中国又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时期,因此近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大转变的时期。近代中国以降,西学东渐,西方医学随之广泛传入,作为中国思想与学术之一部分的中医学,受近代所谓“科学化”浪潮影响,逐渐沦落至无法自证其明的尴尬位置,在理论与临床两方面均受挫折。在中华民族、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中,尤其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现了一系列轻视中医,甚至是废止中医的严重事件。如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漏列中医药案、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案以及1935年汪精卫阻挠《国医条例》颁布等,这些事件客观上削弱了中医学的发展力量,也形成了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中西医对立的局面,使中医学的发展受到重创。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些追求进步的医家,以西医学术见解来沟通和发展中医学术,产生了中西汇通的思想与流派,涌现出不少著名医家和医著,推动中医学继续向前发展。

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南北朝以前的萌芽时期,隋唐的奠基时期,宋元的独立发展时期,一直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达到了鼎盛时期,不管是眼科文献的数量和质量,还是眼科的理论与临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鼎盛阶段。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中医眼科学发展停滞甚至衰落。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反动政府的扼杀与摧残,使中医学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中医眼科学亦受到相应的影响。在此期间,在眼科医家的不懈努力下,编写了数量极为有限的眼科专著,其中较为有创见的有黄岩的《秘传眼科纂要》、陈国笃的《眼科六要》、刘耀光的《眼科金镜》、康维恂的《眼科菁华录》、王锡鑫的《眼科切要》等。此外,在西医眼科传入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具有中西医眼科结合倾向的专著,如徐庶遥的《中国眼科学》、陈滋的《中西医眼科汇通》,其学术思想具有进步意义,由于西医眼科学传入,也使中医眼科传统眼病名称发生了发展变化,出现了传统病名和西医病名并存的情况,推动着中医眼科学与世界接轨,获得新的发展。

除了编印的眼科著作之外,近代还有一类眼科文献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中医药期刊中刊载的眼科文献。

自从1908年《绍兴医药学报》创办开始,近代相继创办的中医药期刊有463种之多,中医刊物林立成为近代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医期刊的繁盛发展,不仅为眼科学的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眼科相关著作和文章的刊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刊登在这些期刊中的著作和文章,是近代眼科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近代中医眼科学的宝贵资料。

笔者经过对《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所有文章的题名进行逐一检索,共检出题名中含目、眼、盲、睛、失明、障、瞳、五轮、审视瑶函、银海、翳、睫、迎风流泪等眼科相关关键词的文章193篇(已剔除题名重复的文章以及含有以上关键词但跟眼科无关的文章),主要包括眼科基础、眼病医案、眼科医论医话、眼病治法、眼科方药、眼科专著专论、眼病科普、眼科问答、眼科通讯及进展等,分为第一辑、第二辑出版。这些文章的具体篇名、作者以及所在刊物名称详见附录 。期刊文章中有不少英文术语,有些拼写与现代有较大差异,笔者秉持尊重文献的原则,予以保留,不作修正。此外,民国期刊中文章撰写规范性不足,存在不少错字、别字,予以径改,不出注。

这些期刊中刊登的眼科相关文章,侧重不同,体裁各异,但无不体现着时代的烙印,彰显着民国特色,是当时医家努力钻研的印证和临证经验的结晶。因此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管窥中国近代眼科学的发展特色,总结梳理眼科学在近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和脉络,为推动中医眼科学在现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编 者
2024年7月 g8ZfRMm8xsoK1LV6zzfAVzXrdKTc44CSlwGfBlYt8n/6mlTR/KVDPbNxM1VL8X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