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产后病之研究

时逸人

因生产之故,直接消耗母体之血液水分,间接使心脏、肺脏、脑部发生衰弱之现状者,故恒多虚弱之证。丹溪所谓“治产后病,当以大补气血为先”,诚有见于此也。但以衰弱体之质,则生病易,及其病也,则调治尤难,有非专用补药所能治者。兹特分别发病之部分,及受病之性质,分述于下。

附论产后用药之大概:产后用药,应当禁忌者,寒药如山栀、芩、连、石膏、知母等,热药如附、桂等,补品如人参、白术、黄芪等,汗下之品如麻黄、羌活、硝黄等,苟非有确实证候,皆不可轻易妄用。古传产后忌用白芍,因其有收敛性,为恶露未尽者所不宜。寒热补泻诸药,有时因证候上所需要,可以酌量少用外,惟发汗之品,绝对不可一试。因临产时出血甚多,血中胶质,必然缺少,发汗药能刺激汗腺,使血管扩张,血行加速,在血液亏耗,血中胶质缺少之体质,误汗必有大出血之危险,不可不慎。又俗传胎前多热,宜用凉药,产后多寒,宜用温药,亦有相当之见解。盖以产后去血甚多,心脏必然衰弱,温补之剂,多能强心,清泻之剂,反足妨碍心脏之动作。苟非有大热之证候,误服清热之药,立见危险,不可不慎。又产后脉搏,宜见沉细弱小和缓为顺,洪大数搏有力为逆。以产后脉管变硬,乃为逆证也。

一、产后子宫之病

胎儿既出,子宫空虚,或子宫收缩乏力,而胞衣不下;或子宫排泄乏力,而恶露不下;或子宫破裂而出血太多;或子宫翻转而致下脱;皆产后子宫之病也。兹分述之。

(一)胞衣不下

[原因]子宫收缩乏力,不能缩小,将胎盘逼出。胎盘之内空虚,血液流出,以致胀大。

[病理]子宫收缩乏力,既不能缩小,将胎盘逼去,又不能收敛血管,以致去血太多。在胎儿甫出,子宫空虚之时,则所出之血,凝积在内,阻滞胎盘,胀大难下。或有因气分虚弱,无力催送下出者。

[症候]产妇多体弱无力,少腹满闷,或有胀痛者,如血液流入,胎盘胀大难下,则恶露排泄停止,间有呕逆、气促、心烦等证。

[诊断]脉搏沉静和缓者顺,浮大洪数者逆。单胞衣不下易治,兼他证者,不易治。

[治法]宜用补血活血化滞之剂。

[处方]全当归一两,川芎三钱,川牛膝五钱,蒲黄二钱,桃仁三钱,丹皮钱半,木通一钱,赤苓三钱。上方水煎,加童便一盏冲服(加味牛膝汤)。

[加减法]呕逆气促者,加沉香五分,琥珀一钱。

[附记]胎儿产出后,停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即当发生后阵痛,以产出胎盘。若经过半小时之久,后阵痛微弱,胎盘迟不产出,须用子宫底摩擦法(即在腹部摩擦,从腹壁上握子宫底,压向下部,逐渐摩擦,使胎盘容易从子宫剥离),以促胎盘之产出。此法行之过早,胎盘亦易破碎,致一部分,留于子宫内,日久腐烂,易发生大出血之险证。故用手摩擦,须使压下,而不破碎,方为妥当。倘有摩擦法,胎盘仍未产下,可以用撮法。即用手入产门内,拉下胎盘。然此法非常危险。一恐拉伤子宫及大血管,二恐拉破胎盘。手法必须预为练熟,临时方不致误。又子宫颈痉挛及膀胱充满,皆能妨碍胎盘之产下,故当注意其当时所发生之证候。

(二)恶露不下

[原因]或因宗气虚弱,子宫收缩无力;或因气机郁滞,血液循环障碍;致恶露停留不下。

[病理]产后已离血管之废血,从阴道而下流者,通称恶露。因胎儿在子宫之内,血管连及母体,以输灌荣养成分,胎儿产出之后,血管破裂之处,血液犹出,必待子宫缩小恢复之后,出血方止。其体强者,子宫恢复迅速,出血不多,且易流下。其体弱者,子宫恢复迟缓,出血较多,且难流下。已离血管之血,即为无用之物,必须排出,方为无病。若因气虚而子宫收缩无力,则瘀血不能送出,或气滞而血液运行缓慢,则瘀血不能排泄,或因受寒而血凝,或因受热而血干,必致瘀血积于子宫,子宫愈难缩小,每致少腹有块硬痛,俗呼为儿枕痛,皆恶露不下之害也。

[证候]初则少腹胀痛,虽痛可忍,继则积瘀成块,渐渐发热,腹中发剧烈之疼痛,阴部放恶臭,甚则恶心呕吐,谵话晕厥,或转成心腹痛、癥瘕、血瘀、劳瘵等症。皆由血瘀于内而起也。

[诊断]脉弦滞者,宜疏利。脉沉弱者,宜温化。脉虚弦者,宜攻补兼施。脉弦而滑大,乃败证也,不治,不大者可治。舌赤宜养阴,苔薄白者顺。

[治法]拟活血疏利导浊法,用加减生化、失笑散等方。

[处方]全当归三钱,川芎五分,益母草三钱,桃仁三钱,川红花一钱,丹皮钱半,炙草五分,炮姜炭三分,川牛膝钱半。上方水煎服(加味生化汤)。

又方 蒲黄二钱,五灵脂三钱,山甲片三钱,明乳香钱半,没药钱半,炮姜炭五分。上药水煎,加童便冲服(加味失笑散)。

又方 益母草三钱,丹参三钱,桃仁三钱,藕汁五钱,全当归三钱,益元散三钱,童便一两。上方水煎,冲童便服(石氏新订新生化汤)。

[附记]陈自明曰:产后恶露不下,多因劳伤虚损,或冷风相搏所致,治宜用失笑散。若气滞血凝,用花蕊石散。若因劳伤虚损,以四物汤合炮姜加行瘀之剂。其因风冷者,用五积散。其儿枕痛者,用失笑散。行之既行而仍痛者,四神散调之。若恶心作呕,此属气虚,参用六君子。若发热头痛,而腹痛喜按,此属血虚,用四物加炮姜、参、术。若恶露不下,而虚烦发热,宜用当归补血汤。沈尧封曰:产后恶露不来,轻则夺命散加艾叶,重则无极丸。寒凝者,用肉桂、红花等药,或花蕊石散。王孟英曰:产后苟无寒证的据,一切辛热之药皆忌。恶露不来,腹无痛苦,勿乱投药饵,听之可也。如其痛胀者,只宜丹参、丹皮、元胡、滑石、益母草、山楂、泽兰、桃仁、归尾、通草之类为治,慎毋妄投峻剂。张寿颐曰:产后无瘀,非可概用攻破,苟其体质素虚,血液不充,即使恶露无多,而腹无胀痛之苦,轻投攻破之剂,必有崩脱之虞。生化汤偏于辛热,产后恶露不行而发热者,生化汤原为禁剂。孟英深恶此方,不为无见。

[编者按]陈自明学说,已成现代通行之官方药,夫人皆知之。惟因风冷而恶露不行者,用五积散,未免泛而不切。余意宜用蕲艾、荆芥炭、炮姜、桃仁、归尾、红花等味。若恶露不下,而虚烦发热,便以当归补血投之。真是笼统立言,毫无分别。烦而着名为虚者,其必有心悸怔忡、头眩口渴之见证,其为脑部充血无疑,当归、黄芪岂可随便取用。或问如是者,竟无虚寒证候,亦非也。发热之际,以恶寒与不恶寒为断。非在未发之初,问其恶寒与不恶寒也,惟以当发热之际,喜着衣被,便可得其寒证、热证之大概。仲景所谓身大热,而反欲得近衣者,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其寒其热,于以证明。民七之冬,岁在戊午,有乡妇某氏,产后十余日,恶露不下,心烦口渴,夜不成寐,目红面赤,唇焦舌燥,壮热灼手,不欲着衣,脉在六至以上,弦而细数。热势如此,其急。前医尚以保元、八珍、当归补血、生化等汤,以为和阳摄阴之具。或以六味、八味,沾沾于壮水之主,益火之源,滋腻杂投,适足为病树帜。余深知前方之误,力主用青蒿、鳖甲、知母、丹皮、花粉、生地、元参、赤芍、滑石、益母草等投剂获效,数服而安。此以热而不欲着衣,故知其为热也。

又有张氏妇,产后十余日,恶露不行,少腹作胀,小便通利,寒热大作,头眩昏晕。延医用四物汤加发散之剂,遂显热势昏狂,谵语烦乱,苔绛口渴等证。更医以为热入血室,用小柴胡汤服后病势转甚。余见其热势甚壮,时或如狂,少腹拒按,小便自利,因思此乃伤寒下焦蓄血症。处方以桃仁承气汤,一剂而安。设明知其败精瘀血,而用失笑、虎杖等方,和缓处之,必致旷日持久,非治产后病之良法也。于是可知恶露不行,其方非一。

又壬戌之春,余氏妇初产后,因身体太弱,服补剂而恶露不行,骨蒸身热,白带甚多。医者以育阴退热为事,余以其身大热而不喜去衣,引被蒙首,决为虚阳外浮之象,乃以生化汤加减治之。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桂枝、炙草、炮姜炭、赤白芍、蕲艾、益母草等,一剂而热退,再剂而瘀行带止。又按《达生篇》载生化汤,用当归、川芎、炙草、桃仁、炮姜、陈酒等,注重辛温回阳温运法。若阴虚火旺之体质,大非所宜,王孟英、吴鞠通辈,竭力攻之,诚是也。石蒂南氏,另订新生化汤,用益母草、丹参、童便、当归、益元散、桃仁、藕汁等,于活血行血药中,加益元散、童便之清热利小便,藕汁之清热生津液,不可谓非石氏之巧思神悟。惟皆用以治产后瘀血停滞之病,无故而服之,决不可也。《达生篇》劝人产后宜多服生化汤,真是庸人自扰。但以余之所验,以产后病症,阳虚不运者,实为多数,如脘闷呕恶,肢凉自汗,身热恶寒,瘀行不畅等症,用旧生化汤加化痰顺气品,大有殊功,非石氏新订之方所能及。惟热甚烦躁,不欲近衣,瘀热内结之见症,宜以新生化汤治之,非旧方所可侥幸也。西医云岫氏谓产后为子宫血管破裂,宜用麦角肾上腺等收敛之剂。中药代用,以阿胶最佳云云。衡以中医治产后病症,专以行瘀为事,洵为极端相反。惟彼用手术将瘀血洗涤净尽,投以收敛剂,尚无大碍。中国产科惟恃天然之作用,无手术之可言,瘀血停止于子宫者甚多,故中医治产后变生诸症,用行瘀剂,最为合拍。若盲从西说,以收敛剂冒昧从事,害不旋踵,所当戒之。

[附方]夺命散:没药一钱,血竭一钱。研末,分二次,糖调下。

无极丹:生大黄一斤切作四份,一份童便食盐制,一份醇酒制,再与巴豆同炒微焦去豆,一份红花制,一份当归淡醋制。

(三)出血太多

产后恶露不下,固足为病,而出血过多,亦属危险。依其出血之分量,及证势之经过,分别为血崩及漏下二种,兹略述于下。

1.漏下

[原因及病理]有因接产者,手术料理不善,以致子宫、阴道等部之创伤,破裂难复者。有因元气不足,子宫缩小乏力,血管破裂之处,未能充分凝结,气无统摄之权,是以出血太多。有因血结于内,阻碍血液循环之道路,而致出血者。

[症候]在生产后,一月有余,仍然漏下,淋漓不止。其色或深紫,或浅淡,或腥臭,或秽浊,亦有血色如常者。其全身症候,有头晕、心悸,腰酸腹胀,或两胁串痛,潮热烦闷,少眠少食,精神萎困,形体瘦削,发全身急性贫血重症者。

[诊断]其色深紫者,为内热。浅淡及血色如常者,为虚。腥臭或秽浊者,内有停滞。脉弦滞为瘀结,脉涩而弱为血虚。

[治法]拟止血法。停瘀者,佐以消导。气虚者,佐以补益。如创伤破裂者,宜用手术缝合法较妥。

[处方]全当归五钱,炒白芍四钱,地榆炭三钱,阿胶珠四钱,煅牡蛎三钱,大生地三钱,白茯苓三钱,益母草三钱,血余炭三钱,陈皮钱半。上方水煎,加童便少许冲服(加减止漏汤)。

[加减法]内瘀有瘀结,加桃仁三钱,丹皮钱半,川红花八分,山甲片二钱。虚弱者,人参二钱,大熟地五钱,升麻三分,煅龙骨三钱。内热者,加炒山栀钱半,酒条芩钱半,生龟板四钱,生鳖甲三钱。寒者,加炮姜炭三分,蕲艾叶三钱,鹿角胶三钱。腹满,加川朴八分,砂仁八分。腹痛,加台乌钱半,川楝子钱半。漏下不止,下血过多者,加棕皮炭三钱,炙黄芪三钱。

[附记]《大全良方》载陈氏云:平素虚损不足,产后伤于经血,或临产之际,出血已多,伤及冲任,致令气血不调,故恶露淋漓不绝。沈尧封曰:产后恶露过多不止,用伏龙肝二两煎汤澄清,烊入阿胶一两服。如不应,加人参。张寿颐云:新产恶露过多,而鲜红无瘀者,是肝之疏泄无度,肾之闭藏无权,冲任不能约束,关闸尽废,暴脱大是可虞。伏龙肝,温而兼涩;阿胶激浊扬清,本是血崩上剂;重用独用,其力最专,其功最捷,在一味独参汤之上。必无不应之理,如果不应,则更可危。龙牡救逆,亦所必需。盐山张氏云:妇女行经,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以及产后恶露不止者,宜安冲汤。方用白术、生芪、龙骨、牡蛎各六钱,生地、白芍、乌贼骨、续断各四钱,茜草三钱。治之多效。

[编者按]产后恶露不绝之症冶,所注重者,在兼症夹症耳。譬如兼恶寒发热之感冒,则治宜宣达。夹胸满气逆之郁怒,则治宜舒郁。兼症夹症既清,本症亦当自止。又在中国旧式之接生妇,手术不甚妥当,每易瘀血停滞。故对于恶露不绝之诊查,一须询其距离生产之时期,在以前医书,必谓经过一个月以后,而恶露仍然不减少者;二所下之血,为鲜红色,为紫暗色,或如鱼脑鱼肠,腐败腥臭者,或少腹块痛拒按者,心悸或怔忡眩晕自汗者。综上二项,审其为虚为实之大纲,辨其兼症、夹症之有无。其因瘀而致恶露不绝者,行其瘀则自止。或因虚而致恶露不绝者,则淋漓不断。久漏成崩,大是可虞。故陈氏主张:虚损不足,伤于经血,或有冷气,而脏腑不调云云。是盖子宫血液之疾患。一因静脉吸收血液之能力减少。二因管壁薄弱,易于破裂。三因产时血管破裂处,侵入细菌属于第一项。因身中之阳气不足,陈氏谓之内有冷气,脏腑不调是也,属于第二项。因血液虚弱,血浆减少,所谓虚损不足,伤于经血是也,属于第三项。因用具未经消毒,不洁之传染,等于局部之创伤,侵入细菌,发炎肿痛,排出血液,亦斯症发生原因之一端。阳虚不能摄血者,则甘草干姜汤为正治,配入生化、归脾,酌其虚实而用之可也。虚弱之证,有阴虚及气虚之不同,则补中益气人参固本斟酌加减,用之为妥。若不洁之传染,注重局部之洗涤,则非中医内科方法所擅长。沈尧封氏用伏龙肝入烊阿胶一方,注重填补血管破裂之处,尚有深意,实可备用。重者参以龙骨、牡蛎、续断等品,必能奏效。若夫黄芪、茜草等药,补泻皆嫌太过,非可以漫试之也,惟虚之极,瘀之甚者,所当别论。故并列之云。

2.血崩

[原因及病理]同前。

[症候]血液注下,势如涌泉,腰酸,腹痛喜按,口唇淡白,面无华色,精神困倦,沉沉若睡,或汗多气弱,形脱肢冷,亦有胸腹胀闷,气粗喘促者。

[诊断]脉微而弱者,宜大补气血。脉滑而数者,宜清利痰热。脉弦滞者,止血佐以消导。形不脱者易治,形已脱者难治。口鼻气冷者,宜回阳强心。口鼻气热喘促者,宜清热降逆。

[治法]拟大补气血,佐以止血之法。

[处方]全当归一两,炒白芍五钱,大生、熟地各五钱,炮姜炭一钱,山萸肉三钱,川芎二钱,炙草钱半,煅龙骨四钱,煅牡蛎四钱,阿胶四钱(加酒烊化冲),蕲艾叶三钱,棕皮炭五钱(同煎)。上方水煎,另用台党参一两,炙黄芪五钱,煎浓汁冲入温服。另服热童便一小杯(加味圣愈胶艾合方)。

[加减法]内热者,加炒山栀炭二钱,酒炒条芩二钱,生龟板四钱,地榆炭三钱。内有停瘀,脉弦滞,腹痛作胀拒按者,兼服十灰散三钱,或加生蒲黄二钱,山甲片二钱,桃仁三钱,丹皮一钱。内寒者,加桂心一钱,鹿角胶三钱,炮姜炭一钱。气粗喘促者,加苏子钱半,蒌皮钱半,沉香五分。胸脘满闷者,加枳壳、川郁金、砂仁、陈皮各一钱。气虚下陷者,加升麻五分,柴胡五分。

[附记](编者按)产后血崩之病源,不外劳动太早,用力过度,以及房劳内伤,妄笑举手等所致。治之之法,宜急止其崩,以棕皮炭最有捷效,较西医之霉麦为胜。余则审其兼症夹症而治之,或用四物加川连、黄芩、阿胶、地榆之清热,或用四物加黄芪、潞参、炮姜、山萸、龙骨、牡蛎等以温补而固涩,权衡于二者之间,方为恰当。《金鉴》用十全大补加味,未免呆笨。普通妇科治血崩之方法,分阴虚阳搏,用知柏、四物。劳伤衡任,用大剂芎、归。痰郁凝滞,用一味香附。风热乘肝,用桑叶、荆芥合四物。思虑伤脾,用归脾。暴怒伤阴,用一贯煎。元气下脱,用当归补血。以此分别投之,虽不中不远矣。惟产后崩症,其方则不能相同。《大全良方》载产后误服攻破之剂,其血如涌,恶寒肢冷,上吐下泻,用六君子加炮姜,四剂而愈。又因怒而崩,手足抽搐,牙关紧闭,投以和肝养阴之品,厥疾乃瘳。戴复庵云:产后崩症,或清血或秽浊,或纯下瘀血,或腐臭不堪,甚则头目昏晕,四肢厥冷,急宜童便调理中汤,加入百草霜饮之。又有崩甚而腹痛,人多疑为恶血未尽,又见血色瘀黑,愈信瘀停之说,不敢止涩。殊不知瘀停腹痛,血通则痛止,崩行腹痛,血住则痛止,若必拘泥待痛止而后补之,恐此人无生理矣。宜芎归汤,加炮姜、附片,止其血而痛自止。戴氏之言,颇有见道。余于己未之冬,友人妇,产后未周时,患血崩症,因其境不佳,未产前劳动太过,产后又不克静养,故稍闻人声,便觉眼目发黑,心慌目眩,而血液大下。余诊其脉,沉细软弱,似有似无,四肢及面部皆冷,上身冷汗自出,神识皆沉,有欲脱之状。处方以甘草、炮姜为主,加当归、川芎、白术、白芍、党参、艾叶、益母草等,投剂获效,数服而安。又前年里戚中某氏妇,产后数日,并无其他症状,忽患崩症。余以意度之,当为不慎房劳所致。处以黄芪、党参、阿胶、艾叶、山萸肉、龙牡、棕皮炭等品,大剂投之,数服乃效。于此可见产后血崩之治法,不拘于一格也。

(四)子宫翻出症

[原因]因临产时间过久,或难产,或胎盘产下困难,子宫底因受压迫,中气不能固摄,遂致脱下,甚或翻出。

[病理]胎儿产下之后,子宫随胎盘产下而脱去,西名子宫翻转。丹溪谓:产妇阴户内一物,如帕下垂,或如黄钵,俗名产颓,即是证也。子宫脱出之后,则其内之血管,最易破裂,每致出血太多,骤然死亡。间有脱出之一部分,变成死组织,脱去之后,方能收入者。薛立斋医案中曾有此证,云一产妇,子宫脱出肿大,二日后方缩入,损落一片,殊类猪肝,此即组织坏死而脱出者。又古书有产门不闭一证,实即子宫脱出之轻症,西名子宫不全翻转。塞在子宫颈、阴道之间,以致产门不能闭也。

[症候]阴道外或阴道间,脱出一物,其形如帕,又似肿瘤。其质为暗赤色之黏膜状,最易出血。其全身症候,如少腹割痛,不思饮食,或有呕吐恶心,及神志不宁,烦而少眠等。

[诊断]脉搏微细频数,舌赤苔白。多属气分虚弱之征象。

[治法]拟用大补气血佐以升提之法。

[处方]台党参一两,炙黄芪五钱,全当归一两,炒白芍五钱,炒白术三钱,白茯苓钱半,陈皮钱半,升麻五分,柴胡五分,阿胶三钱(加酒烊化冲),川楝子五分,法半夏钱半。上方水煎温服,连服二剂(加味补中益气汤)。

又方 五倍子五钱,煎汤熏洗。

[附记]西医对于本病之处置。子宫翻转,在阴道外,先以消毒纱布包之,并宜安静正卧,垫高臀部,将翻转之子宫徐徐送入,随骨盘之方向而正复之。如有附着胎盘遗留物,宜剥离除去之。正复后严禁努责,注意子宫收缩之状态,对于出血,当讲求急性出血之处置。

二、产后乳部之病

乳为哺养婴儿之唯一食品。产后乳房胀大,有乳汁从乳腺分泌而出,此属内分泌之作用。未孕之前,乳房微胀,有少许乳汁者,应在卵珠之成熟。即孕之后,乳头色黑,分泌乳汁,应在胚胎之长养。既产之后,供给婴儿食料,故乳汁分泌尤多。当授乳之际,易患乳病,亦产后常有之病也,兹分节述之。

(一)乳汁缺少证

[原因]有属于遗传性及生理上自然之作用,乳腺发育不充者。有因病而乳汁缺少者。

[病理]凡乳腺组织在生理上发育不充者,乳汁必少。此其原因有三:一因遗传,一因内分泌腺衰弱,一因束乳太紧之故。此三项,皆属生理上组织发育之不充。又有不关于生理上之变化,而专属于病理之作用者,其理有二:一为乳汁分泌来源之衰少,如饮食减少,大便泻泄,以及一切胃肠等病是。一为乳汁分泌路途之阻窒,如忧愁太过,思虑过深,以及郁闷忿怒等类是。又有发热重而液耗,出血多而血虚,皆足酿成乳汁缺少之病症。至若生产四五月后,有月经即行者,有过一年之后,月经方行者。血脉充足者,月经虽行,乳汁分泌仍不减少。血脉衰涸者,月经行后乳汁立减。哺乳之时,多食咸物,亦足能令乳少,故产妇食物,以淡为佳。

[症候]产妇所分泌之乳汁,不足供给婴儿之食,即为乳汁缺少之证。

[诊断]乳汁缺乏,有属于生理上之变态者,药物治疗,不易奏效。有属于病理上之作用,宜察其兼证夹证而治之。

[治法]拟用增加乳腺分泌之剂。

[处方]山甲尾二钱,王不留行三钱,通草一钱,全当归三钱,花粉四钱,天、麦冬各三钱,炒白芍三钱,大生地四钱,西洋参钱半,炙草一钱。上方水煎,加酒少许冲服(加味通乳汤)。

[加减法]如饮食减少,大便泄泻者,加炒苡米、车前子各钱半,木香、砂仁各五分,炒建曲、鸡内金各三钱,去天麦冬、白芍、花粉。其内有寒者,加炮姜炭、桂心各五分。如忧愁思太过者,加木香五分,桂圆肉三钱,炒于术二钱,石菖蒲二钱。如郁闷及忿怒者,加川楝子、吴萸、川连、柴胡各五分。痰多,加蒌皮三钱、浙贝钱半、白芥子一钱。

[附记]乳汁缺少,由于精神感动者,精神复原后,乳汁亦可增多。由于营养不良者,供给充分之营养食品,乳汁亦有增多之望。惟由于乳腺之发育不全者,则终身无增多之望。普通助乳之营养物,如白汤煮猪蹄子,白汤煮活鲫鱼,或加山甲、当归、通草等同煎,则奏效尤捷。或云钟乳石为通乳腺之专剂,功效甚伟,惜编者尚未一试也。又有一种体质,营养本不充足,而乳汁非常之多,历时过久,必成全身贫血症。治疗方法可用白术、茯苓、山楂、陈皮、建曲等煎汤服,亦必少加当归、白芍、生地等方妥。盖催进吸收之剂,服之遇多,恐与乳汁之分泌有碍也。

(二)乳汁自出症

[原因]由生理上气分虚弱而起。

[病理]未产以前乳汁自出者,古名乳泣,生子多难长养,盖因内分泌腺养胎之机能,未待分娩,而先至于乳,则养胎之力,必然减少,故其所生之子,难以长养。有产后而乳汁自出者,于产妇身体最易损伤,盖因食物之营养成分,完全由乳汁外出。在病理上之研究,无论其为未产乳先出,既产乳自出,皆与植物性神经有关。妊娠时交感神经兴奋,故无乳汁,胎儿产出后,植物性神经紧张,故有乳汁。植物性神经司阴液,交感性神经司阳气。乳汁自出,属交感神经兴奋紧张之能力不足,故中医指为阳气虚弱,实为有经验之谈也。

[症候]未产前,或既产后,乳汁自出者。其全身症候,有心悸、怔忡、头晕、少眠、自汗、言语气弱、乏力、饮食无味、大便泄泻等证。

[诊断]多现气虚现象。

[治法]拟用补气方法。

[处方]炙黄芪四钱,台党参五钱,广陈皮钱半,炒白术三钱,炙升麻三钱,当归身五钱,云茯苓三钱,柴胡五分,川桂枝五分,炒白芍三钱。上方水煎服(加减补中益气汤)。

又方 大生地一两,真阿胶五钱,炙甘草五钱,吉林参五钱,胡麻仁四钱,大麦冬五钱,桂枝尖三钱,陈绍酒五钱,南黑枣五个,鲜生姜三钱,炒白芍三钱。姜、枣先煎代水,后入诸药,共煎浓汁。纳阿胶烊化,冲入绍酒温服(炙甘草汤加白芍)。

(三)乳房结核

[原因]由于精神郁结及忧思忿怒等太过而起。

[病理]乳房内之乳腺,如有一部分不能通利者,必致结成肿块。其在动脉部分,多发炎肿胀作痛,中医称为乳痈。其在静脉部分,当初起之时,仅如棋子大之一硬块,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人每忽焉视之,及至数年之后,硬处破溃,形若岩穴之状,中医名为乳岩,则不易治矣。故勿以乳房结核为小患,当思善法,以调治之。

[症候及诊断]初起之时,舌苔、脉搏多无甚变化,惟乳房中有一结核硬块,按之即痛,不按则不痛。

[治法]拟用调气活血,疏通凝滞之剂。

[处方]小生地五钱,全当归三钱,柴胡五分,薄荷三分,生白芍三钱,炙草五分,广皮五分,玫瑰花五分,竹沥五钱,陈绍酒二钱(冲),粉丹皮一钱,炒山栀一钱。上方水煎服(新加酒沥汤内服调气活血)。

又方 蒲公英二两,酒煎成浓汁,调入香附末一两作饼状,加入麝香一分,乘热敷患处,冷则易热再敷之。每日敷三五次,每次敷二十分钟,十日有效,一月除根(香附饼子外敷疏通凝滞)。

(四)乳房肿痛

[原因]新产后,儿未能饮,乳房则肿痛者,俗名为妒乳。若在小儿吸乳之际,忽发炎肿痛者,俗名吹乳。皆乳房红赤肿痛之症。西医指为儿口发炎之传染,与中医所言吹乳之成因,大致相同也。

[病理]乳汁停滞于乳腺内,因一腺之停滞,波及他腺之壅塞,以致发炎肿痛蕴酿腐化,变为脓血,此本证发生之原理也。

[症候]乳汁不通,蓄积在内,遂成红肿坚硬,壅塞乳道。有疼痛剧烈者,亦有不甚疼痛,坚硬如石者。

[诊断]脉洪数,舌赤者,宜清热。脉弦滞,苔腻者,宜疏利。

[治法]无论初期、中期,总以消散为是。

[处方]银花三钱,归尾三钱,浙贝二钱,角刺一钱,连翘三钱,陈皮钱半,花粉四钱,制乳、没各钱半,白芷钱半,生草节一钱,蒌皮四钱,赤苓三钱,山甲片三钱。上方水煎,连服二剂(加味真人活命饮)。

如意金黄散 外敷有清热活血之效。

醒消丸 内服有消坚化积之效。

以上二方,见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

三、产后兼发之病

产后气血虚弱,疾病易生,非特子宫乳部发生疾患,即全身各部发生疾病,亦甚易易。《内经》所谓虚则着而为病是也,兹分述如下。

(一)蓐劳

[原因]由难产劳倦过度,或产后劳动太早,以致神经疲劳,心肺之功用衰弱,体中抵抗力减低,感受产蓐热之病菌,乃成本病。

[病理]本症之病理,中医学说谓因虚损而成,西医学说谓由传染病菌而得。其立言虽似歧异,而用意实相同也。大抵病菌之得以滋生于体内,必其人自身之能力薄弱,失却抵抗解毒排泄诸作用,病菌乃乘机暴发,始则为局部之创伤,继则为全身症候,此病菌毒素侵袭过程也。

[症候]头晕昏沉,多卧少起,全身发热,或骨蒸潮热,自汗盗汗,骨节作痛,饮食减少,恶露停止,白带极多,脉象细数。口渴头痛,颜面潮红,精神不宁,不能安睡。或有子宫及卵巢发炎,腹中胀痛,手不能按者,或有因全腹膜发炎,腹部膨满,恶心呕吐,咳嗽气促者。

[诊断]脉虚者,宜强心健肺。脉数者,宜清热消炎。脉小为顺,脉大为逆。

[治法]宜和血行滞,强心清热,消毒止汗,和中诸法。

[处方]全当归三钱,炒白芍三钱,桃仁泥三钱,川桂枝钱半,白茯苓三钱,炒建曲三钱,炙甘草一钱,炮姜炭八分,银花炭三钱,连翘壳三钱,川红花钱半,广陈皮钱半。上方水煎,连服二剂(加味生化汤)。

[加减法]气分虚弱者,条参五钱。心脏衰弱者,加附片八分。内热重者,加酒炒黄芩一钱。头重而晕者,加川牛膝钱半。腰酸痛者,加生杜仲、骨碎补各三钱。自汗、盗汗者,加山萸肉三钱,五味子八分。呕吐恶心者,加生赭石、灶心土各三钱。咳嗽气促者,加桑皮三钱,白前钱半。痰多,加白芥子一钱,浙贝一钱。腹中胀痛者,加山甲片三钱,制乳、没各钱半。

(二)血晕

[原因及病理]产后血晕之症,有脑贫血及脑充血二种。其有因难产之后,疲劳已极者,因血去过多,心脑乏血者,皆属于脑贫血症。其有因瘀血停滞,秽浊壅塞,及痰热内阻,神明蒙蔽,皆属于脑充血症。其受病之原理各异,发病之症候不同,兹分述之。

[症候及诊断](脑贫血证)忽然晕厥,不知人事,面白唇淡,口鼻气微,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下血不止,古称中气下陷。(脑充血证)忽然晕厥,不知人事,面赤唇红,口鼻气粗,牙关紧闭,脉数有力,恶露不行,古称瘀血冲心。

[治法]脑贫血症,宜用补脑补气诸方法,使血液能输灌于脑。脑充血症,宜用降逆清脑诸方法,以减脑部之血压。

[救急法]用烧红煤炭一大块,用砂钵一个,盛好陈醋一斤,将红炭投于醋内,用其气熏鼻。又用热手巾揩面部。(治脑贫血)

又法 用生石膏、牙皂、白芷各一分,冰片三厘,各研末,次入鼻内取嚏。再用热手巾揩面。(治脑充血)

[处方]炙黄芪五钱,吉林参五钱,上鹿茸五分(冲),全当归五钱,炒白术三钱,白茯苓三钱,炙甘草一钱,陈皮钱半,炙升麻五分,炙柴胡五分,上川芎钱半,荆芥炭五分。上方水煎,加酒少许冲服,连服二剂(加减补中益气汤治脑贫血)。

又方 川牛膝三钱,生赭石三钱,桃仁泥三钱,川红花钱半,上陈皮钱半,法夏二钱,焦三仙三钱,赤苓三钱,粉丹皮钱半,炒白芍三钱,当归尾三钱,条沙参三钱。上方水煎,加童便少许温服(加味降逆清神汤治脑充血)。

[附记](编者按)血晕一症,以脑充血、脑贫血为主体。因血压脑部而致充血者,多面赤、烦躁、身热气粗、脉弦数有力。因脑贫血而致血晕者,多面白无色、气息微弱、唇色淡白、脉息无力等症。其有兼痰饮阻中,兼怒气伤肝者,必有兼症足以证明。中医治血晕症,以瘀血上冲为主。西医治血晕症,以脑部贫血为主。实亦各有所见。沈尧封氏,治产后发晕,二日不醒,产后恶露甚少,晕时恶露已断,用没药、血竭等药,服下即醒。又于庚辰春,吕姓妇分娩,次日患血晕,略醒一刻,又目闭头倾,一日数十发,其恶露甚多,无少间断。用阿胶一两,冲童便服,是夜晕虽少减,而头汗出,少腹痛,寒战如疟,战已发热更甚。投没药、血竭等,酒服二钱,寒热腹痛、发热皆除,后遂渐愈。于此可见,中医治血晕证,多用活血剂,实有见道之言。王孟英治周鹤庭室人,新产后血晕,自汗懒言,脉虚弦而大,乃投牡蛎、石英、龟板、鳖甲、琥珀、丹参、甘草、小麦等,覆杯即减,数日霍然。此因血虚有素,既产则阴血下夺,阳越不潜,设泥新产瘀冲之常例,而不细参脉证,必致误事。笺疏以眩晕昏冒,无非阴虚于下,阳越于上,况在新产,下元陡虚,孤阳上越,尤其浅而易见。《素问》以下虚上实,为厥颠疾,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返则生,不返则死。古医亦明言病本在脑,与西医血冲脑经之说,若合符节,无如后世医者,各标臆说,痰迷心窍,误为血晕之真谛,实误之极矣。苟识此病源,皆是气火升浮,则镇纳浮阳,即是无上捷诀。至察病之机,以血虚瘀血,作两大法门,一实一虚,一闭一脱,不容混乱。丹溪晚出,谓虚火载血上升,较为明晰。沈尧封重用阿胶、童便,填补血浆,增益阴液,以配浮阳。更以童便之直捷下行者为之向导,故其功甚捷。其没药、血竭,虽似为破瘀而设,然亦只泄降下行,以顺其静脉之郁血,非攻逐峻剂可比。惟酒气升腾,实足为病树帜。古医以为酒性雄壮,藉作疏通之用,不知昏晕之症,概属脑病,滋阴潜阳,尤恐不及,讵可慢投升达之剂。其吕妇产后发晕一症,虚象显然,阿胶、童便本极相宜,然效不显,而头汗出,则是酒之误事。腹痛者气必滞,阿胶腻补,则非所宜。再投夺命散,效即大著。但产后血晕,虚症最多,不可误认瘀血上冲,浪投攻利。夺命散能舒静脉之郁血,亦非大破之比。王孟英氏,以新产血晕,为阴血下夺,而阳不潜,选用镇摄潜降之法,不可概投破瘀之品,最是至理明言,故节录之,以资研究。

(三)产后风

[原因及病理]古代医家,见产后有四肢抽掣、角弓反张等病状,概谓之为产后风。有疑其为外风传入者,唐宋医家多主张用小续命等方。有疑其为产时亡血伤津,为神经枯燥之现状者。其实本症发生之起点,多由临产之际,子宫、阴道等破伤部分,感受破伤风病菌所致。病菌分泌毒素,蔓延全体,故现神经反常诸现象。若其为亡血伤津之神经枯燥之证候,而不关于破伤风病之传染者,实居多数也。

[症候]前驱期精神懊憹,睡眠不安,饮食减少,胸脘烦闷,创伤部分,肿胀疼痛,或化脓腐溃。发病期先见咽下困难,咬筋紧张,继则牙关紧闭,头项强直,全身躯干,弯向后方,所谓角弓反张是也,四肢痉挛,胸腹肌肉强硬如板,目光直视或斜视。急性者,发后数小时即死。慢性者,时发时止,时轻时重,有延至一二十日以上者(详细症候参考《传染病》下卷破伤风证候)。

[诊断]在本病诊断上所当注意者,须与亡血伤津之神经枯燥症,详细判别,方不致误。一本证发生,多属急性,与伤津证之慢性者不同。二本证多发生全身神经反常诸证候,与伤津者单现手指抽掣瘈疭、筋惕肉"不同。基上二点,故本证不得与亡血伤津之病并为一谈。

[治法]拟内用驱风活血等方法,并于创伤部行严密之消毒。

[处方]荆芥穗(炒成炭)三钱,全当归三钱,炒黑豆(酒淬)三钱,独活钱半。上方水煎,温服(华佗愈风散)。

又方 当归须三钱,炒赤芍钱半,粉丹皮钱半,白茯苓三钱,橘络二钱,丝瓜络三钱,竹茹三钱,鸡血藤三钱。上方水煎服(加味活络饮)。

[附记]《金匮》载新产妇人有三病,痉病居其一,盖指亡血伤津之神经枯燥,发生痉挛瘈疭等症状而言,宜用养血生津滋阴等方法,与破伤风之证候治法,各不相同。爰说明其大概如此。

(四)气喘

[原因及病理]产后气喘,有虚、实二证。虚者,因副肾内分泌素之变化,吸收沉降之机能减少,以致心、肺之作用不能维持正规之常态。实者,因瘀血痰涎壅积在内,阻碍肺气下行之道路。兹分别述之。

[证候](虚喘)喘息抬肩,呼吸不利,咯稀痰,自汗食少,脉微弱,面脱色,头晕心悸,气弱不能言,足冷溺清,或有面赤娇艳者。(实喘)喘息抬肩,呼吸不利,痰涎壅甚,大便秘,小便少,心烦恶热,胸满脘闷,恶露不行,腹胀满,脉弦数或滑数者。

[诊断]在病之症候上,分别虚证、实证之界限,则用药自无大误。脉虚弱者,宜补气强心。脉细弱者,宜补肾固气。脉滑、苔厚,宜利痰。脉滞、舌绛,宜行血。

[治法]虚喘宜用补气固气法。实喘宜用行血化痰法。

[处方]西洋参五钱,钟乳石五分,川浙贝各钱半,五味子一钱,炒白芍三钱,全当归三钱,炒建曲三钱,白茯苓三钱。上方水煎,温服(加减补肺汤治虚喘)。

[加减法]内寒,加附片五分,上安桂五分。内热,加马兜铃三钱,酒炒黄芩钱半。气不降,加川牛膝钱半,灵磁石三钱,前胡钱半。痰不利,加牛蒡子八分,白芥子五分,桔梗一钱。肾阴虚者,加大熟地五钱,山萸肉四钱,送服黑锡丹二钱(如吞丸不便可用黑锡丹三钱,加入同煎)。

又方 苏木三钱,台党参五钱,丹皮钱半,桃仁泥三钱,炒川朴钱半,甜杏仁三钱,法夏钱半,加白茯苓三钱,桂枝钱半,蒌皮三钱,炒枳壳钱半,五味子五钱,前胡钱半。上方水煎服,连服二剂(加味定喘汤治实喘)。

痰多,加白芥子、白附子各五分。内热甚,大便秘,加飞滑石、酒军各钱半。

[附记]产后喘症,妇科书籍,多视为坏病。其因实而致气喘,有疑为败血冲肺者,其实瘀血停滞,循环障碍,致肺部功用为之壅塞耳。宜用疏通降泄之剂,即可奏效。

(五)脘痛与腹痛

[原因及病理]脘痛之成因,多由于饮食之时,胃中分泌消化液体,忽遇精神上之刺激,则是项之分泌液中含有毒素,胃神经受其刺激,故作疼痛。亦有痰饮宿食生冷停滞之为害者。腹痛之病理,有因宿食停滞,酿成肠壁之发炎者;有因血液衰少,神经拘急而作痛者;有因瘀血阻滞,压迫神经而作痛者。宜按其证候,分别治之。

[症候](脘痛)胃部发生痉挛样疼痛,时痛时止,与饮食无关,亦有食入而疼痛较甚者。(腹痛)初起少腹痛,膨满紧张,腹壁硬固,按之痛甚,消化力不强,饮食减少。其因血虚而痛者,则早宽暮急,痛处得按摩则稍止。其因宿食停积而痛者,多有秘结或泄泻,呕吐烦渴发热等现状。

[诊断]脉迟弱者,宜温补。脉滑数者,宜清热。脉弦滞者,宜消导。脉实苔厚者,宜通下。

[治法]拟用和胃止痛活血诸法。

[处方]制香附钱半,良姜一钱,全当归三钱,炒白芍三钱,陈皮钱半,黄郁金钱半,花粉三钱,川楝子一钱,白茯苓三钱。上方水煎服(加味良附汤治胃痛)。

又方 广木香钱半,全当归三钱,陈皮钱半,炒白芍三钱,砂仁末钱半,桃仁泥三钱,白茯苓三钱,川红花钱半,炒川朴钱半,炒枳实钱半,台乌钱半,川楝子钱半。上方水煎服(加味香砂枳朴汤治瘀停腹痛)。

又方 炙甘草汤(见前)(治血虚腹痛)。

又方 银花三钱,粉丹皮钱半,生赭石三钱,砂仁末钱半,连翘三钱,酒芩钱半,广木香钱半,陈皮钱半,炒山栀钱半,酒军钱半,炒川朴钱半,赤苓三钱,焦三仙四钱,大腹皮三钱,灶心土三钱,台乌钱半。上方水煎,温服(加味消胃化滞汤治宿食停积腹痛)。

(六)便秘与泄泻

[原因及病理]《金匮》以大便难,为产后三病之一。诚以血液亏耗,大肠枯燥,而且胎儿产下,腹中宽空,推进之力因而减少,故常觉便难。又产后体力未曾恢复,多脾胃虚弱,消化之能力不充。或因过饥过饱,或因食生冷油腻等难消化之物,遂致酿成泄泻者。

1.便秘

[症候]大便秘结,三五日去一次,或六七日去一次,便而不畅,腹中并无胀痛之感觉者(如有身热便秘,腹中胀痛诸症候,仍照伤寒阳明病之治法)。

[诊断]脉涩宜养血,脉弱宜补气,脉弦滞宜疏通。

[治法]拟用养血润肠法。

[处方]全当归五钱,大生地五钱,知母三钱,生白芍四钱,陈皮钱半,炒建曲三钱,炒枳实钱半,桃仁泥三钱。上方水煎,温服(加味清燥养荣汤治血虚便秘)。

又方 台党参五钱,全当归五钱,甜苁蓉四钱,川牛膝二钱,炒枳实钱半,泽泻钱半。上方水煎,温服(加味济川煎治气虚便秘)。

2.泄泻

[证候]腹痛腹鸣,泻出淡黄色之稀粪水,小便减少,或腹胀,久则精神困倦,饮食减少,身体日渐虚弱。

[诊断]脉涩宜养血和胃。脉虚弱者宜补气。

[治法]拟用和胃止泻法。

[处方]炒苡米三钱,车前子三钱,台党参五钱,广木香钱半,陈皮钱半,砂仁末一钱,炒川朴钱半,酒芩钱半,焦三仙三钱,淡干姜一钱。上方水煎服(加减平胃饮)。

[加减法]脾胃虚者,加白术三钱,苍术炭二钱,黑豆五钱。肾阴虚者,加大熟地五钱,炒山药五钱。下多者,加煅龙骨、牡蛎各三钱。中气下陷者,加升麻、柴胡各六分。

(《医学杂志》1934年10月) K5pKEUvwXOjzTl7s1ypetwl3QRTdmIZNifxiMW+tKgCNg8dzfLicuaJoXfoU/O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