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痛经

案1 痛经治验

徐韵英

朱鸿歧夫人患痛经症,每值行经之前,少腹绞痛,发热口渴,必待经净,诸苦方休,经来甚少,色绛气腥,延及二年,非常困难,求余治之。诊其脉象,弦中带数,舌红苔白厚。知为血中气滞,而冲任有热也。唐容川谓血热者,水之不足也。仿丹阳林氏治徐氏痛经证法。用景岳谓经饮 加乌药、小茴香、四物汤、麦冬、花粉、阿胶等,服四剂。迄下期,其痛不作,血亦不绛而多矣。

(《医学杂志》第十八册 1924年4月)

案2 痛经血疝

陈莲峰

病者:苏秀华,闺女,年二十一岁,石码百货公司。

病名:痛经血疝。

原因:深闺,津,愁善郁,食不卫生,中脾土失调。

证候:脉沉紧,头痛,休怠,呕吐。经水将至,每因先期,小腹绞痛,转矢气稍瘥。月信愆期,殗殜 床笫,甚为疾苦。

诊断:肝郁血疝冲脉之病。

疗法:肝大法,气郁者舒之,气滞者温调,阴阳相淆,六气斯调矣。

处方:

初诊:黄连半夏郁金汤。姜连二钱半,煮夏 二钱半,橘红一钱半,茯苓二钱半,郁金八分,木香八分,砂仁一钱半,生姜三片。

复诊:调经四物汤。又方:熟地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半,酒芍一钱半,木香一钱,荆芥一钱,西藏红花一钱,台乌一钱,焦术二钱,元胡二钱半,丹皮一钱半,炙甘草一钱。

效果:初剂腹痛止,复诊连服十剂,经期顺,适翌年举雄男。

(《医学杂志》第六十四期 1932年4月)

案3 痛经案

周岐隐

毛女 闺年待字,情志郁抑,每逢癸期,脘腹疼胀,呕吐酸液,历治不愈,渐致少腹疼痛,寒热往来,咽干口苦。迩来经阻三月,见症颇似干血,切脉弦数上溢鱼际,舌尖红糙。治本《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之旨,以归脾汤主之。

归脾汤原方加生地。

(《现代医药月刊》第十、第十一期 1934年4月)

案4 经前腹痛治验

沙函宇

余邻居平章之妻,时年三十七岁,其夫已五十余矣。兼之一无子息,素怀抑郁,在所不免,于数年前得患经前腹痛一症,去岁冬月寻余诊治,询其病之现象若何。据说:“每逢月事将来之际,先觉头昏眼花,耳鸣,恶心欲吐,势难支持;继又觉少腹!痛,腰疼似折,手冰至肘,足冷至膝,如此苦楚!足经二十四小时,甚或三十余时,经水始隐隐而下,所下之物,又不纯是经血颜色,尽似黑豆汁样,红不鲜红,黑却墨黑!每月如此两举,或两月一举,过后则疲乏异常,食欲不思,前阴常有白物卸下,臭不堪臭!是此已数年矣。望为一诊。”

余诊其脉,竟皆六部沉细,两尺尤甚,舌苔白厚滑腻,因知其病由思虑郁结所得,心、肝、脾、肾诸脏器,衰弱已极!头昏眼花,全系督脉运输力微,致眼球、大小脑髓,得不到相当营养,故头为之昏,眼为之花;恶心欲吐,是心伤而血不足;耳鸣是肝脏阴亏,浮阳上越;四肢冰冷,乃系脾脏虚乏,散膏(即脾脏)之分泌液无消化能力,故不暇灌溉四旁;腰痛是带脉失其作用;少腹!痛,是因心、肝、脾各脏器所辖微血管中之血,受刺激后,栓塞管壁,兼之肾脏被伤,原火不足,冲任因之虚寒,寒必兼湿,于是血因寒湿而瘀,血海中尽被寒、湿、瘀三者充满,置经血将来之际,内乱相争,疼痛乃作,寒湿生浊,故下如豆汁之黑,亦系北方寒水不足之象也,至于苔色白厚滑腻,乃浊湿上熏,虚寒之征也。一面叮嘱,今后务须寡欲宽怀,俾心静思宁,一面即拟温经化湿疏郁药扶正逐邪,肃肾益精。

于白术(土炒)五钱,白茯苓二钱半,怀山药三钱(炒),巴戟肉四钱(盐水浸),四香附三钱,白扁豆二钱(炒),白果五个(捣碎),建莲子十五枚(不去心),茅苍术三钱,紫肉桂三钱(去粗皮)。服四剂后,余再诊其脉,六部虽仍沉细,两尺却有起色之象,舌苔滑腻全去,厚亦转薄。病者云:“头昏眼花,亦觉稍退。”随进消积化瘀活血药:

全当归(去芦,酒炒)五钱,元胡索(炒,去皮)三钱,真蒲黄(炒)二钱,赤杭芍二钱五分,槟榔片三钱,紫肉桂三钱半(觅火),刘寄奴二钱,没药钱半,片子姜黄(酒洗)二钱,乳香钱半,生地黄三钱,荆三棱二钱,广木香一钱(不见火),炙甘草钱半。

服一剂便觉腹中不时雷鸣,服二剂竟觉经血陡来,所下尽是紫黑血块,和一钟黑豆汁,一日半乃止。此次过后,不见白物续来,四肢亦得渐温,饮食增进,呕恶咸止,六脉豁然,惟此时但觉头昏眼花,较前更烈!疲乏不堪,余因慰曰:“此乃邪去正歇,脾土大败,故有如是之征耳。”等善后调理,则诸恙咸去矣。拟复原固本药:

鹿角霜五钱,川芎三钱,焦远志四钱,白茯神三钱,杭白芍二钱,于术三钱,白茯苓三钱,紫肉桂三钱,高丽参五钱,杜仲二钱,川花椒七粒(去目),全当归四钱,菟丝子三钱,附片三钱,炙甘草一钱。

照服七剂,果然诸恙均平,精神倍加,经血亦如期而来,并无丝毫疼痛。已于今正怀一胎,将来之是男是女不可料,此症之痊愈也可必。

(《光华医药杂志》第二卷第九期 1935年7月)

案5 经行腹痛

周律筠

又族兄某之夫人,年事壮盛,八年前产一雄,产后半年经行,小腹疼痛欲裂,此后每值经行辄如此。中间杂药乱投,而毫无寸效。延西医诊断,认为输卵管移位,非施用手术不可。病家疑惧,延不佞诊治,为处方如下。

宗嫂夫人:二月七日。

每值经行之前,小腹两旁有筋,牵掣作痛,痛剧不能坐立,而继以寒热,经过剧烈之疼痛后,月事始下,每疼痛一阵,则经水下一阵,色黑,兼有紫块,就痛处推测,可以知其病灶在卵巢输卵管部位,病得之产褥后,历年已久,拟方当以渐取效,不能急切图功,尤忌杂药乱投。

全当归三钱,广郁金三钱,川楝肉一钱五分(醋炒),乳没药一钱五分(各),藏红花一钱五分,桃仁三钱,延胡索八分(醋炒),陈绍酒半杯冲。

二诊:二月九日。

服药后小腹疼痛见差,惟经行仍觉不爽,色黑,杂有紫块,当及时通之。

全当归三钱,桃仁三钱,乳没药一钱五分(各),延胡索八分(醋炒),失笑散三钱(入煎),藏红花三钱,广郁金三钱,川楝肉一钱五分(醋),陈绍酒一杯冲。

三诊:三月五日。

经前小腹两旁有筋牵掣作痛,甚剧,是症结在卵巢输卵管部位,上届月信期进活血通经法,未见大进步,然通则不痛,前方中肯,药力不及彀,当大其制继进。至心嘈腹胀,此为另一件事。

归尾三钱,藏红花三钱,延胡索一钱(酒炒),五灵脂一钱,乳没药一钱五分(各),桃仁三钱,川楝肉一钱五分(酒炒),广郁金三钱,蒲黄一钱,酸枣仁三钱,怀牛膝三钱。

四诊:三月九日。

进活血通经法,经行腹痛已差,惟觉腰酸头晕,前方中肯,守制继进可也。

归尾三钱,藏红花三钱,牡丹皮三钱,酸枣仁三钱,桃仁三钱,制香附三钱,川楝肉一钱五分(酒炒),滁菊一钱五分,延胡一钱(酒炒),广郁金三钱,乳没药一钱五分(各)。

先后服药十余剂,本月份经行,腹痛顿除,积年痼疾,一旦获愈,病家欣喜之余,极佩章师之医术高明;然所用药,实平淡无奇,本刊诸读者皆所优为,固卑卑不足道者也!设病家听信西医之言,其不为徐姓少妇第二者几希?先师恽铁樵先生有言曰:“小腹部属冲任领域,此处微丝血管不可断割;既施刀割,断无不损及血脉之理。”旨哉言乎!世之醉心治割者,可以惕然知戒矣!

(《现代中医杂志》第四卷第一期妇科病专号 1937年5月)

案6 痛经验案及辨证

金少陵

赵妇年十七八时,每岁经行不过三四次,每行腹痛异常,当腹作硬,呕吐肢逆,头痛如劈,卧床五日不起,经尽方止,调养旬日始愈,愈后无疾苦。但经行则痛不欲生,延至三十岁,医药殆无虚日,迄未稍瘥,困苦万状。其姑因其久不孕育,勃豁 弥甚,友人介予往诊,并询此症能否告产,予以十余年之痼疾,根蒂已深,治疗诚非易易,且大积大聚,理宜攻伐,非仅仅行气理血所能奏效,幸形体尚健,尚可为力,宗寓补于攻之法。茜草、艾叶、阿胶、元胡索、桂心、当归、山药、五灵脂、香附,以鲍鱼煮汁和丸,更一月经至,下瘀块极多,腹遂不痛,旋服调经膏两料,春王正月,竟生一女。

少陵按痛经,为排经困难而起之症候,女子行经时,骨盆腔部比较充血,子宫为排经作用而收缩,应有疼痛之感觉,惟超过生理限度,致精神疲倦,妨碍操作,而疼痛剧烈者,每为一般女子常有之隐疾。其原因不外经血之通路狭窄或障碍,有以致之,古医书有血滞、气滞及寒、热、虚、实等症之别,现代病理上有机械性、充血性、神经性之分,但此症西医谓非独立之病名,乃妇女一部分之附属症也,且本症多发于歇司的理 之妇女,或精神过劳或萎黄病者。其内生殖器无病理变化,盖行经时而发作之神经痛也,前医士所谓之土木相争,良甫 云系忧思气郁而血滞者此也。若痛在经前,无非肝家气滞,络脉不舒,法宜疏肝行气为主,但须选取血中气药如香附、乌药、元胡索,不可多恃,辛温香燥耳。滑伯仁谓两尺脉涩,即是络中气滞,况脉来急弦?肝气抑塞,更可知矣。惟为寒为热,当以其他兼症参之,必不可以仅据腹痛一禺,指为寒、热、湿,概施苦温之品,何也?盖肝络为病,郁热极多,寒症极少,滑氏云,殊嫌武断,本症既是气滞,而血无不滞,如治肝木之横,则元胡、金铃尤为捷效,此乃不传之秘耳。假使痛之时作时止,丹溪云系血热气实之症。余曰不然,亦当以脉症合参,方有虚实寒热可辨。若以痛之时作时止,为血热气实,则虚寒之痛,亦何必不然,黄芩、黄连、丹皮,安足为训。丹溪遗著,本非自订之本,乃浅人附会为之,致有此弊。谓治气或于血,大有语病,究竟此非气之有余也。而汪讱庵其和平可用,此见尤陋,夫药以去病为主,惟在对症,安问其和平与否,若以其和平而后用之,是以尝试敷衍为手段,更何有医之价值可言。至温经汤,治经水不调,绕脐寒疝痛甚,及寒入血室,血滞不行,新旧相抟作痛,此方从《金匮》温经汤化裁而出,当归、白芍、丹皮、川芎、人参、莪术、甘草、牛膝,治经期产后受寒而瘀凝腹痛者,颇有特效。其他如桃仁散、大元胡索散,古人用于经断复来,血滞作痛,用于癥瘕痞块,血气攻痛,似有可商。余治此症,仿桃仁散之意,以炒丹参、参三七、制香附、川玉金 等理气化瘀之药,较此尤为稳效,盖桃仁、泽兰等药,世人咸知为破血之药,倘不罕而变为血崩,必招物议,故不知改用他药,非汪氏云和平而后用之也。大元胡索散,惟症俱实者宜之,若兼虚者宜葱白丸及青附金丹主之,尧封选药,纯正可法。善学古人者,可举一反三,则无难治之病,余非好辨,盖中医书籍,简明精良者少,尤以妇科书为最,故将临症之经验,藉发前人所未发,不守秘诀,不惮辛劳,为本刊春华先生效命,并救济全世界妇女之急苦也。有云,若药不瞑眩,厥药弗瘳,余之痛经验案一则,倘不济之以阻机亦痼疾终身已耳,何言孕育乎?

(《华西医药杂志》第一卷第五期 1946年8月15日)

【 编 者 按 】

民国时期,医家对于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与现代中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痛经的原因在两方面: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包括气滞、血瘀、寒邪、湿邪等,涉及脏腑主要有肝、脾、肾。不荣则痛,包括气血亏虚、心脾两虚、脾肾亏虚、肝肾亏虚,或虚中有滞等。

根据以上医案,不通则痛,如行经之前腹痛,属于血中气滞之实证,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可用调经饮或调经四物汤;冲任有热,可加麦冬、天花粉、阿胶、牡丹皮等;月经先期,腹痛,呕吐,得气则舒,属于肝郁气滞,夹有湿热,治疗以黄连半夏郁金汤为主;冲任虚寒,夹有寒湿,先以温经化湿为主,继以活血化瘀治疗。

不荣则痛,属于心脾两虚者,归脾汤加减;病程时间长,虚中夹有实者,宗寓补于攻之法,或给予膏药调理。 STapZwBQ5k8jTQv53QJpxXEPY4gj3Jg68jumSVAUT491TOPfVbLMoXK77BF42Z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