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来历。人,也有人的先根先底
。
听老辈人说,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家人,大哥叫阿茹,二哥叫阿迭,三哥叫阿仰,还有一个妹妹同他们做一家。
阿茹大哥是个昏头昏脑的人,分不清五阴六阳,分不清好坏高低。他拿酒当水去打田;舂糍粑来糊田坎;该叫伯娘的,他喊婶娘;该叫婶娘的,他喊嫂嫂;该叫嫂嫂的,他喊姐姐;该叫姐姐的,他喊妹妹;大暑六月的热天,他说天气实在冷,穿起棉衣和鞋袜,跑到坡脚去烧火烤;十冬腊月的冷天,他说天气实在热,爬到高山垭口跷脚坐,还要打伞来遮阳,摇扇来扇风;他领起两个兄弟去开荒,从坡顶往下挖,结果挖一锄盖一锄,挖一幅盖一幅,乱糟糟的一片,种不成庄稼。
有一天,阿茹带着两个兄弟正在山上开荒,天神哲格变成个老头下凡来,劝告他们说:“你们不要开荒刨草了,蚂蚁子都在搬家,要涨洪水来了,快去找条生路吧!”
阿茹和阿迭听说不要他们开荒刨草,立马火冒三丈,跳起脚来骂哲格:“我们开我们的荒,我们刨我们的草,关你哪样事?”
阿仰看着这个善巴巴的老公公,说话很和气,来劝他们弟兄去躲洪水找生路,是一番好意,就连忙劝住两个哥哥好好向老人讨教。
阿茹、阿迭掉转来,同阿仰便去找哲格讨教,哲格对他们三兄弟各教了一种躲过洪水的办法。
他对阿茹说:“你把花桑树砍来抠成船,洪水来了,你坐进船中,上面加个盖,外面用泥巴糊口,里面用牛屎糊缝。洪水涨齐天,你会漂上天;洪水消退下来,你会落回地,你的性命就保住了。”
他又对阿迭说:“你把白栈树砍来抠成船,洪水来了,你坐进船中,上面加个盖,外面用石灰糊口,里面用泥巴糊缝。洪水涨齐天,你会漂上天;洪水消退下来,你会落回地,你的性命就保住了。”
最后他对阿仰说:“你把杉树砍来,做成个大大的木葫芦,外面用漆漆。洪水来了,你拿两个鸡蛋夹在胛孔
头,带着你妹妹坐进葫芦里,洪水涨齐天,你们漂上天;洪水消退下来,你们落回地。等到你胛孔头的鸡蛋孵出小鸡时,你们从木葫芦里钻出来,性命就保住了。”
三弟兄果真都各自去照办了。哪晓得,花桑树和白栈树都是很重的木料,放到水面上,就是漂不起来。所以阿茹和阿迭的木船都沉到水底去了。那些糊盖口的石灰、泥巴和牛屎,经水一浸泡就垮了。水漫进船里,淹死了老大和老二。只有阿仰和妹妹坐的木葫芦,一直漂在水上,葫芦口高高翘起,水进不去;大浪朝东涌,他们漂到东;大浪朝西涌,他们漂到西……任随风浪打,他们都稳稳当当地坐在葫芦里头。
经过四七二十八天后,阿仰夹在胛孔头的鸡蛋,孵出了鸡崽,洪水真消退了。可是,阿仰他们坐的木葫芦,却被挂在一个大悬岩的树桩上。他们朝外一看,上下都是刀劈斧剁的万丈悬崖。他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心里很着急。
后来,妹妹看见悬崖上边有棵树,树上有个岩鹰窝,窝里有三只岩鹰崽,它们扇着翅膀“
——
——”地叫;老岩鹰却飞进飞出的找食来喂岩鹰崽。妹妹对哥哥说:“我们被挂在这个悬崖上,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我们何不把岩鹰崽拴住,和老岩鹰交涉,要是它答应把我们背到山脚去,那就好啦!”
哥哥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妹妹就从自己头上扯下三九二十七根头发,用三根头发搓成一股,三股搓成一根索。一共搓了三根索,便轻轻地把三个岩鹰崽的脚拴住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岩鹰崽都长大了。可是,它们还不会飞出去找食、找喝。老岩鹰着急了,就飞到天上去问天神哲格说:“我的崽崽长大了,长得比我高,比我壮,为啥还不会飞出窝去找食?为啥还不会飞去找喝?”
哲格默默算了算,回答说:“你的窝脚有家人,你去找他们帮忙想办法吧。”
老岩鹰连忙飞回来,绕着它的窝边飞来飞去,不见哪里有人家。它又飞来飞去看,才看见窝脚的树桩上挂着一个木葫芦,葫芦里坐着阿仰兄妹俩。老岩鹰急忙飞去找他们帮忙想法子。
阿仰兄妹,有心要老岩鹰背他们到山脚去,又怕它背不动,为了试试它的气力,就对它说:“你看,坡脚有三副磨子、三乘耙子、三张碓,你去抬开一样,就有一只岩鹰崽会飞。”
老岩鹰立马飞到坡脚去,照着阿仰兄妹说的去做,它用双脚紧紧抱住三副磨子,扑扑地使劲扇着翅膀,从东飞到西,把磨子搬到了另一个地方。阿仰兄妹看见老岩鹰搬走了磨子,就解开一根头发索,放走一只岩鹰崽。
老岩鹰又飞转来,用爪爪抓起三乘耙子,扑扑地使劲扇着翅膀,从东飞到西,把耙子又搬到了另一个地方。阿仰兄妹看见老岩鹰搬走了耙子,又解开一根头发索,放走一只岩鹰崽。
老岩鹰看见两只岩鹰崽飞出窝了,心头很高兴。它一个猛子扎回来,用爪爪抓起三张碓,张开翅膀扇几扇,就把三张碓搬到另一个地方。阿仰兄妹看见老岩鹰搬走了碓,他们又解开一根头发索,放走了最后一只岩鹰崽。
三只岩鹰崽头一回飞上天,自由自在,说不出的高兴。老岩鹰见自己的崽崽会飞了,更是说不出的欢喜。它领着三个崽崽飞过来,绕过去,又从矮处飞到高处,它们越飞越远,越绕越高。阿仰兄妹越看,就越着急。急得他们抱头大哭,哭得天摇地动。
老岩鹰听见阿仰兄妹在哭,就飞转来对他们讲:“你们若是不再拴我的崽崽,我来背你们下山去!”
阿仰说:“要是你背我们下山去,我们不拴你的崽崽啦!”
交涉好了,老岩鹰就背着阿仰兄妹往下飞。可是,飞到半岩上就歇脚了。它说:“我的肚皮饿啦,我要吃你们的小鸡!”
阿仰说:“我的鸡崽要留来传种的,不能给你吃!”
老岩鹰说:“我的肚皮饿了,不吃没力气,我背不动你们!”
争过来争过去,阿仰无法,只好答应割身上的肉来给岩鹰吃。阿仰顺着脖颈割了一圈,又割了两个胛孔、两个手杆弯、两个磕膝弯的肉喂岩鹰,还答应以后传下了鸡种,岩鹰可以来抓个把去吃。就这样,老岩鹰才把他们背下山脚来。从那以后,人们的脖颈就成了凹凹,胛下就有了窝窝,手杆弯和磕膝弯的肉也比别处的少了。后来,家里喂的小鸡,有时岩鹰还来抓一个两个去吃;如果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看见岩鹰抓小鸡,还不能吼,只好随它抓哩!
洪水消退后,世上已没有房屋,没有吃的,也没有别的人了。阿仰兄妹来到山脚到处是稀泥烂凼,满眼荒凉。他们又冷又饿,怎么生活呢?兄妹二人都发愁起来。阿仰随手折了一枝泡木丫枝,拿在手头耍弄。泡木树得很,三摇两耍,磨得阿仰的手板心发烫。阿仰想:既是能把手板磨热,是不是磨得出火呢?他到处去找来一些泡木丫,用各种办法磨,后来干脆拿一块石板压在石头上搓,七搓八搓,搓冒了烟,搓出了火。
有了火,阿仰兄妹心头的忧愁,消去一大半。他们欢天喜地地去掳
干柴干草来烧火,无意中又掳得灵芝草放到火中。灵芝草烧起来特别亮,冒出五颜六色的烟子,冲得特别高,很好看。
火烟冲到天上去,惊动了天上的神灵,天神哲格下凡来察看。他顺着火烟找来,看见是阿仰兄妹在烧火。哲格想:洪水消了,尘世上只剩下阿仰兄妹二人,往后他们怎么生活?又怎么传下人烟呢?他左思右想,最后想出一个法子,叫阿仰到天上去找三个仙女求婚,内中有一个能答应,让阿仰把她带到人间来,就可以制下一曹
人烟了。哲格把这个想法告诉阿仰。阿仰也情愿去,就是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去到天上。
哲格说:“你去选又粗又壮的麻秆来扎芦笙,朝着天上吹,就可以踩着麻花云上天去了。”
阿仰为了上天去找仙女求婚,他跑遍了周围团转的大山,找来又粗又壮的麻秆,专心专意地扎了九天九夜,扎成了一把式样最漂亮、声音最好听的麻秆芦笙。他带着芦笙爬到一座高高的山顶,朝着蓝蓝的高天吹奏起来。他边吹边跳,边跳边吹,不知吹了多少调,也不知跑了多少圈,只见西边天上飘来一朵朵白亮白亮的云彩,一朵接一朵,一大串一大串,又慢慢散开,就像一条又宽又长的石街路
。阿仰抬脚踏上麻花云,吹着芦笙往前走,果真走到天上去了。
阿仰在天上找到哲格老人,也找到了三个仙女。一问,才晓得三个仙女是三姊妹。
阿仰吹着最好听的芦笙调,喜笑颜开地去向大姐求婚。大姐见了不高兴,鼓起眼睛跌脚跟,大姐不愿意。
阿仰不灰心,吹着最好听的芦笙调,又喜笑颜开地去向二姐求婚。二姐见了很生气,楞眉鼓眼还吐口水,二姐不愿意。
阿仰还是不灰心,吹着最好听的芦笙调,又喜笑颜开地去向三妹求婚。三妹好歹都不说,只是扬起脖子哈哈笑,三妹也不愿意。
哲格见三个仙女都不答应阿仰的要求,就对阿仰说:“你是凡间人,还是回到凡间去求婚。”
这一来,阿仰却为难啦!他说:“凡间遭了洪水大灾,没剩下别的人,我到哪里去求婚呢?”
哲格说:“无路也要找路走呀,我陪你去想法子!”
哲格同阿仰来到凡间。他叫阿仰把妹妹找来,要他兄妹成婚。阿仰和妹妹听了,说:“我们是同父共母的兄妹,不能做夫妻,尘世间从来不兴这个规矩。”
哲格说:“洪水淹了天下,世上再没有别的人啦!你们不成婚,哪个来传宗接代,哪个来接下人烟呢?!”
哲格左劝右说,妹妹心软,先同意了,哥哥还是不肯。哲格左思右想,想出一个办法。他说:“你们各扛一扇磨子,一个爬上东坡,一个爬上西坡,一起往中间滚磨,要是磨子滚来相合,你们就应该成婚!”
阿仰心想:我要是往外面滚,磨子一定合不拢来,也就答应照老人的办法去做。阿仰扛起一扇磨子爬上东坡,朝着外面滚。妹妹扛起一扇磨子爬上西坡,朝着山下滚。咳!说来也怪,阿仰滚的那扇磨子顺着坡腰绕了一圈,又滚来和妹妹滚下的那一扇磨子合拢在一起了。
哲格说:“这是天心和人意,你们应该成婚。不过,只是这一回,后辈儿孙就要分支分姓开亲啦!”
阿仰推脱不过,只好和妹妹成了婚。后来,他们生了九个儿子。可是,都不会说话,不会找吃,不会找喝。无法啦!阿仰又吹着芦笙,上天去问哲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哲格说:“闷林竹子
长有九个节,你去拿来锯了放在火里烧。锯一节就烧一节,烧一节就爆一节,爆一节就有一个儿子会说话。”
阿仰回到凡间,找来闷林竹子,一节一节地锯来放在火里烧,果真九个儿子都会说话了。只是各人讲的不同,一个说来一个听不懂。
后来,九个儿子分开住,就分成了各个不同的民族。现在的苗族、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侬家、蔡家等等,就是从那时候分下来的。
赵云周等九人讲述,李道等十人搜集,罗懿群执笔整理。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市、织金县。选自《南风》1983年第3期。
〔原文附记〕“洪水潮天”、“兄妹成婚”的神话,仡佬族所在各地区,皆广泛流传。有的叫“洪水潮天”,有的叫“伏羲兄妹制人烟”,有的叫“仙葫芦”……然而,情节各异,简繁有别。
在我们所搜集的资料中,流传在贵州省黔西、织金两县交界的六圭河畔和水城特区蟠龙区的洪水神话,其情节都比较接近,或者说主要情节完全一致。而且,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在仡佬族雅伊支系的古歌《叙根由》之中,与邻近各兄弟民族的洪水神话相比,又有着不少独特之处。
我们以仡佬族雅伊人讲述的洪水神话为主要蓝本,参照我们在其他地区和支系所搜集的资料,整理成这个样子,并按仡佬族雅伊人的讲法,定名为《阿仰兄妹制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