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部
洪水神话

洪水的次数、起因、所占时间,以及洪水神话所包括的内容,广阔而丰富,这里就所选作品,作简要说明。

希腊神话中的洪水故事,主要是“天帝惩罚”型。而在我国,要是将各民族洪水神话作个统计能有很多种。例如有个神话说只因山上一棵神树长得很高,天神怕顶破天,就发洪水淹世人。这里选的洪水神话,不外这样几种:

(一)天神纠纷发洪水。祝融是火神,共工是水神,在天堂,一个不借水,一个不借火,真是水火不相容。为此,天神将他们赶出天堂,贬到人间,二人仍在打斗,共工失败,乃触倒顶天柱不周山。正如《淮南子·览冥篇》所言:“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天神随即命令女神女娲下凡补天。

(二)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的一大特点,她从江河里拣了五色石子,架火将石子熔炼成胶糊状液体,她便飞腾上天,将坍塌的窟窿补上。她还杀了只大乌龟,用它的四脚当柱子撑起天空,避免天再塌下来。女娲很细心,补天后随即杀死了危害百姓的禽兽,平息了洪水祸患。女娲这位大母神,很可能是古代母系社会的大首领,捏泥造人,炼五彩石子,可能当时已有制陶业与冶铁业的萌芽。

女娲造人与补天,这两大业绩,功盖于世。历史是公正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任何为民造福的英雄,而是用各种样式的仪式纪念他们。河南西华县思都岗女娲城庙会,每年正月十二日至二十日间进行。女娲坟前树一大旗,上书“天地全神女娲氏”字样。妇女们在坟前许愿还愿,禳灾问卜,求子祈福。 在陕西,人民封女娲为骊山老母,农历正月二十为“女皇节”,又称“女王节”,百姓摊煎饼或烙面饼,扔到房顶曰“补天”,投入窨子或枯井曰“补地”。女娲捏泥造六畜、造人、补天,不愧为人类的伟大始祖。

从前以为女娲补天,在我国汉族是独一份,现在口传神话表明,少数民族也有些“补天”女英雄。像满族的《海伦格格补天》,传说不知为何天塌了个洞,她去求佛爷帮助补天,佛爷便施法术让她补好了天,并留她在天上成了神仙。哈尼族《补天的兄妹俩》,传说洪水泛滥的原因是山上长了棵大树,把天捅了个窟窿,因此洪水泛滥。兄妹俩飞上天用自己的身躯补了漏洞。这两例不同于女娲补天,各有特色。

(三)鲧禹治水神话,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尧称帝时忽然洪水泛滥。洪水起因,属天帝“洚水儆予”。天帝看地上的百姓有错,往往用洪水惩罚,这是天帝的特权,百姓只有受苦的份儿。那时宇宙最高统治者是天神黄帝,鲧是黄帝的孙子,他见大地上的人民受苦,曾多次劝黄帝收回洪水,但黄帝不理。鲧同情人民,乃盗用天帝的“息壤”到下方填塞洪水,“息壤”确实灵妙,放一点即可积山成堤,大地又出现绿野。然而天帝认为天庭出盗,是“大逆不道”,乃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鲧愤愤不平,其尸三年不烂,黄帝又派天神将鲧腹剖开,肚里突然跳出一条虬龙,飞向天空,这虬龙就是鲧的儿子禹。

禹受上帝的任命,带应龙到人间治理洪水。他立下宏愿,一定要完成父亲未完的治水事业。禹让应龙用尾划沟,率百姓挖掘河道,将水疏通到江海。

鲧治水是堵,禹治水是疏,方法对头。大禹治水的精神,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征服自然和以民为本的英雄气概。他极尽职,三过家门而不入,苦战三十多年方与涂山酋长之女女姣结婚。禹一个人开沟挖渠,嘱妻听鼓响便送饭。一天禹变化成一只大黑熊,拼命地挖沟,竟然忘了敲鼓。妻子见过了时辰未听鼓响,乃主动到工地送饭,她见丈夫是一大黑熊,吓得回头便跑,禹发觉便追,妻化为石头,禹喊:“还我儿子”,石便开裂,送出儿子启。由此可见禹为治水献出了一切。大禹治水的伟大精神和勤恳的事业心,是我们后代学习的榜样。

这次洪水,是天帝命令水神共工执行的。这个共工不顾人民死活,故意将洪水从西方掀腾到东方空桑。禹为了对付共工,便在会稽山会合天下群神,降服了共工。但只有防风迟到,禹便将防风杀了。根据本辑选的钟伟今、俞武龙采录的《防风之死》,禹杀防风是一个冤案。防风赴会途中,由于天脉“出蛟”,苕溪河“泛洪”,防风氏只得指挥部下打捞落水的百姓,忙得连饭都没吃,因此误了会期。防风辩白,禹也不听,将其斩首示众。这件事折射出古代部族矛盾的史影,也反映出禹的权欲膨胀。防风成了一个悲剧式的神话英雄。好在“防风神话”的发掘又恢复了防风治水英雄的原有风采。

(四)天神的惩罚与雷公的报复——人类的再传。《洪水潮天的故事》(彝族):恩梯古兹家将天神派来的收租人打死,天神大怒,便发洪水灭绝人类,只有保护天神使者的老三,被认为是最善良的人,留下做人种,好繁衍后代。

《捉雷公引起的故事》(侗族):兄弟四人要吃雷公肉,捉住雷公关在铁笼里,雷公求姜良、姜妹兄妹俩给水,雷公是见水就能逃跑,雷公临逃前给姜良、姜妹兄妹一颗葫芦籽,好在葫芦里避过洪水。这两种类型的故事,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比北方多,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母题故事,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灭绝人类的大洪水神话的中心,就是关于人类的再传,或者说是人类的再繁衍问题。

洪水浩劫故事,都是只留一人,或兄妹二人。只留一人的,便有神帮助上天求仙女结婚,凡所选的“天婚神话”,都是一个模式,天神为卫护女儿,出难题是共同的母题。兄妹二人的便是兄妹婚。这充分说明人类的再传已由“捏人”时代,进化到两性交配生人,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飞跃。

当时以兄妹婚最为普遍,也有母子婚、父女婚现象。

伏羲与女娲兄妹是个典型模式,妹以兄妹结婚为羞,故再三拒绝。其实人类历史上确曾经过一个兄妹婚时期。认为兄妹婚是乱伦,那是后来人加上去的观念。当时只有兄妹二人,若不结婚人类便绝种了,那就借天意或神的示意,滚磨盘、放火烟,若合就是神的意志,合了,结婚了,还是羞羞答答。如《独异志》云:“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葫芦是原始先民的天然容器,后来又是制陶的模型。葫芦美观实用,又多籽种,这些优点自然会产生生殖崇拜的观念。

彝族把葫芦崇拜为祖灵葫芦,实则我国各民族都把葫芦尊为母体。

《玛黑、玛妞和葫芦里的人》(哈尼族)也有代表性。这种葫芦生人的故事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诗经》中就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就有葫芦母体崇拜的历史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挖掘出来的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中,葫芦同时生出几个民族的有彝、苗、瑶、侗、布衣、纳西、傈僳、独龙、拉祜等族。这说明中华民族同源共族的观念根深蒂固。祖源葫芦,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维护祖国的统一,共同振兴中华,直到永远。 yoY71MDvSiJFelVRow3Kmt/kPp7TjNpDPgcN7TkfT6tUO+0fq/TZ9b4shL2lBC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