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创新型都市圈研究的总体框架

创新型都市圈作为一种跨政区且包含多种空间尺度的城镇集合体,承载着区域范围内的诸多生产、生活相关创新活动,对其展开全面研究之前,还需要明确本研究所针对的具体对象、技术方法、研究价值和具体章节安排。

一、研究对象

研究结合对创新型都市圈与传统都市圈、创新型城市的特性比较的结论,以国家创新型城市首批16个城市试点和深圳(深圳是第一个国家批准的创新型城市,但并未出现在第一批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名录中)所在都市圈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表1–4)。

表1–4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及其涉及的相关都市圈、城镇群目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及地方相关规划材料整理。

研究以国家层面以及第一批创新型城市试点所在省层面出台的相关规划中界定的都市圈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国现阶段都市圈发展的新趋势与共性特点,在各个都市圈所涉及的地级城市方面,笔者经过整理各类都市圈相关政策性文件与既有研究成果,确定了这些都市圈所涉及的主要地级市(表1–5)。其中,因大连都市圈仅有一个地级市和深港都市圈自身的特殊情况,并考虑样本分析的可比性要求,本研究对除二者之外的其他样本都市圈进行相关基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表1–5 创新型城市所在都市圈涉及的主要地级市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及地方相关规划材料整理。

注:为方便起见,本研究以下均称厦门湾都市圈为厦门都市圈、省会城市经济圈(合肥)为合肥都市圈、长株潭城镇群为长株潭都市圈。

需要指出的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并没有以创新型城市冠名,其本身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早已确立,尽管如此,本研究并未选择其作为创新型都市圈的样本,究其原因在于这类城市自身多为直辖市,且比地级市、甚至多数省会城市之行政辖区范围要大得多,作为国际大都市更像是特大城市(Megacity),且无论是从自身还是与周边城市形成的都市圈概念而言,都有着明显的个案属性,对其研究形成的结论的可推广性有待商榷。相比而言,以地域性中心城市,尤其是其中的创新型城市为核心城市的都市圈进行研究更具有普适意义,且在其基础上遴选典型都市圈进行创新型都市圈的特征与发展路径提炼,也更具有说服力、更有助于实现研究成果的有效推广。

进一步地,样本都市圈中的典型都市圈选取,首先要考虑其实践探索的先发性与系统性,即其以都市圈概念出台相关政策乃至编制具体规划的行动,在样本都市圈乃至国内都市圈的发展实践中起步较早,且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连续性,相应的,发展实践涉及领域的系统性也相对较高。其次要结合理论研究的实时性与先导性,这一要求既与该都市圈实践探索的先发性与系统性密切相关,还要求该都市圈现阶段发展所关注的内容能够吻合都市圈创新 发展,以及创新型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最后则是要求都市圈自身发展特点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尤其是反映在都市圈发展的经济、人口、土地等基本条件格局方面,且在创新资源的集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研究选取南京都市圈作为系统研究案例。该都市圈是2006年首次发布都市圈评价指数至今一直排名前五的都市圈之一。在2002年,江苏省政府即批复同意省建设厅编制《南京都市圈规划》,是国内少有的较早形成系统规划成果的都市圈。2003年、2007年和2013年江苏省分别组织了第一次“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表1–6)、“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和“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表1–7),并一直延续至今,是国内鲜有的都市圈内部各城市政府共同关注且邀请多家权威社会研究组织连续性剖析和引导自身发展的都市圈案例。每次论坛和会议都有特定主题,对以往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并已取得了多项讨论结果、开展了诸多的实践行动。不仅如此,近年来南京都市圈发展在跨城市层面所关注的主题、内容也均与下文创新型都市圈相关研究进展所表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较一致。因此,选其作为案例也契合理论研究的实时性与先导性。同时,就都市圈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内部城市发展格局特点而言,南京都市圈亦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这在下文对于该名录中的都市圈进行的发展格局比较分析和对于南京都市圈创新载体、创新能力进行的发展成效评价中均可得到证实。

表1–6 南京都市圈历次市长峰会主题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官方报道的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内容整理,其中第七次为南京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

表1–7 南京都市圈历次发展论坛主题和联席会议概况

资料来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罗小龙,2011)成果基础上,结合东南大学王兴平教授的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城市同城化效应研究”研究成果和官方网络发布的资料整理而得。

在南京都市圈范围的确定方面,其自2000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立南京都市圈概念开始,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经历了多次调整,其中,2011年因安徽省巢湖市的拆分,而使得其内部“八市”缩减为“七市”,即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2013年8月3日,南京都市圈第一届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暨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其间,宣城市正式成为南京都市圈新成员,截至本研究的系统调研开展阶段,南京都市圈已由原先的“老八市”变为“新八市”(图1–3中粗实线内部的八市;巢湖市在虚线内、实线外,不在“新八市”)。

综上,本研究对于南京都市圈展开的系统分析将以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宣城组成的“新八市”为主体,各地级市管辖的县(县级市)情况如表1–8。

图1–3 南京都市圈“新八市”结构示意

表1–8 南京都市圈内“新八市”下辖县(县级市)情况

注:虽然现今部分县(县级市)已撤县设区(如溧水、高淳、洪泽等),但考虑到本研究不同年份的基础数据依然存在上表列出的各县(县级市)统计数据,故在分析中依然将其作为市辖县(县级市)来对待。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技术方法的选择方面,对于“创新型都市圈”,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以整体论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采取多学科融合的方法整合模式,除了使用社会科学常规的社会调查、案例解析、国际比较等方法外,还借鉴应用自然科学的有关量化分析方法,将逻辑分析、量化模型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揭示创新型都市圈形成的引导路径,主要包括:

时空多尺度分析法 ——针对研究对象展开宏观层面创新型都市圈内部市县单元发展效率、整体空间结构、创新载体空间关系的分析,和微观层面人群(尤其是创新人才)的个体需求与行为分析,在把握创新型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同时深入探讨其典型特征,并基于快速交通体系影响下的都市圈新时空关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下的都市圈空间组织模式,明确创新型都市圈空间上的创新集聚与扩散导向,探索创新型都市圈的形成路径。

“3S” 空间计量分析法 ——融合地理科学的ArcGIS软件、统计学的SPSS分析软件和计量经济学的EViews分析软件,构成本研究的时空计量分析方法集。其中,ArcGIS软件主要支撑了创新型都市圈空间的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以及可达性评价等;SPSS分析软件主要用于创新型都市圈的社会属性分析和绩效评价因子分析,主要包括问卷的统计、整理与处理,数据的标准化,因子的提取与比较等;EViews分析软件则主要针对创新型都市圈内部城市创新发展关联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

三、研究价值

研究以创新型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型都市圈为目标,剖析中国创新型都市圈的特征及其形成路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理论价值方面 ——国内学术界虽然出现了研究创新型都市圈的趋势,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对创新型都市圈的特征界定模糊、创新型都市圈的发展引导路径不明晰等。由于国外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起步较早,创新型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实践也已相对成熟,国外学术界对与创新型都市圈关联的研究,多是从特定视角阐述城市与区域创新发展中出现的现象或是面临的问题,整体上呈现出零散片段化的特征,针对创新型都市圈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将尝试建立一套相对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特征与演化路径为主体的创新型都市圈研究体系,这对于拓展创新型城市及都市圈研究的范围,丰富以都市圈为代表的区域创新发展理论体系均有重要的学术贡献。

应用价值方面 ——面对目前中国创新型都市圈建设的时代必要性和政策紧迫性,在研究创新型都市圈形成的过程中,本研究需要回答我国都市圈发展已有哪些具体行动、表现出何种特点、如何去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等问题。本研究尝试系统构建我国创新型都市圈发展需要关注的内容体系,明晰创新型都市圈的演化机制,其中前者包括对于创新型都市圈的概念、特性和特征的把握,后者涉及对基础空间结构、演化路径的研究,由此便为我国在都市圈现状建设到创新型都市圈愿景间架起了桥梁,同时也为今后我国都市圈发展的引导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这对于中国落实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有着积极的促动意义。

四、章节安排

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基本要求出发,比较并判断了创新型都市圈与都市圈、创新型城市两类区域类型的差异及衔接性,梳理了与之相关的研究进展特点,进一步形成了研究框架(图1–4)。

图1–4 研究框架

依托研究框架,将本研究分为九章,各章探讨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创新型都市圈建设源起的时代背景和对其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通过与现存诸多区域概念的比较提出“创新型都市圈”这一概念,梳理现有与创新型都市圈相关的研究进展特点,明确对应的研究视角;明确本研究的总体框架,涉及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选择,研究价值的凝练以及具体章节安排等内容。

第二章为创新型都市圈特征的逻辑分析与演绎。追溯创新型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理论,继而基于与基础理论密切关联的“集聚”与“扩散”、“聚变”与“裂变”两对逻辑关系,推演创新型都市圈的四大基本特征,然后进一步演绎与特征相对应的“核心—网络”表征假设以及对应的创新型都市圈形成检验框架。

第三章为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实践考察与比较。梳理中国创新型都市圈建设的实践,以我国都市圈现阶段正在有序开展的快速交通建设、公共服务配置以及以创新型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创新载体建设等行动印证创新型都市圈特征的逻辑分析结论。然后指出尽管国际上许多都市圈创新发展的先发地区并未明确提出“创新型都市圈”这一概念,但从创新载体到城市乃至更广的区域层面(如都市圈)却开展了诸多的创新发展实践。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搜集两种渠道,整理国际区域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回应创新型都市圈特征的实践行动与先发经验,并将国内外支撑都市圈创新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比较。

第四章为创新型都市圈的实证选择及其特征绩效检验。结合都市圈内部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承载和土地使用情况分析明确核心城市及其市区的地位和角色,总结中国现阶段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发展格局特点,明确南京都市圈在本研究的众多都市圈样本中所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进一步地,基于南京都市圈创新载体建设情况和对创新人才的调查情况,判断南京都市圈表现出的创新型都市圈特征的典型性,并结合南京都市圈内部城市在创新型都市圈特征关联领域的发展绩效,检验其创新型都市圈特征和核心城市的创新“核心”表征。

第五章为南京都市圈的基础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路径。在国际都市圈发展的空间结构启示下,从反映多要素集聚成效的效率视角,借助GIS平台,综合判断南京都市圈内部不同评价单元之间跨政区的融合潜质,并形成南京都市圈建设创新型都市圈的基础空间结构。继而,结合以南京都市圈为案例的创新型都市圈特征检验结论,校核和引导基础空间结构,推演南京都市圈的创新型都市圈形成路径。

第六、七、八章为创新型都市圈形成的路径检验。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基础空间结构,并结合创新型都市圈特征的判断结论,首先分析南京都市圈的时空关系条件,证实快速城际/区际交通建设带来的都市圈内部空间单元之间的城际通勤时效变化,并校核南京都市圈的基础空间结构;其次,结合公共服务作为都市圈内部落实同城化进程的迫切要求,构筑都市圈的公共服务网络,并以此作为创新人才的潜在创新活动承载空间;最后,通过梳理南京都市圈的创新载体分布特点与规律,明确内部的创新载体网络,支撑创新空间体系的成型,并检验潜在创新活动承载空间的判断结论。此间,南京都市圈“快速交通网络、公共服务网络、创新载体网络”三大“网络”表征在得到验证的同 时,创新型都市圈的形成及其演化路径也相应得到验证。

第九章为研究结论的概述与未来研究展望。包括本研究中得到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以及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Ku91u/Mx/CVISIOS7ZYhL/IazD3JEe6SFZdfKfdHNlNm77g7MSwnxqOy9ZSEa0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