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婚礼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男女自由选择对象,喜事新办,婚嫁仪式从简,避免铺张浪费。通河县一般男女订婚,双方家长互请“会亲酒”,结婚多选“双日子”,成婚之日,男女双方准备烟、茶、糖果招待亲友,也备办酒席宴请亲朋。结婚仪式上,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由司仪主持,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讲话,新郎、新娘致谢词后进行余兴活动。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青年男女对才华、学历、相貌、爱好等要求不高,比较重视健康,希望另一半能吃苦耐劳,行为端庄等。进入21世纪,大庆市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的相对较多,媒人介绍也一直存在,也有其他求偶方式,如征婚、网上恋爱、婚姻介绍所介绍等。不管什么方式,择偶时男女更追求自我的感觉,标准更加实际,一般更注重品德、健康、学历、职业、能力和经济收入。

在哈尔滨太平地区,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后,必须到政府婚姻登记部门登记,由政府发结婚证书。

集贤一带订“娃娃亲”的现象已不再见,父母包办婚姻也不多见。但订婚、结婚中要彩礼、搞封建迷信活动等并未根除。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农村姑娘订婚基本都要彩礼,城镇中多数也要。所要彩礼,一般为300~500元,再购买四大件(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个别的要电视机和摩托车)、毛料套服、衬衣、皮鞋,有的要做一套家具(包括一对沙发、茶几、大立柜、炕柜、写字台、高低柜、一对椅子,共计36条腿,个别的要达到48条腿),共需人民币两千余元。接亲、送亲盛行,无偿动用公家大、小客车。多数大摆酒筵并收礼钱。礼金,以1981年为例,一般为人民币10元,有的送价值10元左右的被单、衣料、暖瓶、大镜子等,也有集体赠送高档商品的。 有许多城镇沿用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开始倡导的文明结婚仪式,结婚时男女只戴红花,贺喜者只吃喜糖;仪式中有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来宾致辞和新郎、新娘讲话等项目,程序简便,省事省钱,颇受先进青年欢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年职工一般是自由恋爱,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了解、考察后决定结婚。在形式上也比较简单,举行一个仪式(同文明结婚相似),把两个人的行李往一个宿舍里一搬就算结婚了。

北安一带新人结婚前要到当地政府婚姻登记部门进行结婚登记,然后举行婚礼。多数选择双日子或重大节日结婚。婚礼只以烟、糖招待亲朋。农村尚有变相买卖婚姻,除给身价钱外,男方还要给女方买自行车、手表和衣物等。城镇青年男女结婚绝大部分是双方置办衣物、家具等,已经没有要身价钱的了。近年来有不少青年反对这种大操大办的风气,自愿参加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集体结婚典礼,还有少数人旅行结婚。但旧式的风俗有所抬头,男女订婚之后要“会亲家”,男方家给女方“改口钱”。有的人结婚大摆几十桌宴席,还有的要求有“几十条腿”和“三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收录音机)才能结婚,男方娶个媳妇至少要花几千元。女方家还讲究陪送,有的是送电视机、洗衣机、落地式收音机等高档商品。接新娘,有的要用三五台或七八台大小汽车。娶亲、送亲要大放鞭炮。

哈尔滨双城地区农村婚礼中比较看重两种不同类型的“彩礼”。一类是“定亲钱”,另一类是“妆奁钱”,在婚礼仪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郎家提供的投入只有“定亲钱”这一个类别,这份钱涵盖了新娘家的所有花费。“妆奁钱”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新郎家提供。60年代实物类礼物的需求上涨了,床上用品是最先正式写到礼单上去的。到20世纪60年代为止,手表成为妇女们渴望的理想礼物,家具成为婚姻花销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很快又出现了对“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和床上用品的需求。80年代,更激烈的变化发生了。四大件仍然必要,但礼单上已出现了新物件,包括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和摩托车。早期对耐用家具的需要已发展成对时髦样式的追求。

杜尔伯特县境内,多数汉族青年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结婚。变相的买卖婚姻,即大量索要彩礼的现象在城镇职工范围内已消失。工人或干部之间结婚,往往是男女双方共同负担构成新家庭的一切费用;农民结婚,仍然由男方支付构成新家庭的绝大部分费用,另外必须向女方父母“过钱”,女方只象征性地陪嫁少量物品。构成家庭的物品由女方决定,一般为“几大件”。20世纪50年代,有炕柜或对箱、地桌、座钟等。20世纪60年代,有炕柜、座钟(挂钟)或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等。20世纪70年代,有手表、写字台及立柜、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等。20世纪80年代,有缝纫机、自行车、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在县城中,手表、高低柜、组合柜、写字台、梳妆台等不列入“几大件”中必备的家具了。结婚的仪式仍然部分沿用过去的仪式,只不过接亲、送亲乘马车、拖拉机、汽车而不用轿车,许多忌讳如“合婚、看日子”等都已省略。一般结婚,县城定在星期天而且农历是双日,农村只定农历双日。

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真正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男女之间订婚、结婚的过程和形式也有了变化。绥滨一带青年男女有的自己选择对象,开始秘密相处,但多数人还是由亲友介绍之后,开始恋爱,比较成熟之后,向双方父母公开关系,征得老人的同意,确定婚姻关系,照订婚相。有的由双方老人主持“会亲家”,双方置办小型酒席请介绍人和对方父母兄长等亲友,并商定给女方必要的物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服装、化妆品等),即为订婚。结婚之前,男女双方一起到当地政府的婚姻登记部门依法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即为合法夫妻。结婚用的新房、家具、衣物等多数由男方筹备,有部分由女方陪送。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结婚用的家具也在逐年发展变化。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对木箱到70年代的隔架、立柜、写字台、单人沙发、茶几等。到20世纪80年代又发展成组合式立柜、角沙发、茶几、电视机、立体声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等。结婚日期经双方商量多定在星期天或者节假日。在结婚形式上多采取新事新办。新房的门窗贴有喜字,把新娘接回家时燃放鞭炮,用五谷杂粮撒打新娘,表示喜庆热闹,用糖果、瓜子、烟、茶招待客人。也有的办酒席,款待参加婚礼的客人,以示答谢。有的则一切从简,依法登记领取结婚证之后,举行集体结婚仪式,或者夫妇一起外出旅游一次,即旅行结婚。由于受旧的风俗习惯的影响,近几年结婚时讲排场,大摆宴席、收受贺礼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家庭结婚要花费三四千元、六七千元,个别的甚至超过万元。有少数收入较低的人由于随礼而生活拮据。

大庆地区一般在男方家里举行婚礼,有的在单位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婚礼由司仪主持,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单位领导、主婚人、来宾代表讲话,宣传《婚姻法》,向新郎、新娘送祝福。整个婚礼只需买点儿瓜子、香烟,备上茶水,两小时内即可结束。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因同时结婚的较多,由工会、共青团等主持,举行集体婚礼,也有的旅行结婚。亲友送的贺礼多以日常用品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婚庆典模式又有了新的改进。男女结婚均用高档豪华小轿车相接,有全程录像和摄影。婚庆以包用饭店为主,少则十几桌,多则数十桌,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都要随礼,均以50、100、200元甚至更多的现金随付。婚礼中聘请专业的司仪和乐队,给新婚庆典增加了欢乐与喜悦的气氛。婚礼中,新娘要给婆婆戴上一朵小红花并改口向公公、婆婆叫“爸”“妈”,公公、婆婆要赏给红包。新郎与新娘还要相互交换礼物,如手表、项链、戒指等。席间,新郎、新娘还要按桌给来宾敬酒。

20世纪80年代至今,黑龙江地区出现了“冰上婚礼”。每年1月份的冰城哈尔滨在松花江北岸的雪博会上举办冰上集体婚礼。在北方民俗婚礼中,冰上婚礼是最有代表性的。婚庆典礼现场彩带绽放、礼炮齐鸣,一派热闹、喜庆,汇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新人们体验着童话般的庆典仪式,在洁白晶莹的雪雕的辉映下,享受着冰上婚礼特有的浪漫。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在冰天雪地中举行婚礼,这一类现代婚礼创意只有在以冰雪诠释东北风情的哈尔滨才能享受到。 Hv2deXGCJqbsFeiOrOSRsfykwxvOejmt6mPsr3EfS7fzj88NUv8BbaAPndARmP5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