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七十六字。
子曰:“居上不驕 [35] ,高而不危。 [一] 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二]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三]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四]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五]
[一]高者必以下爲基,故居上位不驕。莫不好利而惡害,其能與百姓同利者,則萬民持之,是以雖處高猶不危也。
[二]有制有節,謹其法度,是守足之道也。其知守其足 [36] ,則雖滿而不盈溢矣。
[三]皆自然也。先王疾驕,天道虧盈 [37] ,不驕不溢,用能長守富貴也。是故自高者必有下之,自多者必有損之。故古之聖賢不上其高,以求下人;不溢其滿,以謙受人,所以自終也。
[四]有其德,斯其爵矣。有其爵,斯其社稷矣。居身於德,處尊於爵,據有社稷,行其政令,則人民和輯,四境以寧。諸侯之孝道,其法如此也。
[五]《詩·小雅·小旻》之章,自危懼之詩也。行孝亦然,故取喻焉。臨深淵恐墜,履薄冰恐陷,言常不敢自康也。夫能自危者,則能安其位者也。憂其亡者,則能保其存者也。懼其亂者 [38] ,則能有其治者也。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