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五十三字。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一]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二] 愛敬盡於事親 [28] ,然後德教加於百姓 [29] ,刑于四海。 [三] 蓋天子之孝也。 [四] 《呂刑》云 [30]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五]
[一]謂内愛己親,而外不惡於人也。夫兼愛無遺,是謂君心,上以順教,則萬民同風,旦暮利之,則從事勝任也。
[二]謂内敬其親,而外不慢於人 [31] ,所以爲至德也。其至德以和天下,而長幼之節肅焉,尊卑之序辨焉。是故不遺老忘親,則九族無怨;爵授有德,則大臣興誼 [32] ;祿與有勞,則士死其制;任官以能,則民上功;刑當其罪,則治無詭;帥士以民之所載,則上下和;舉治先民之所急,則衆不亂。常行斯道也 [33] ,故國有紀綱,而民知所以終始之也 [34] 。
[三]刑,法也。百姓被其德,四海法其教。故身者,正德之本也。治者,耳目之詔也。立身而民化,德正而官辦,安危在本,治亂在身。故孝者,至德要道也,有其人則通,無其人則塞也。
[四]蓋者,稱辜較之辭也。又陳其大綱,則綱目必舉。天子之孝道,不出此域也。
[五]《呂刑》,《尚書》篇名也。 呂 者,國名, 四嶽 之後也。爲諸侯,相 穆王 ,訓 夏 之贖刑,以告四方。一人,謂天子也。慶,善也。十億爲兆,言天子有善德,兆民頼其福也。夫明王設位,法象天地,是以天子稟命於天,而布德於諸侯。諸侯受命而宣於卿、大夫,卿、大夫承教而告於百姓。故諸侯有善,讓功天子。卿、大夫有善,推美諸侯。士、庶人有善,歸之卿、大夫。子弟有善,移之父兄。由于上之德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