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文的“窍门”

大家期待着我赶快讲出一套“窍门”,孩子们便茅塞顿开,从此作文成绩产生飞跃。坦率说,我要讲的,也只不过老生常谈而已。

观察的习惯

孩子出生以后,最初是靠肢体来感觉周围世界的。皮肤知冷暖,双耳听声音,手足觉软硬。再以后,孩子的视力发育完成了,这时他们便开始观察,于是世界在他们眼中有了远近、大小、形状和色彩。

观察是人来到世界上的最初的本能之一,同时,伴随着的是强烈的好奇心,这是连小动物都能体现得格外生动的本能之一。

“出门……”

“上街……”

“看车车……”

以上话语,是孩子要求满足其观察欲时常说的话语。

为什么要“出门”呢,因为家里的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察欲了,而街上有更多使他们的眼睛感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南来北往各式各样的汽车。带孩子去过一次动物园的父母想必应该记得,后来孩子会一再地要求去动物园,因为那些动物对于他们的观察欲,非是一次就足以满足的。

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这时他们的观察欲反而不那么强烈了。因为他们自觉已经见过了很多,日复一日所见的事物和现象,使他们的观察欲餍足了,于是反应钝怠起来。

所以要知道,观察欲不是与日俱增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它是会中断的,好奇心也往往随之中断。

孩子们上了学以后,观察欲是不是又会强烈起来呢?自然会的。学校的环境,老师和同学,都会给他们的眼以新的印象。大多数刚上小学的孩子为什么是快乐的呢?也是新印象、新感觉使然。新印象、新感觉是新的观察结果,人眼获得新的日常观察结果,会带给人性愉悦,这乃是人性的真相之一。

但是渐渐地,孩子的观察欲又会钝怠起来。因为一切对于他们又是日复一日、习以为常的了,他们的好奇心便也又钝怠了。

钝怠的观察力,钝怠的好奇心,是感性思维的克星,而钝怠的感性思维是写好作文的克星。

我有两个建议。一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接送孩子上学时,不妨也培养培养自己的观察习惯。事实上,许多大人的日常观察欲也早已退化,几近为零。比如可以和孩子比一下,看谁一路所见的事物和现象更多一些,观察更细一些。孩子都是好胜的,在这一点上,大人利用一下他们的好胜心理,绝不是罪过的事。二是我要推荐一本书,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这一本书中,汇编了许许多多句诗词,都是关于花的。有些花也都是很常见的。由于常见,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引发不起观察欲了。但那样一些优美的诗句,真的会使大人和孩子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那些花。因为写下那些诗句的诗人、词人,看待那些花的眼光,远比我们一般的大人、孩子观察得细致。人眼习以为常、终日所见的事物和现象,是自有其细节的。不见细节,只能叫作看到,只要看到细节,才称得上是观察。人长着一双眼,对事物和现象只看到,从不观察,太对不起眼睛了。有优美的诗句引导,何不大人与孩子一块儿观察观察呢?这样的方法可以推及开来,由观察花而观察草树、观察雨雪冰霜、观察四季变化,既能培养观察的习惯,也能往大脑里储存许许多多美妙的诗词名句,一举两得。

观察是完全可以由习惯而成本能的。

既能成本能,自己的一双眼在功能方面就高于别人的一双眼了。于是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景致,由自己的笔下写来,便会比别人写来传神得多。

当然,家长工作都很忙,有的工作压力还很大,家庭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愁之事,像以上那么建议家长,实在是很抱歉的事。可既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写出比别人的孩子成绩高些的作文,那么自己便得多付出精力和心思。

想象的乐趣

想象力乃是人之天赋。动物虽也有观察力,却断无想象力。所以地球上除了人类,再无其他生命能体会到什么是想象的乐趣。想象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现实虚构了,属于现实想象力;一类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可称为超现实想象力。比如关于富有的想象,便是现实想象。而关于长生不老的想象,是超现实想象。卓别林的电影中有一片段,他想象自己有一天富有了,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想喝牛奶时,一摇铃,便有仆人将一头奶牛牵过来,立刻为他现挤一杯牛奶。此种想象谓之现实想象。而《哈利·波特》中那些具有超人能力的孩子,都属于超现实想象力的产物。对于小学生,两种想象天赋的表现,都是宝贵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断不该遏制。

目前中国,小学四年级已开始写作文。而作文要求,一般又限定是现实内容的。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条条框框,一般老师不愿突破。所以孩子们的超现实想象力,几乎少有获得释放的平台,更不要说获得称赞了。而另一种情况是,大人为孩子提供的现成的想象成果铺天盖地,太丰富了,这使孩子沉迷于那成果中,只需享受而已。由自己的头脑来产生想象的乐趣,反而少有体会了。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家长不妨找些话题来激活孩子的想象力,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某些大人所提供的,使他们备觉享受的想象的成果,从他们自己的头脑之中其实也可以产生出来。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在孩子看《哈利·波特》一书时,曾对孩子说:“至少还有十种超能力,是英国女作家那一本书中没想象到的。”孩子立刻来了兴趣,问家长那是十种什么样的超能力。家长说,使一个坏人因为自己是坏人而备感痛苦的能力,《哈利·波特》一书中哪一个超能力学校的孩子都没有。让坏人饱受那一种痛苦的折磨,不是很有意思吗?孩子问家长还有什么超能力。于是家长便也饶有兴趣地陪孩子一块儿想象,其乐无穷,而且大大增进了和孩子的亲情。最后孩子说,我要是也成为那样一位作家,写出一本那样的书,挣一大笔稿费多好。家长问:如果你挣了那么一大笔稿费,打算怎么花呢?孩子脱口而出,说买大房子,买车,让爸妈过上幸福生活,经常出国旅游,给我自己买一台电脑,接着写第二本书,挣第二笔稿费——于是孩子的想象力又转向了现实。也许诸位会说,你不是反对向孩子灌输当不普通的人的思想吗?是的。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那一种思想,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压力。而家长在和孩子共同享受想象力乐趣的时候,那一种思想并不会成为孩子的心理压力,反而是一次心理“桑拿”。

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就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了——赋予想象力一种积极的、良好的意义,会使想象力的价值提升得更高。

也就是说,对于极富想象力的孩子,如果他或她是小学生时,完全可以任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人不必迫不及待地和他们讨论想象力的意义。但是,对已经是中学生的孩子,就应该赋予他们宝贵的想象力同样宝贵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里,语文教学对于作文是要求正面意义的,而这一点往往决定一篇作文是否真的算得上是优等作文。一个孩子成长的真相是——他们成为中学生以后,对自己头脑的思想力的自信与否,不但影响他们写出何等水平的作文,也直接影响他们成为怎样的中学生……

思想的魅力

学校教育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已经是中学生的孩子们,此时正是他们的头脑开始形成思想的时期。小学的他们曾多么赞赏想象力,中学的他们便多么赞赏思想力。不但赞赏别人的思想力,也更希望自己成为有思想的人。但另一个事实是,现在的中学生受分数的压迫,不得不用大部分头脑来记忆知识,用小部分头脑去吸收娱乐信息,以缓解分数对于头脑的压迫。渐渐地,记忆力倒是增强了,思想力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而且,似乎只有和分数有关的知识才算是有用的知识,“没用”的知识他们一点儿也不想往头脑里装,倒宁可往头脑里装些娱乐的信息。

思想和思想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看法,都可曰之为思想,但并非是思想力。

思想力是指最接近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思想,同时体现出很强的说服力的思想。

我曾在一名中学生的作文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人都有心脏,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心灵。”

我问他:“是抄来的格言吗?”

他说:“不,我的看法。”

我不由得由衷地表扬他:“孩子,你很有思想力。”

他自然是很高兴的。

我接着问:“心脏是人之实际存在的器官,但何谓心灵呢?”

他反问:“心灵一词不是许多人都经常在用吗?还用得着解释呀?”

我说:“你认为明白之事,不见得别人也同样明白。你姑且认为我不明白,请解释给我听听。”他便嗫嚅起来。我又说:“如果你自己确实明白,那么你就应该可以向我解释得清楚。”他只好说容他认真想想。两天后,他又来见我,真是有备而来——把“心灵”一词的来龙去脉向我侃侃陈述。

我坦率地告诉他,他不讲,我也不怎么清楚。对于我,他所讲的,是知识。

最后我说:“孩子,你的头脑中,现在有了两种储备,都是有价值的。一种是关于‘心灵’一词的较全面的知识,一种是关于‘心灵’一词的较深刻的思想。你将二者整合在一起,便是一种思想力。你如果写一篇阐述这种思想力的作文,我觉得将会是一篇优等作文。”他又高兴起来。我说:“孩子,不要高兴得太早。我虽然已经称赞了你有一定的思想力,但是还没有称赞你的思想力是无懈可击的。比如你认为‘人人都有心脏,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心灵’,就不能完全自圆其说。而我认为每一个人也都是有心灵的,只不过好人有好的心灵,坏人有坏的心灵而已,是不是呢?”

他默默地点头,承认反驳不了我。

我鼓励道:“思想力要体现出严谨的说服力。你用你最高的文字水平把你的思想力表达出来,再来和叔叔讨论‘心灵’问题。”

后来他写成了一篇文章——《叩问心灵》。“人人都有心脏,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心灵”一句话,在他的文章中改成了:“人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心脏健康与否,但究竟有多少人同样在乎自己的心灵生没生病?”

我说:“老实讲,现在这一句话,不如原先那一句话朗朗上口了。但我认为,对于体现思想力的文章,一个没有破绽的句子,肯定比一个难以说服人的句子好。鱼与熊掌,得兼而兼。否则宁肯牺牲一下语感,而取严谨的说服力。对于用文字表达思想力的人,这常是没法子的事。”

后来,他的文章在一份青少年杂志上发表了。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的是,思想和思想交流、碰撞,才更容易产生思想力的火花。大家都是有思想的成人,但经常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思想吗?通常的情况更是,我们总企图让孩子对我们的思想感兴趣,何曾也对孩子的思想感兴趣过?我们每每抱怨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思想,是不是也因为我们很少认真地尊重过孩子们的思想呢?何况,还有很多很多时候,能让我们的孩子一眼看出来,其实我们自己早已是不爱思想的人了,便也没了什么思想魅力可言。

在孩子该有一定的思想力而居然没有的情况下,他们的作文只能依然停留在小学生的幼稚水平!

比喻的妙趣

我们的汉语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形容词多多。那些形容词,尤其典故词,最初并非形容,而是精妙的比喻。正由于其精妙,于是被一代又一代人信手拈来,反复应用,于是丧失了原本的精妙和生动,成了公用的形容词。比喻当然也是种形容,间接而已。正由于间接,所以能唤起联想,故而生动。

一名高中生曾如此比喻他们校长说起话来是多么呆板——“他一开口说话,我就仿佛看到一些穿同样颜色工作服的人一字排开,在不紧不慢地铺同样颜色的人行道方砖。”多好的比喻啊!这个比喻,打上了他个人语言的印记,胜过许多形容词。这个比喻,是非公用的。别人用在自己的作文或文章里了,倘不注明,是谓抄袭。

我给大家最后的建议是——如果从孩子的作文中发现了好的比喻,千万要予以欣赏和称赞。精妙的比喻体现着联想的智慧。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行傍柳阴闻好语。莺儿穿过黄金缕。”

在唐诗宋词中,好比喻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联想的智慧,在当代社会的功用空间极为广阔。今天善于用在作文中的孩子,明天未必会成为作家。但这并不意味他们的智慧就无用武之地,说不定在某种机会来临时,他们中有人“一不留神”成了一流的广告设计师,或服装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

不错,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成绩或数学成绩,有“疯狂英语”班或“神速数学”班之类,引得家长、孩子趋之若鹜,如过江之鲫。但我似乎还没听说过有谁办过什么“疯狂作文”“神速作文”之类的提高班。

我疯狂不来,也无神速之法。我所啰唆,出发点也不仅是分数,更是针对孩子本身的。最后我还是要再次强调,写出好作文的孩子,大抵总接近着是好孩子,而且,日后会接近着是好儿女、好父母、好同事、好朋友、好人。因为在我这儿,作文毕竟也是“作”人的文。那么完全脱离了“人文”,便不是人“作”的文了…… bnbVcHB6ktfEQ+HvhZbz8nsGRi/gYbd0PMEqqbM9tySgyVeZuDvPUeBfL4vA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