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献词

飘摇的形象啊,又来到近旁! 早年所作《浮士德》中的形象。

你们曾呈现给那忧郁的目光。

此番我会试着把你们把握?

我的心还会执着于那份妄想?

5涌上前来吧!既已在我周身

走出烟雾,那就请你们坐镇;

我的胸中感觉到青春的激励

因着笼罩你们的神秘的气息。

你们带来欢乐日子里的画面, 回想起当初创作时的场景。

10一幅幅可爱的剪影徐徐浮现;

如同一个古老而渐逝的传说,

初恋和友情也一道触目可见;

痛苦新添,有挽歌重又唱出

生命中那迷宫也似的迷途,

15哀悼那些好人,他们在良辰

为幸运所欺,先我别了凡尘。 其间很多友人已逝。

他们再听不到下面的歌吟, 歌德曾在朋友圈中朗读《浮士德》,惜当日的友人已不在。

最初的歌曾唱与这些灵魂;

友好的欢聚早已烟消云散,

20可叹最初的应和渐行渐远!

我的歌要面对陌生的一众, 作品将要面对陌生的读者或观众。

纵其掌声也会令我心惶恐, 昔日的知音难觅。

那尝因我的歌欣喜的人啊,

纵健在,也各自流落天涯。

25一个久违的渴望把我摄住

去往那肃穆的魂灵的国度,

不可名状的旋律中遂飘起

我喃喃的歌曲,如风抚琴,

我一阵阵战栗,涕泣如雨,

30绷紧的心顿感温和而柔软;

我所拥有的仿佛远在天边,

久已消逝的将真切地上演。

本场说明

舞台序幕 位于正剧开始之前,相当于一个引子或节目预告。此时舞台上出现三个人物,分别为剧团领导、剧作家和丑角演员。

由台词可知,此处呈现的是一个流动剧团的格局:剧团领导负责戏剧演出的组织和经营,剧作家负责创作剧本,丑角一般是剧团的主角和台柱子,代指演员。这三方是任何戏剧演出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三方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方可维系一个剧团的生存,保障演出顺利进行。

舞台序幕 是一场谐剧,剧团领导、剧作家和丑角各据其理,相互揶揄,把三方既相互蔑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简言之,剧团领导关心的是票房,只有观众趋之若鹜,剧团才能赢利并得以为继。为此他必须迎合观众口味,要求情节复杂,面面俱到,令来看戏的人各得其所。他对剧作家的较真儿不以为然,认为观众没那么高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能力,大家不过为消遣和猎奇来看戏,对牛弹琴无需精益求精。同时为吸引观众还需要“烈酒”,要不惜动用新的舞台技术,营造轰动效果。

剧作家关心的是作品如何流芳百世。他自视清高,认为诗人可以自己胸中吐纳的和声打动人心,征服宇宙;认为人的力量当在诗人身上启示出来;诗人甚至可以给无能动性的自然带来生命的律动。由此,他一方面鄙视来看戏的观众,视其为避之不及的俗物;另一方面睥睨领导的要求,认为那是让他进行匠气十足的粗制滥造,侵犯了诗人的权利。

丑角与剧作家相反,只关心演出如何给现世的观众带来乐子。为此,他认为演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充足的笑料;主张戏剧要取材于形形色色的生活,捕捉人生的入戏之处,让观众大快朵颐。因人生本就一片混沌,无纯净澄明可言,且迷途多于真理,故而把生活原本地呈现出来,至少对青年大有裨益。

对于三方观点,歌德似乎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他运用文学反讽,呈现出三方之间的张力,即各方均有一定道理,又有一定偏执。毕竟歌德本人就曾集三重身份为一身:他组建过魏玛宫廷剧院,并于1791—1818年担任领导长达二十七年之久;他同时是剧作家并客串过演员。 舞台序幕 可谓基于歌德自身经验而作。它揭示出戏剧生活中一个永恒的悖论:不关心票房,剧团就无法生存(《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对此表达得十分贴切);不取材生活,不给观众带来快乐,则不合戏剧寓教于乐的宗旨;一味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戏剧就会变得越来越低俗。或许正是三方之间的彼此制衡,才保证了戏剧的存续。

本场约作于1798年12月。有说法认为,它原为1798年10月魏玛剧院整修后重新开张而作,后经改编纳入《浮士德》。在2000年施泰恩导演的全本《浮士德》中,导演本人饰剧团领导,已上装的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分别充当剧作家和丑角演员。 P5NkdmbatuyvyEf77c2X6IpcvPBkObDRiRd5j9RRV48H2ROOpv4qiHhPuX2zCR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