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现状与呼声

(一)汉语学习者现状

综观世界汉语学习者状况,虽然学习人数增长迅速,但大多数人学习汉语止于初级水平,难跨中级,能进入高级阶段者,寥寥无几。一般来说阅读能力较差,书写更加困难。不少汉语学习者浅尝辄止,中途流失情况较为普遍。据李敏(2010)对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117名学习汉语学生的统计,非华人学生(白人、黑人、拉丁裔等)比华人学生流失得多,越到高级水平,非华人学生越少。从初级到中级再到中级加速班,非华人学生从69%减至50%再减至24%。因此,如何留住无中文背景的学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据周小兵(1999)调查,1995年秋,中山大学初级班有9名西方学生、8名东方学生。到1996年春季开学时,西方学生只剩下5名。到1996年秋季,又走了3个。原因是觉得汉字书写太难,难以继续学习下去。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二)寻求原因

在汉语口语与书面语同时授课的情况下,汉语书写系统的特点及其一定的难度,牵扯了学习者的精力,以至于使他们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兴趣。教材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符合学习者的要求,汉语和汉字教学法不得当,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汉语教学的出发点,没有考虑汉语和汉字与其他拼音文字语言及其书写系统的差异,以基于印欧语言而创建的教学法组织汉语教学,方枘圆凿,以至于众多学习者产生“汉语难学”的误解。

(三)业内的呼声值得关注

汉语口头交际能力与书面交际能力之间,因汉字问题,有较大差距。听说较易,读写较难。因此,如何处理“语”和“文”这一对矛盾,就成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绕不开的问题。这在世界第二语言教学中是较为罕见的。换句话说,学习汉语的最大难点是汉字问题,而汉字正是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得以发展的根基。

国外早就有学者提出:“按照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的设立不同类型的汉语课程。在维持‘语’和‘文’并行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为时间有限、只需口语交际的人开设专门的汉语听说课程,汉字可以不教,或有限度地教,基本上用汉语拼音来尽快提高汉语口语能力。”(柯彼德,2003)捷克的汉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希望口语教材用汉语拼音编写,汉字教材用捷克文编写。特别需要“无师自通”的汉语教材。也就是说,既需要用拼音学口语的汉语教材,也需要科学地介绍汉字知识,学习汉字,并用汉字学习书面语的汉语教材。学习者从自身学习环境出发,按照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对汉语的“语”和“文”有不同的要求。(转引自赵金铭,2009a)

因此,以上现象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汉语教学中“语文分开”“先语后文”的可行性问题,促使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论证“先语后文”的科学依据,从而为国际汉语教学寻求一条便捷、有效的教学途径。 pdq16CCDh5wqSslcp2hJ9XXkwHt1RVDNxeU73EewFnOJHHbO0j6kptcwOpfYLBF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