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而形成。这一概念产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适应现实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作为一个系统科学的信念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对于其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人们承认自然界的规律,因为人们在自然界看到的是事物的重复性。然而,当人们将视野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的时候,往往怀疑甚至否定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种不自觉的、盲目的力量;在人类社会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参与的,而人又是有思想、有激情、有意志的,在历史活动中总是提出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人类社会历史的这种特殊性,使得人们在回答人类社会是否有规律的时候产生不同的答案。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无论是神学历史观,还是英雄史观、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观,都没有科学地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
与以往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历史唯物主义在对社会历史进行考察的时候,不是从神、意志、人性等因素出发,而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原因。这是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的活动尽管有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的目的,但这些意图和目的,并不是一样的,而是常常彼此冲突,最终的结果可能与预期的目的不同,甚至是相反。这就表明,人们的动机、愿望对于活动的全部结果来说,只具有从属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生产劳动这个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人们思想关系和思想动机的物质基础,这就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为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开辟了道路,社会历史不再被看成受某种神秘的必然性支配的过程,或者是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科学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了精练准确阐述,这个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人类对于社会历史的认识第一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论证了它的客观性质。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肯定历史是由人们的活动创造的,人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社会历史规律通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活动实现,历史过程是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体活动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在研究政治经济学。从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经过长达10余年的研究,马克思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在马克思之前,无论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把它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交给资本家的事实,都无法揭示其秘密,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证明无产阶级作为出卖劳动力商品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还额外地生产出剩余价值。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的基础,是马克思在经济学上实现科学革命的最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以商品作为价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揭示出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商品的“二重存在”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和商品价值的二重存在,商品本身指的是商品的自然存在,反映的是商品的特殊性;商品价值指的是商品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关系上的质的规定性。二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交换价值的二重存在。在对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质,一种是抽象的、质上相同而只是量上不同的劳动;另一种是自然的、在质上不同的具体劳动。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奥秘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也曾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 。在《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生产和分配以及生产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主义绝对规律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完全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本质的特征,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价值等于生产和再生产工人及其家属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雇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的本性就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等等。
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揭示,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资本的产生、本质、功能和命运的最深刻理解和透析,它证明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被科学证明了的原理。距离经典作家的时代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世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例如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金融资本在全球发展中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贸易的全球化持续深入,科技革命的加速升级等,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揭示并没有过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
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改变了只是从道德上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从幻想的角度描述未来社会的旧有认识。例如,托马斯·莫尔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感触颇深,就幻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国,他假借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在游记中的24个人之一,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另一位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康帕内拉则创作了《太阳城》,介绍了印度洋上一个虚幻的岛国,描述了一个实行绝对公有制、没有阶级区分、没有贫富对立、没有一切恶习的理想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科学社会主义改变了仅仅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值得同情的阶级的旧有认识。例如,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是受苦受难的群体,是需要同情和怜悯的阶级,在他们心目中,无产阶级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根本力量,也没有任何历史主动性,总是幻想一个天才人物解救无产阶级于水火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成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看成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看成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从而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有了科学的认识。
科学社会主义改变了把希望寄托在旧制度下的某些实验和统治阶级良心的旧有认识。例如,罗伯特·欧文就曾在美国购得3万英亩土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有1000多人参加了实验,包括一些知名人士,也引起了美国和西欧的广泛关注,但是最终由于缺乏管理经验等原因,这个实验很快淹没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道路,最终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也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作了一些科学的预测和设想。例如,他们指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未来社会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人成为了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为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他们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即使在自己手里不会实现,但只要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这一崇高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只是指出了大致的轮廓和发展方向,他们也不赞成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过于具体、全面的描述,在他们看来,在新社会没有成为现实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设计未来的蓝图,越是制定得详细周密,就越要陷入幻想。同时,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应该做的是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最高纲领与每个阶段的现实纲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