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撰联八则

撰联八则的概念,凡事物,无论发展、生长、建设、计算等,都有规律性,笔者就在楹联中寻找出楹联的规律,把这个规律定为八个规则,只要你按照这八则去撰,你的作品必定是合格之作。请不要以为日后都要逐条规则对照才能撰出合格之作,怕麻烦不学了。这个是基本功,练熟了一看便知是否符合八则,只要你多创作便可,日久能熟,熟能生巧。

一、联意切题

对联有数十类,无论赞美、批判、说理、咏景、论事、经商、祝贺等,都要围绕其内容描述,不能离开中心主题,对某事或某个景点写一副对联,就要符合某个景点,不能每个地方都能用得上。无论比喻、用典,或抒发情感,都要围绕着与题目有联系的内容,要使读者一看便知写什么,写哪里,这才是切题。

二、词性对仗

楹联不但要词性对仗,还要平仄声及元素对仗。首先,用词要忌合掌,所谓合掌,如双手掌合在一起,五指相同。词指意思相同。如“春”与“岁”“屋”与“舍”等。词的对仗有单字和组词之分,无论单字或组词,须分为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形容词与形容词相对;并列连绵与并列连绵,偏正与偏正,动宾与动宾,主谓与主谓等方为工整。但动词可对形容词,还有动宾偏正词、状语偏正词、方位偏正词及名词可通对,通对的多用于长联。对仗分为工对或宽对,短联应工对,长联可适当放宽。在古联中有时出现四字以上宽对的连词,这些连词只靠意思,词性对仗并不相应,只是整句话的意思对应,笔者将其誉为“曲径通幽”法。在现代联界艺术的日渐提高,要求严谨,很少使用此法。

词性对仗分析例子:为了清楚不含糊地分析联例中的词性,使之易于理解,在联例中第二则的《词性对仗》里,将联语对仗的句子分成较短的词组作词性分析,对二字词性相同的词组,分析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对二字不相同词性的词组,分析定为动宾、主谓、状语、偏正、述宾等。

非相同词性的词组,一律采用逐字连续性分析,分析情形如下:

例如一:山水、风云。分析为:“山水”与“风云”互为并列名词对仗。

例如二:三水、百姓。分析为:“三水”与“百姓”互为名词对仗;或互为数词、名词组词对仗。

例如三:东莞、广州。分析为:“东莞”与“广州”互为名词对仗;或互为偏正名词对仗;或方位词、名词组词与形容词、名词组词对仗。

例如四:“路中相遇”与“山上其观”分析为:互为名词、方位词、动词、动词组词对仗。

例如五:今日、以前。分析为:“今日”与“以前”互为时间词对仗;或互为偏正词对仗。

例如六:一度、千秋。分析为:“一度”与“千秋”互为量词对仗;或互为数词、量词组词对仗。“九天”与“万里”互为量词对仗,也谓数词对仗。“日月”与“笙歌”互为并列名词对仗。“开”与“乐”互为动词。“新运”与“太平”互为状语词。

三、因果与逻辑

撰联时除了切题外,还要注重因果与逻辑。比如“修剪花枝灿”,通过修剪使花枝表现得灿烂,这符合因果关系。如“锄土花枝灿”,这不符合因果了。比如“月透窗帘”,这已有逻辑性。“日探被窝”,这样欠逻辑了,日光只能通过窗口晒到被上。初学撰联者常为了对仗而忘记这两个关键。也有为了对仗而忘记了相关的逻辑性,这要两者兼顾。

四、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指句式从开始为起,顺着意思接上为承,在承意思的基础上递增或有所转折为转,最后把整句的意思总结,或达到更深刻的结果叫合,指收。长的诗,就用起承续转合的方式。

对联的长短不限,从一字而对起,皆为对联。楹联本是诗体的血肉,先从诗词说起,诗词就是起承转合的形式,诗由四句或八句组成,四句的,逐句分为起承转合。八句的,由每两句组成为起承转合。因两句为一个内容单元,所以这个单元的内容较宽,经常看来就好像两个意思,是因果逻辑的联系是相成。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首句:“白日依山尽”,意指太阳渐西下,渐被山遮挡了,已点明时间,这是“起”。“黄河入海流”,就说所在地,这是时间地点承接,这为“承”。“欲穷千里目”,这句与时间地点都没有联系了,为转,但诗意表达作者的情感所在,常出现在转和合。“更上一层楼”,这不但切题于登楼,还表现他的情感,登楼的目的是观光,既要远看,当然要高登了,这样的结句(合)非常有逻辑性。

如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由开头的不怕远征难,引出万水千山只等闲,因万水千山只等闲而体现出红军不怕远征难,这样组合为起。这起,是指红军在走路,待颔联接上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队伍在跨山,在山上山下呈现上下舞动的状态,就有如腾浪之势。在高大的山上望下来,人犹如弹丸在滚动。这联的比兴也指红军面临巨大的困难就视如细浪和泥丸,表示红军不怕艰难的雄心壮志。首联以随军角度写,颔联以航拍角度写。这个承接着上联的开头,体现了“承”的形式。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山崖挡住了寒风,给人以温暖的感受,也指红军感到胜利的来临的喜悦感受。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突破敌人严峻封锁,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付出重大的牺牲,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这“暖”与“寒”就含有转的意思,虽然也是接着的过程,但“暖”具有温暖、好的意思,“寒”具有残酷、险的意思,一字而出现了转。“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里为合,结也。在千里雪飘的壮观而艰苦的环境中取得了胜利,更显美丽。这两句意思是连起来的,很自然地收起来。

写文章也应按起承转合,楹联虽非四行、八行,但每行都具此结构,因为整个内容都在一行字中表达出来,所以在一行联意中就出现起承转合的形式,才能使联意完善。因楹联一般较短,四字的联不需要分起承转合。随着楹联的普及和发展,诗意艺术的升华,撰联者为了联句的美化,逐渐将楹联融入诗意,因诗意的美化,修辞中也有起承转合的过程,通过开头,承着意思,到后半阕就转折,最后结束。按起承转合的表现,在七言以上的联就能体现出来。就像一架飞机的行程,从起飞,接着飞行,临降落时转个弯对准降落路线,然后降落。也像一首曲,从低或中音唱起,承接起伏,后部分音调提高引起激昂,或降低引起相怜,然后收腔。这种模式相当有首有尾,也像生动活泼的龙,蔚为美观。联的起承转合最宜七言联以上,太短的联很难表达诗意。诗的起承转合最宜五绝或七绝,律诗的起承转合是各用两句为一个单元。联中单元是根据每组词的句段意思之分,由一字或多个字,其意思达到效果便可。

比如“道路汽车行人货物”这样一直不变的句子是没有诗意的,应该由道路或车载什么,经过如何艰险,最后结果如何。这样才有意思和诗意,就成了起承转合的模式。诗由四句或八句组成,四句被清楚地划分为起承转合。根据诗的模式,七言以上楹联也就成为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但楹联的句子或长或短,短的联就不能满足起承转合,只能按起承合,或起转合。长的联句组成,或超过了起承转合,多了分为起承转续合,看下面的联例分析就会清楚了。

五、论与不论平仄

关于楹联平仄,从何年代发展而来,很多关于对联的书已有介绍,笔者在此不再多说了,只说格律。

对联的句子要按平水韵的平仄交替,使之读起来富有音乐感,并且上下联的平仄相对,按传统的七言诗,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依据,使之易于明白。“一三五不论”的意思是,联句处于第一、三、五位置的字,是不论平仄声调;“二四六分明”的意思是处于第二、四、六的双数位置的字,要执行平仄相对。诗词的孤平是大忌,但对联的规则是不计较孤平,句节末符合平仄即可。对于这种方法,只能针对二字节句的联,若有领字及领词的要将其除出(分开)后,再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才合理。按“二四六分明”是指这个方法,如句子长,则继续按双数延伸对照。除此,句未要上联收于仄,下联收于平,且下联忌三平收。还有,句末二字,均要仄平相对(相反),如:平仄仄与仄平平;或平平仄与仄仄平相对。在这里说,可能不易理解,在联例有此情形出现时补充解释,这样会易于明白,所以在此略了。对于不能按二四六对照的,要在“意节点平仄”解释清楚。

联可以单比连续仄或连续平,只要在该对仗的位置,上联与下联平仄相对即可,但应避免太多的连续平或连续仄,连续平或连续仄最多不要超过三个节奏,以保证整联的声调有规律地和谐起伏,富有音乐美感。撰联时发现连续偏仄或偏平,应采用“拗救法”,将失调的音调救回来,这也是诗韵拗救的方式,以保持音韵协调顺口。如:《安徽会馆》联:“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愿与吾党二三子,称乡里善人。”上联“间”,这里本来用“座”,但“座”仄声,造成与下联的“子”平仄不交替,且这句连续出现仄声,所以用“间”拗救。又如自挽联(佚名):“帝道真如,而今却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此上联的“却”是仄声,本来顺口用“经”,但“经”字平声,为了拗救声调而用“却”。联除句中要求平仄相对(相反),最重要的是每分句(节)后一字(意节点)要有互相交替,避免一个声调。

按长联,连续仄或平,但句末一定要平仄交替。如杜牧的:“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上联:仄仄仄仄仄;下联:平平平仄平。上联全仄,下联只有一个仄声。

如阮元的《讽寺僧》:“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蒋梦麟的《赠沈宗瀚》:“学道,信道,乐道;识人,用人,容人。”此联为二字而节,上联全仄声,下联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照已工整。这类单边仄单边平的联大部分是短联,且非此不佳的作品。对于这种失去音乐感的格式,是不符合《联律通则》的规则,按日渐走向规范化的现代联界,是不认同的,只能视作谐趣联而已。

六、意节点平仄

意节点平仄也称节奏平仄和节拍平仄,这与“论与不论平仄”的二四六分明基本相通,只是出现非二字而节时会变动。“节拍”是指整句中分为一字、或二字、或多个字而成为一个小节,称为节拍。康斯馨老师定为“意节”,他并且著了《对联格律意节说》,这《对联格律意节说》就突破了普通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模式,用意节分平仄,使朗诵时的节奏呈现音乐感的声调,更清晰明确地分清平仄布局,使联律的声调和谐。而且意节或长或短,呈现生动灵巧之美。本《联律漫谈》就注明意节点,便于理解。因朗读时的停顿成为节拍,所以意节点也称为“节奏”“节拍”。联的结句,上联要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论与不论”是传统性的平仄对照法,此法对照只适合传统性的,二字而节的联。对于单数分节、领词、领字、固定名字及成语等是不能适应的。随着楹联的发展,楹联学者的不断深造,对联律加深完善,便用上意节点的格律。以下联例凡用“二四六”对照不完善的,就用意节点对照了,本书既用二四六法,又用意节点法,就会使初学者毫不含糊,可见笔者的用心。

七、三脚腰平仄

康斯馨老师在《对联格律意节说》中还另有一节《三脚腰》的解释:“掌握意节点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个概念——三脚腰。对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意节称为‘脚节’。脚节的字数不是固定的(可能是二字、三字,甚至是六七字)。当脚节为三字意节时,称三脚句,这三句中间就是‘三脚腰’。”对于这个学说,暂不在此详述,往下看联例便一目了然。古联会有出现三脚腰失去的上下联的平仄交替,上联为仄平仄,这是拗句。按《联律通则》已不支持这种拗句,这种老古董已不符合近代的格律要求,所以尽量不要学这种联例了。联例中有第79例、第110例是拗句,后面已注明。对于三脚句的平仄,上联收于仄,下联收于平。上联三仄为放宽,下联忌三平。

八、元素相对

《联律通则》中第二条:“词性对品。”这“品”,是品质,在对联上指同类的事物,笔者用元素来代用这“品”。如《笠翁对韵》中:“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雨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对月白,雨霁对霞红……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这《笠翁对韵》例子的对仗就是说元素相对。常见的地名与地名相对,人名与人名相对,数字与数字相对等,都是符合元素的相对,有如旗鼓相当。这是一个楹联的基础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楹联也在不断进化,为了达到创作的要求,这元素对仗也日渐放宽,但也不能离之千里,应围绕意思的联系,才能符合格律。

【注】由于联语的转折或比兴等,不能固定用一个方法分析。为了便于学习,减少烦琐,下面在举联例于《元素相对》节中的分析尽量简略,本来一个小节就包含着很多的意思,为了简略,就用一句或两句话分析一下,有时简单地用字面分析,有时用表述分析,总之,能说明元素的相对规则便可。

笔者所创撰联八则,是为了让初学者分类清晰地明白,当你熟练之后,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何处不对,免走弯路。

附录:
自对规则

自对的概念是,对联除词性上联与下联相对外,还有左与右自对的规则,单比中的一字或多字(组词)左右相对为自对,有的还可隔句自对。其中一比产生自对后,另一比在相同位置也要自对,自对的意节点,不拘于上下比对称。撰联时,有些题材按传统方法对仗达不到理想时,就可采用自对方式。三句以上自对为排偶、排句,也称鼎足,这对法可用三句以上或更多不限,在联例中较清楚。

有领词的平仄规则

凡有领词的联,领词本身不受平仄约束,有的领词在联句前面,也有的在联的中间和不同位置,大部分在每阕的前面,起到引领下面的词连接作用的为领词。有的联含有多次领词,这从意节中可辨别出来,有领词的联大部分是较长的联。

楹联的格式

楹联的格式统计有五十多种,本见解中只采用常见的叠字、自对、同韵、串对、巧对、顶针、缺字、拆字、嵌字等。最常见的嵌字格有鹤顶、燕颌、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连理、交股、魁斗、双钩等格式,在此不详述。联的分类有迎春、贺寿、贺婚、挽联、格言、新居落成、店铺、公司及经营场所、会馆、祠庙、名胜等十余种。在本书中,以上的各采若干联例,阐释笔者的见解,希望初学者能深刻理解。 hrJSuB8NN2ylVgYBecIwJaF4KnbFUMS9rG/tuPd0ceFkJnkujMjcsT0aiEdZAD0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