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最优的内镜学习步骤

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尽快摸到镜子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再多的理论知识,仍然需要有实物在手,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使内镜之路更进一步。但是,根据多年的带教经验,总结发现以下流程更利于学员尽快掌握内镜的操作:

(一)第一步:参观学习,学习时间:1-2天。

先安排 1-2天的空闲时间来观察内镜中心的诊疗流程、患者的准备过程、镜子的清洗消毒过程、院感防控、老师的操作步骤及医患沟通等诸多环节,其中包括许多细节问题的学习和了解。

需要了解的内容:

1、患者方面:

除了细致的诊疗以外,安全和舒适是每一位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必须时刻放在心上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的核心问题。

(1)检查患者准备是否得当:

a、检查当日患者着宽松衣物、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b、确认最后进食时间(不少于 8 小时)、禁饮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原因:如果禁食、禁饮时间过短可能出现胃内仍有未消化食物及液体,一方面影响观察,另一方面可引起食物及液体反流,甚至引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c、心理状态:大部分首次做胃镜的患者因为不了解胃镜的操作过程,大多数患者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焦虑、紧张或恐惧心理,医务人员可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2)是否有严重基础疾病,心肺功能如何?有无使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等?如有停用,了解停用时长。可参考抗凝药物使用的相关指南。

原因: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承受胃镜检查,或在胃镜检查刺激时加重,甚至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如有长期使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者可能出现活检后出血不止的情况。

(3)既往有无胃镜检查经历及检查结果;做胃镜的原因;其它检查资料有无阳性提示;有无食管、胃部手术史;HP的结果及治疗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等。

原因:既往结果会提示我们在诊疗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既往的问题,并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取动态的内镜资料,有利于患者诊疗的连续性;如果有阳性的其它资料提示,我们还需要结合临床有针对性的进行诊疗。

2、医疗方面:

(1)胃镜检查前给患者口服的药物是什么?什么时候服用?有哪些作用、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是否有用药禁忌?

提示:请将您所在内镜中心使用的药物(比如利多卡因胶浆或者凝胶)说明书仔细阅读一下,记住,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虽然看起来极不起眼,但是在后续的工作中,你会被患者反复问到。

(2)消泡剂的配置方法,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

提示:为了消除泡沫的影响,常常需要使用消泡剂。比如,二甲硅油散(5g:0.3g)一般是兑水 50ml,大多是在诊疗前半小时服用。但是,有时即便是服用消泡剂后腔内仍有泡沫残留,此时可能需要我们在诊疗过程中继续使用注射器进行冲洗。

(3)如何祛除黏液?

提示:Hp感染的患者粘膜表面覆盖有较厚的黏液,观察会比较困难。因此,祛除黏液非常重要。可在检查前服用纤维蛋白酶 20000 单位兑水溶解至 200ml。一般在检查前 15 分钟服用。

(4)进入诊间之前患者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提示:进入诊间前患者领取了准备用品后,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往往只需要按照指引在规定诊间外进行候诊即可;但是对于无痛胃镜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准备流程:心电图-麻醉评估-静脉留置针,然后才能进行候诊。

(5)熟悉胃镜检查时正确的患者体位及所有物品的准备过程和流程(如口垫、氧气、监护仪、安全挡板等)

A、体位:患者处于左侧卧位、屈膝使后背与床面呈垂直状态,后背靠背后挡板,颈部略处于后伸状态,放松腹部腰带,右手自然放置于体侧,左手弯曲抱胸。正确的体位有利于诊疗的顺利进行,减少意外(如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舌后坠)的发生,同时在意外发生时也能更好的进行处理和干预。

B、置入口垫:开放口腔,留出内镜通道,同时保护内镜、避免被坚硬的牙齿划破。环绕颈部垫防水巾及积液袋:保护衣物,避免唾液、分泌物造成污染、增加感控风险。

温馨提示:使用口垫前确认患者的牙齿状况。如果患者有活动性假牙,放置口垫前最好从患者口中摘下假牙;对于有满口假牙的患者,如果口垫有固定带,一般假牙很难发生脱落,也可固定好口垫而不取假牙。如发现有牙齿疾病或牙根部细弱、松动时,需警惕牙齿断裂、脱落。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患者身上取下的假牙以及其它物品需及时交由患者本人或家属保管,避免遗失而导致医患纠纷。

C、连接必要设施:无痛胃镜的患者或高龄、高危患者可协助安置心电监护、吸氧。在开始检查前或者检查完成后及时将固定带绑好、安全挡板拉上来并锁定、锁好床刹,避免车床滑动、跌倒坠床等意外的发生。切记,不管在临床还是在内镜,预防意外发生是我们随时都要绷紧的弦!

D、对于高危患者,提前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物。初学者需了解抢救车、除颤仪、简易呼吸球囊、呼吸机等急救物品和设备的所在位置,一旦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将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

(二)第二步:学习清洗消毒流程、熟悉内镜。

这个过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是:1、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2、床旁预处理 3、熟悉胃镜、培养握镜的感觉。

在这个时间段,学员需学习和掌握清洗消毒流程和床旁预处理;熟悉内镜各种螺旋、按钮操作功能及镜在手的感觉;同时消除不适感、陌生感,反复练习旋钮及按钮。学习时间与曲线可长可短,应根据学员自身学习的进度而定。大多数情况下,一到两周可掌握清洗消毒流程和床旁预处理,但是对于内镜的操控感仍比较陌生,所以,学员应多练习送气送水、吸气吸水、练习旋钮等内镜基础操作手法。

注意:清洗消毒流程和床旁预处理流程要多向感控老师请教。

(三)第三步:正式进入内镜诊间跟师学习。

进入诊间前:需抽空观看内镜操作视频,了解食管、胃、十二指肠基本解剖结构、形态、正常黏膜、常见疾病表现等。提前学习有利于一进入诊间即可专注于操作的学习,可节约在内镜中心的学习时长。

进入诊间后:不要着急想立即上手操作,而最应该做的是先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

观察学习:站姿、站立的位置、持镜姿势(左手、右手)、内镜检查前准备、胃镜的检查方法等细节。对比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无差别,如有疑问及时解决。

观察学习,继而掌握:左右手操作内镜的方法。

左手:控制操作部,包括大小旋钮及按钮,镜身旋转。大小旋钮及按钮的操作可参考前文。

旋转包括两种:

(1)上臂和肘部固定不动,轻贴左侧胸壁,用手腕部发力,控制操作部左右旋转。此操作动作幅度小,多用于先端部运动幅度小的方位变化。

(2)肘部及前臂发力,控制操作部左右旋转。此操作动作幅度大,多用于先端部运动幅度大的方位变化。

右手:控制胃镜插入部进镜、退镜、左右旋转。

旋转操作:右手控制软管进行左右操作时均是右前臂及腕部发力,握持镜子软管进行向左或向右的操作,从而使先端部向左或向右(体外旋转的方向和体内镜头的运动方向一致:即向左旋镜头向左移动,向右旋镜头向右移动)。

双手配合旋转如何操作?

需要右旋时:可使用左手控制操作部顺时针右旋,也

可以用右手向左推镜身体外部分或者直接右旋插入部;

需要左旋时:可使用左手控制操作部逆时针左旋,也可以用右手向右推镜身体外部分或者直接左旋插入部达到左旋的目的。

当然,两者力量可叠加,即双手同时运动。如果右手左旋不够,再使用左手左旋,可叠加效果,同理,右旋也可如此。

在进入食管入口时往往需要使用到右手旋转。从左侧梨状隐窝进入时往往需要先左旋再轻微右旋,而从右侧梨状隐窝进入时往往需要左手往右后,右手在轻微左旋的动作。

3、学习退镜。

根据笔者医院的带教经验,整个胃镜学习的过程可被人为分成 7 个过程以方便学习。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从而达到完整学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经过分解学习,绝大多数学员在 1 月内能学会完整的胃镜检查。2月内达到熟练操作胃镜的目的。当然,对于疾病的认识还需要在诊疗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和学习。

分解步骤介绍如下:

1、第一步:食管的退镜练习。从最直最简单的食管开始进行学习内镜是最适合的方式。

注意:慢慢退,不着急!把之前学习的内容逐步运用到操作过程中。

(1)适应手中有镜的感觉——不要小看这个感觉,许多学员在刚握镜时都感觉自己手太小了,实际上只是不习惯手中有一个镜子而已。

(2)微调大旋钮——控制上下;如有余力可练习小旋钮来控制左右。

(3)右手的配合——控制左右:向左上逆时针抬镜子软管(相当于向左旋)、放下软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胃镜检查中(在需要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更远端的地方时除外),所有右手的左右旋,均可通过肘部和腕部的同时运动,将软管部分向左上抬起(使胃镜软管逆时针左旋)-放下(回复),右手腕可自然弓背向左弯曲起到加大左旋的作用,而并非是用腕力去拧转插入部,使它产生扭曲力。

图44a旋转前

图44b旋转时:右手向左上抬起(使镜子软管逆时针旋转),左手下压

(4)送气——气体进入后才可将食管扩张开、特别是食管入口处(距门齿约 15-17cm)

(5)吸水——泡沫、唾沫或者胃内液体反流,需要处理后观察黏膜。

温馨提示:了解吸引孔在屏幕的哪个方位,要使用旋钮控制弯曲部,使吸引孔不要紧贴粘膜面,避免一吸引即吸到粘膜上。吸引孔和活检孔为同一通道,比如,富士的胃镜一般在屏幕的 5-6 点钟方向,奥林巴斯的一般在 6-7点钟方向。对于食管内的吸引,简单的做法是让胃镜的吸引孔位于食管中央,吸引后四壁黏膜自动收缩到吸引孔周围,这样做的目的是可减少吸到黏膜的几率。注意,是间断吸引,不是持续吸引。如果吸到黏膜,应立即松开吸引按钮,同时适当送气。如果吸引过度,在吸引的黏膜面会呈现出一环状发红或轻微渗血灶。

(6)观察食管蠕动——进入食管后大家会发现有阵发性的环状蠕动波。初学者要学会观察蠕动时四壁黏膜的柔软度,特别是有病灶的地方;同时要学会等候,等候蠕动波过后,结合送气观察清楚每一片黏膜。

(7)观察食管黏膜色泽、微血管情况——认识正常的食管黏膜有利于发现异常病变。

(8)如果退镜过快,或者因蠕动未观察清楚病变,可适当进镜观察(注意:循腔进镜),直至观察清楚病变为止。

(9)因目前还没有观察病变和拍照的经验,如果发现病变可请老师协助处理。我们只先练习进镜和退镜的手法即可。

图45 食管下段的环形蠕动波及清晰的粘膜下栅栏状血管网

2、第二步:食管的进镜练习

待食管退镜比较熟练后可尝试寻腔进镜至贲门。此时可将送气、吸引、手部动作结合起来。

做到左右手协调。食管进镜的特点是:左手的运动幅度不大,而右手的左右旋的作用非常重要。大多数初学者食管进镜做的不好的原因往往是右手的配合不到位。如若存在问题,请反复观看视频教学的手部动作。

继续练习送气——在整个胃镜检查过程中,送气十分重要。如在食管耽误的时间不长,可持续送气;但是如果考虑食管检查时间过长,需间断送气,必要时需要吸出部分气体,避免急性胃扩张。

继续练习吸引——有时会不断有唾液流下来,或者管腔内有泡沫,这时需要我们间断进行吸引。

右手送镜子——注意:不是送一点镜子就往后换手,而是大约每送镜子 15-20cm左右后换一次手。减少因频繁换手导致的患者不适感及进镜卡顿感。

继续练习左右手配合——左手控制大旋钮及镜身、右手控制镜子软管,使食管腔始终保持在正中央,方便镜子进入。

3、第三步:从胃体开始的退镜练习。

熟练掌握以上技巧后,可进行更进一步的退镜练习了。可以开始练习有弯曲弧度的退镜。等老师检查完整个胃部情况后,学员可正镜从胃体下部开始练习从胃体退到食管上段。

重点练习:

送气——需把胃体皱襞充分展开才能观察清楚每一片黏膜。

吸水——胃体上部是积水位,常常有液体存留,此时需要练习如何吸水,同时避免吸引到黏膜。

大旋钮——进行较大幅度的操控。

左手旋转镜身——向右上顺时针抬起操作部和放下操作部,较大幅度改变镜身位置,从而达到观察前、后壁的目的。

临床答疑:为什么刚接过镜子之后就找不到腔了

答:原因是接镜子以后因为每个人持镜姿势稍有不同,导致先端部镜头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此时如果镜头抵在粘膜上,则需要稍微往后退一点镜子,通过调节大旋钮及左右旋转镜身(注意控制幅度和速度),先将腔找到,必要时结合适当送气,然后才能判断需要进镜的方向。如果没有抵在粘膜上,可以不用退镜,直接通过控制旋钮和镜身寻找方向。

小技巧:可在接镜前观察老师左手和身体的相对位置,然后接镜时复制这个姿势及方位。这样做可大大减少找不到腔的情况。

4、第四步:学习进镜——从食管上段进镜通过贲门、胃体,再到胃窦。注:参见后文。

5、第五步:学习进镜——从胃窦到十二指肠降段。注:参见后文。

6、第六步:学习退镜——从胃窦到胃角、胃体、胃底反转。

注:参见后文。

7、第七步:完整胃镜检查。

*关于进镜的顺序,目前有专家建议先完成全胃的检查后再行十二指肠的进镜及退镜检查,他们的主要依据是担心在进镜十二指肠过程中损伤胃粘膜,导致胃粘膜的观察出现误导或观察困难。笔者所在医院仍以传统的进镜顺序为教学的顺序,因为在进行十二指肠检查时镜身易碰触到的粘膜是胃体大弯,而我们在进镜时已经进行留图拍照,所以并不担心后续诊断受到影响的情况。当然,不论何种顺序,只要进行规范的操作并不会降低诊断的质量,所以大可不必纠结于此。

经过节段性的练习退镜和进镜之后,再把学习过程连续起来就是完整的胃镜检查。以上是分段式学习过程,下面我们就开始从进镜开始学习完整的胃镜操作。 lh1jwARrwUdpNGODzDaBzCgvnPDjgZC/nCuDjQGmrZHNkHPOB3C6zbPrJXhlnY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