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四、姜席河套筏子舞

筏子舞,俗称踩筏子,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间舞蹈,因人们各踩一只轻便灵巧的筏子,行若水上浮筏,表演上又惟妙惟肖,生动活泼,故得其名。

筏子舞,是传统黑社火场上的重要表演形式。

西和姜席河社火中的筏子,是用木板细条特殊制作的正方形木框,中间空缺,周边呈小窗格式样,装饰带有时代性。早期限于特殊条件,因陋就简,多数用麻纸、彩纸煳底,贴云子、花草等一些剪纸图案装饰,容易破损,修修补补是家常事。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加之物质充裕,全部用彩布、彩绸和纸绸装饰,小巧玲珑,美观实用。传统筏子,大体上以二尺见方。表演时,演员双脚置立于中间大方格内,将筏子悬吊于离地面四五寸至脚踝上部,用四根细彩绳牵系固定于腰间,外套彩裙遮蔽。人一迈碎步,仿若筏子浮游于水面。

社火筏子源于生活的真实。筏子本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就开始利用水面漂浮物当筏使,后来,逐渐发展并产生了竹筏、木筏和皮筏等。竹筏,是用多根长青竹并排铺列,拿皮条捆绑起来制成;木排,只是所用材料不同,制法同竹排一样;皮筏,在排筏下面配上牛、羊皮胎,以增强自身浮力。人只要踩上筏子,将篙子插入水中,用力撑起篙杆,筏子就浮游前进了。筏子与船相比,虽然承载能力较差,但制作方便,航行平稳,至今在兰州黄河、江南水乡等地,仍用于内河、湖上运输和捕鱼、采莲劳作。民间将其艺术创造,搬入社火场地,娱人娱己,魅力独具,精彩感人。

筏子舞,历史悠久,一般由四人组成。虽然各地表演程式有异,但内容上大多都围绕爱情故事。

表演时,有男有女,各成组合。俩男子着艄公服,戴艄公帽,粘白眉白胡须,手操篙子和大刀(桨板)作撑篙划筏子状;俩姑娘打扮入时,一手提手灯,一手持扇子,各踩一只筏子。男女组合同时出场,分左右两路,绕场而行。碰头后,拧身掉转筏子,又反向绕场,边唱曲儿边表演。划一圈,左右交换一次、唱两句,如此反复。就其表演而言,真有点貌似划旱船。归结起来,基本动作有跑圆场、拧身摆尾、别腿划筏、碎步倒转等多种;表演者以碎步为主,以步渡游,停步时在原地摇摆。唱词多为地方小调。北庄科村另传承有《大湖水曲》,现择录如下:

合唱:大湖水来山连山,

一股清水流中间;

女唱:阿哥划筏到河边,

男唱:小妹子划筏到哥前;

女唱:桃花开来杏花香,

男唱:大湖河岸好风光;

女唱:水上漂漂把河过,

男唱:好似织女渡银河;

女唱:河中看见妹的筏,

男唱:好似龙舟下江南;

……

合唱:男耕女织把景玩,

哥妹多多做贡献。

撑篙的艄公跟跑旱船的艄公一样,正如诗人袁鹰所说:“应该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他表面看上去未踩筏子,其实是和筏子连为一体、相伴相随,表演更抛不开生活真实的艺术再现。面前是波涛不惊的大湖水,甚至是险恶的江河风浪,身后则维系着筏上姑娘及乘客的安全。手里呢,就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或者是柄替代桨板的大刀,作为表演道具,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渡过了江河湖泊,战胜了惊涛骇浪,总能化险为夷。

唱曲起始、结束时,伴有打击乐演奏,大体上为···|···|····|···节奏,跟跑旱船节奏近乎一致。文乐有笛子、二胡、三弦等,武乐是常用的锣、鼓、镲。也有的不用文武乐伴奏。

姜席筏子舞源于何时,无地方史料佐证,仅凭民间传言也很难下断语,但民国时期已盛行当地,这是可以肯定的。据《陇南民俗文化》一书载录的条目文字可知:两当筏子舞则来源于杨店一带。起初,该舞由五人表演,表现的是妖魔鬼怪危害人类时,三霄娘娘下凡为民驱妖除魔的故事。后经当地民间老艺人段孝义加工改编,糅进了《白蛇传》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吸收了几个地方小调,渐渐地流传各地。其中小调唱词如:“一不该游西湖曾把景玩,二不该船舱里一处交谈,三不该带青儿穿针引线,四不该借雨伞遮盖红袄……”还是传流中加进去的。另外,陇南地方史专家罗卫东先生主编的《陇南史话》中也认为,“该舞最早流行于两当杨店乡一带”。早期,一少女扮成踩筏人,身着古戏装,手拿拂尘,“表现内容为三霄娘娘下凡为百女生驱妖伏魔”。但是,两相比较,大有差别,有待进一步考证。 yJ6LvZHO6HqYgoQl/iBknqE80oFeyu96zwBDt4zH4bZ+5oX0uaAKY93tIrGwYr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