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群狮送吉祥

文献记载,远古的华夏氏族在形成过程中是以龙图腾为主。这种图腾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极其盛行的一种宗教形式,他们相信人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着亲属关系,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因此才视其为是本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少国家也往往使用某种动物的形象来作为民族、城邦的徽记和标志,比如狮、虎、鹰等,至今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国徽上仍保留着这些形象。

事实上,狮子是“舶来品”。中国早年间不产狮子,只有中亚和非洲才有。据说汉朝时有大月氏向汉朝皇帝进献了一头,皇帝非常喜欢,派专人精心喂养。不料有一天,狮子兽性大发,龇牙咧嘴要吃人,情急之下只好将其打死。可是,皇帝要观赏狮子,狮子死了没法交代,是要掉脑袋的。驯狮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好剥了狮子的皮,披在自己身上,扮演狮子滚绣球,惹得龙颜大悦。朝廷在过年时经常表演狮子,后来传到宫外,才有了民间狮子舞。

当然,狮子舞起源还有另一个更有趣的说法:大约在 1500 年前,匈奴人想用木头雕刻的假狮子来刺杀北魏皇帝,虽然这个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但舞狮表演却让皇帝看得津津有味、乐性大起。从此,舞狮娱乐就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唐代,宫廷典乐此不疲,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太平乐里就有狮子表演,那场面相当壮观。对此,白居易还特地写了首诗,来描绘当时舞狮的盛况。

龙、狮、虎形象,在西和民间都是吉庆祥和的象征。

舞狮子,黑社火中又俗称狮子灯和耍狮子,和舞龙灯一样,是城乡传统社火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过去,多为单狮和双狮,有大小之分;现在,多为群狮共舞,亦分大小。大者,由两人结为一体,披挂皮毛,撑头操尾,一前一后默契配合,在武师(民间又俗称引狮人、驯狮人)绣球引导下频频起舞,多按传统套路作程式化舞动,有的也不乏大胆创新;小者,概由少年儿童独当一面,集狮头狮身狮尾于一体,造型简单,装扮粗糙,甚至是象征取意性的,伴随大狮的前后左右,或模仿大狮子举止做一些单纯滑稽的表演动作,或小狮与小狮间无章法地自由嬉戏,或面向武师及场外观众挤眉弄眼、亲昵挑逗寻乐趣。不过,因地域不同,传承不同,舞狮子的套路和风格也不相同,甚至相邻的河谷之间也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村与村之间也墨守成规、艺不外传。

舞狮子属于武社火,带有浓厚的尚武色彩。通常社火队中都有狮子上场,舞技有高有低,程式简繁不一,有的队甚至连习武的人也找不出三两个,花拳绣腿凑合一番,实在是出于从俗逗热闹玩开心,根本谈不上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会看了看门道,不会看了瞅热闹。”但自古以来武术之乡耍狮子无疑与众不同,他们秉承古风,师出名门,传承发展,精益求精,引狮人若即若离,虚实相生,拳脚见功夫;舞狮者活蹦乱跳,循规蹈矩,灵异无比。人与狮相通相惜,密切配合,或文或武,刚柔相济。有时平淡无奇,却在蓄势待发;有时险象环生,到头来却是一场虚惊,往往一波三折。人狮大战趋于和谐,每一招一式看似自然随意,却融有过硬的武术功底于无形,从而使表演显得极富神韵。

无论黑社火还是明社火,都有耍狮子活动。从娱神角度探究,高低优劣之分,看其重要,其实并不见得重要。试想,武术之乡人才济济,自然就技高一筹,而小庄村则不然,将就而已。但若从娱乐观众的角度审视,老百姓口里不言,可心里却有一杆秤,伯仲分明。再者,白天的视觉效果与晚间的视觉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过去的社火场上,因与神事相系,谁也不敢妄加评说。虽然耍狮子因地因人而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传统程式、套路却一直在传承:一是两人一前一后顶狮、一人引狮,耍法因顶狮人的技艺高低而各异;二是表演时都离不开锣鼓助威;三是引狮人先快速引狮绕场一周,然后翻筋斗跃出场外,举绣球挥手惹逗,狮子扑抓,双方展开人狮大战;四是要拜四门(也称打四门);五是表演临结束,仍要绕场一周。

西和群狮欢舞中,当数北关的狮子舞最有代表性,发起也较早。依据口碑材料称,相传早年间有一游方高僧(另一说是道士)途经仇池,目睹了“火把节”“仇池咒”等许多民间祈神了愿、娱神娱人的盛事,入乡问俗,深受感染,同时也看到当地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困苦仍乐善好施,寄美好希望于本地的山神、土地及祠庙宗神时,遂善念大发。他游走了好些山村后,于年关之前来到如今的北关,亲手用竹、木、纸、麻绑扎了一只威猛的大雄狮,并挑选了两个会武功的精壮小伙,教习雄狮腾挪闪耀之步。转眼到了灯节,乡民集约闹花灯,在高僧的亲自指挥下,人们逗着雄狮娱神,同时也上街入户送吉祥,结果赢得了当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街店铺面生意兴隆。从此,舞狮子相沿成俗,遂传承下来了舞狮中的大八步和小八步绝技。以上为民间一说,有多大可信度,不得而知。

在广大民众的心灵深处,认为狮子是神兽,无人亵渎,一直尊称为瑞狮。举凡村里闹社火,当家长的总要抱着自家的孩童,轻轻递入狮口,然后慢慢取出,一个接一个,求狮王福佑。据说经此一禳解一折腾,孩子便会百邪不侵,不但不夭折,而且终生健康。元宵节前夕,狮子和龙灯还要挨家挨户游演,名为“送吉祥”。龙、狮光顾,瑞气临门,主人家中要鸣三眼铳或放鞭炮、炷香、点蜡来敬拜迎接,同时还慷慨解囊,拿出烟、酒、茶等物质来招待舞龙舞狮者。早期,由于物质条件有限,热情有加;现在不同了,多给龙、狮披红挂彩外,有的还酬以现金或整条、整箱的烟酒。

为了抢救、保护耍狮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丰富地方民俗文史资料,现将北关传统雄狮制作之法简述如下:

先说狮头。用宽约 5 公分,厚约 1.5 公分,长约 230 公分的青冈木条,曲扎成直径约 70公分的圆圈,并辅以竹篾条、细麻绳有序地绑扎成形。上唇固定不动,下唇系一小绳,由舞狮人牵动,可自由开合。平时狮子大张口,牙齿用白油光纸剪贴,牙龈用红纸剪贴。狮子框架先用麻纸打底,绿纸糊壳,后将着色麻片黏糊其上,充作狮毛。两耳及口腔内一概用大红纸糊严作底色,上面附贴有间隔的波浪形白纸条纹。左耳固定不动,右耳受绳子牵动。眼眶外粘贴有用五色纸剪成的锯齿形睫毛,眼眶内用金箔纸制作的眼球镶接在轴上,随风可自由转动,逼真传神。但左眼稍微斜出,以示睥睨之态。鼻孔内亦粘贴有锯齿形纸质鼻毛。额头缀有纸质大彩花。此外,还有二十四个小铜铃,呈螺旋状用铁丝系于头部——象征二十四节气。

再说狮身。用宽长粗麻布或土大布作底色,上覆大麻编织的网罩毛料,染成狮身,上贴众多彩纸小梅花。脊椎是用白布裹麦草包扎而成,通体共有十二节,每节长约 20 公分,上贴用五色纸剪成的字环形图案。十二节脊椎是固定不变的,代表一年十二个月。

其次是狮尾和狮腿。狮尾制作比较简单:先选用一根长 1 米左右的小木棍,外作一条直径约 10 厘米的竹罩,网染色麻缕,镶在狮身后脊椎即可。舞狮时由掌握狮尾者随意操持摇摆。至于狮腿,附着于狮身大同小异,用带子或裹腿布包裹前后舞狮者膝盖以下小腿,上绑染色的网络麻缕,脚蹬金爪蹄靴。

北关人舞雄狮,年长日久,可以说开了西和狮子舞的一代先河。他们制作的狮子不但头面魁威,体态颀长,而且起舞时有火蛋打场子,武师持绣球引导,加上油火一再助威,显得倍加凶猛,招惹观众。尤其“戏绣球”“吐八宝”方面的绝活,独特的舞法套路,至今仍神韵犹存,饮誉城乡。

纵观气轩昂的北关雄狮,与乡村五花八门的狮子大不一样。第一,狮身高大。传承到今天,一直是村里(社区)艺人用手工制作的,没有过多现代科技含量。绑扎材料传承传统就地取材,包括糊扎也用的是西和麻纸。第二,寓意深刻。身上铜铃代表二十四节气:红色脊椎骨节代表 12 个月,如有闰月就再增加一节,寓意月月降吉祥、风调雨顺。第三,参与者众。参与表演狮子的人员有 28 人。登场耍时,至少需要 4 人配合:除身前持绣球的武师必不可少,剩下的三人则扮演狮子,一人顶狮头,一人披狮皮,另一人架狮尾。随便补叙一句,乡下舞狮较小,扮演狮子的只有两个人。第四,油火助神威。狮子上街游走或表演,时不时地要喷几口油火,显得威武霸气。其油火原料为香、棉布和荞面,荞面是炒熟后用手工揉出来的。

毋庸置疑,北关的老雄狮传承历史悠久,可谓是境内的佼佼者。

近几十年来,卢河草川的狮子也享有盛名,因为是武术之乡,戏打狮子别具一格。在2011、2024 年两届全县春节社火汇演时,卢河社火队的狮子舞仍不失传统本色,显得出类拔萃,技压群雄,赢得了全堂彩。

今天的民间社火中的狮子形象,为了图简便省工,承袭传统自行制作的越来越少,大多数从外地选购成品,外形与真狮极为相似。在耍法套路上,除继承各自地域特色的部分技法外,又学习综合了南北狮子舞的一些特色,可谓文武兼备。文狮表演时讲求温顺,有抖毛、舔毛、打滚等动作,尤其老狮子娇惯小狮子的演技,友善又慈爱,更富有人性情感,逗人喜爱,同时也有难度较大的纳吐绣球招式;武狮表演时讲求威严与勇猛,有腾跃、扑跌、登高、朝拜等动作,并且要展开人狮大战,触目惊心。

舞狮子,是西和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社火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狮子为百兽之王,其威风凛凛的形象,给人以威武、勇猛之感。古人将它作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舞狮子是没有语言的表演,依靠精彩的人狮大战,铿锵有力的鼓点,清脆洪亮的锣镲,不断助威的油火,却赋予了社火的声音和灵魂。

刊载于《仇池》2011 年第 4 期;收入《首届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3 年 10 月第 1 版;《乞巧》2024 年笫一期。 k6fEu/+/9Au8R3w+/t0OGSlaamEibwVW5fexUERgnr+6+EgdHFdvwud6vhGW1j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