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海市金山中学 胡怡泓

胡怡泓,女,1987年7月出生于上海金山。现任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三(6)班班主任、语文教师、金山区班主任实训基地试点校领衔人、金山区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张斯恒工作室成员、金山区“明天的导师”工程骨干教师。

曾参加过金山区职初班主任培训班、上海市郊优秀班主任培训班、上海市高端班主任研修班。曾荣获上海市优秀班主任展示交流活动优秀奖、金山区十佳班主任、金山区园丁奖、金山区先进德育工作者、金山区德育优秀班主任、金山区文明家庭、金山好人等荣誉称号。曾荣获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综合一等奖、主题班会单项二等奖、带班育人方略单项二等奖和育人故事单项二等奖、上海市诗词讲解大赛一等奖、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上海市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技能大赛三等奖、金山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所带班级曾荣获上海市及金山区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多向关怀,惠风和畅”的建班育人理念,努力以自己的人文情怀涵养学生、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讲求育人智慧和艺术,用心用情地助力学生成长。注重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广受学生和家长好评。班主任工作特色显著且卓有成效,立德修身,传承优良家风;家校合力,坚持学生为本;不断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示范引领,发挥辐射作用。工作十五年来,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幸福地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

带班育人方略

多向关怀 惠风和畅

一、班情分析
(一)班级构成情况

基于以上几点,尤其是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比例高达51.42%,因此,在后续的建班育人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在理解关怀、接受关怀、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怀生命、引导他人学会关怀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二)家庭教育情况

笔者通过查阅档案、家访电访、问卷调查、访谈调研、咨询学生的初中班主任等方式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学历到博士研究生学历,参差不齐。通过调查发现,其中12个家庭为民主型、7个家庭为控制型、13个家庭为疏忽型、3个家庭为纵容型。家长当中有的有心有力、有的有心无力、有的有力无心、有的无心无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认为自己努力赚钱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或者在节假日、寒暑假,把孩子扔给各种补习班,三年之后孩子只要考上理想的学校就可以了。不少家长在亲子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家庭教育方法有待改进。因此,在带班育人过程中,需要对家校沟通工作、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共育等方面予以重视。

二、带班育人理念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认为,每个人在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的维持和巩固既需要关怀者对被关怀者的需要做出反应,也需要被关怀者认可和接受关怀者的关怀行为,这样关怀双方在关怀关系中就是平等、互惠的,我们应该建立、维持和增强关怀关系。因此,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进步,更是培养能够懂得接受关怀、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怀生命等,并能引导他人学会关怀的人。

所谓“多向”,具体有三:一是指学生既要学会作为被关怀者接受关怀,又要学会成为关怀者;二是指作为被关怀者的学生要学会接受来自教师、家长、同伴、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怀;三是指作为关怀者的学生要学会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怀生命等,并能引导他人学会关怀。

在班情分析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讨,决定将班级命名为“惠风家园”,寄托了我们班集体的共同愿景。“惠风”二字出自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意思就是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因此“惠风”比喻关怀,也喻指人与人能互相关怀,和睦相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美好,如沐春风。

笔者践行着“让学生学会关怀,使班级惠风和畅”的带班育人理念,努力构建适应班情、适合学生的班本教育体系,积极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三、班级发展目标
(一)班级发展总目标

基于班情分析,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等要求,在“让学生学会关怀,使班级惠风和畅”的带班育人理念下,通过温馨教室、主题活动、全员导师、同伴互助等举措,协同家长和社会助力,让班级成为和谐美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在多向关怀中,提升接受关怀、给予关怀的能力,从而成为积极上进、乐观坚定、温暖善良、从容平和的更好的自己,并能引导他人学会关怀。

(二)分年级目标及后续目标

笔者根据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梳理了不同年段的带班育人目标以及后续目标。

四、实践做法
(一)惠风起·温馨教室创氛围

在关怀理论中,榜样的地位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地和学生建立关怀关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如何关怀。因此,笔者将温馨教室的创建作为关怀教育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室的墙壁”是硬文化的彰显,而“教育的作用”则是软文化的体现,温馨教室的创建能使学生在班集体中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感受关怀。

1.硬文化是显性的外衣

有效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笔者非常喜欢周国平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因此,笔者非常重视与每一届学生的相遇。在每一届学生入学之前,笔者都会亲自去打扫、整理、布置教室,包括门口的红毯、彩带、气球,门上的温暖提示语,黑板上的欢迎语和插图,每一个座位上的小寄语等,让每一位学生来到班级的那一刻就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

因此,学生也会自觉创设和维护班级环境。在笔者所带的班级,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和透亮的窗户总是让人身心愉悦,而教室四周的布置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读书角、心愿园、照片墙、荣誉栏、生活柜……每一处细节都饱含了师生的用心用情。尤其是生活柜,里面放置的物品有清凉油、创可贴、红糖、卫生巾、纸巾、针线包等。有的是笔者准备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拿来的,以备大家的不时之需,并且每一位学生用好之后便自觉地放回原处或者进行补充。

2.软文化是隐性的内核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氛围的建设。

一个温馨的班集体要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尽快地融入,尽快找到归属感。因此,除了设立基本的班委、团干部和课代表之外,笔者班级还有“护花使者”“膳食主任”“书香总管”等职位,争取让每一位班级成员都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所在,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又互相帮助,不分你我。

另外,每周一花、为每位班级成员过生日、班级之星颁奖典礼、在元旦包饺子、在春天放风筝、在六一节吹泡泡、在秋天种豆苗等,笔者通过一些富有仪式感的举措,让学生感受到温馨的班级氛围。笔者一直都非常喜欢《小王子》中的一段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会让我们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行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二)惠风来·主题活动做主线

从建班开始,笔者就有意识地收集学生当前的关注点、兴趣点和问题点等,从生活中各个方面加强惠风家园的带班育人理念,并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关怀教育。

惠风家园的关怀主题活动举隅。

主题活动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是笔者和学生共同学会关怀的过程。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如何成为积极的被关怀者,只有学会如何分辨关怀,接受关怀,才能逐渐学会关怀他人。在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双方交换位置和角色,关怀者可以同时变成被关怀者,而被关怀者也可以变成关怀者。关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惠风拂·家校共育送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方法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由于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大多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家长与学生缺乏沟通,有的学生甚至长期缺少关怀,因此,笔者先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访、电访、各类家庭教育讲座推荐等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并且针对学生个体特征与其家长共同探讨更具有针对性的育人方法。

根据关怀理论,道德教育的要素之一是对话。诺丁斯认为: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理解、同情或欣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加强互相间的联系,有利于维持关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设计一些家校共育的活动引导家长关怀学生。

比如:在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前夕,笔者秘密地组织家长为学生写信,以作为孩子十八岁成年的礼物。之后有不少家长谈起那封信的“功效”,觉得这样的亲子交流方式非常好,当然,他们平时也会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情感的表达。在学生高考前夕,家长们很有仪式感地为全班同学准备了粽子糕点,谐音为“高中”,还有百事可乐、美年达(美好年华、心想事成“橙”)和七喜(七月有喜)。这份关怀陪伴着学生更加自信地奔赴高考的战场,成为他们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回忆。

(四)惠风聚·全员导师助成长

全员导师制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更好地落到了实处。笔者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组,并为其配对了相应的任课教师担任导师,比如:为热爱运动的学生组配对了体育老师或者同样爱好运动的老师、为因数学薄弱而产生畏难情绪的女生组配对了年轻温柔的女老师、为心理调适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组配对了心理老师、为有意向学医的学生组配对了生化老师。导师们用心用情、尽心尽责,与笔者一起给学生写信、开设心灵树洞、作生涯规划和家庭教育的指导等,或是发挥各自的优势,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或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别交流,与笔者一起家访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三年中,笔者所带班级的导师参与家访共52次、与学生个别交流共87、开展集体活动共138次。

在全员导师制的助力下,加以笔者和导师在年龄、性别、性格、学科等方面的互补,给予了笔者带班育人强大的力量支撑,共同助力学生成长,让学生在暖心的关怀中不断汲取拔节向上的生命能量。

(五)惠风和·同伴互助找亮点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除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同伴的赏识也非常重要。根据关怀理论,道德教育的要素之一就是认可,即对他人道德行为的肯定和鼓励,因此,赏识他人的过程也是学会关怀的过程。

笔者班级会举行“每月班级之星”的评选。笔者引导学生要学会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挖掘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弘扬班级正能量,并结合作文指导课中的《生动的人物描写》,鼓励学生选取典型事例、抓住各类细节,将同学写活。如:

在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之际,她带领着全班同学入场,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响亮声音回荡在学校的操场,回荡在全体师生的心中。她友善大方,热情似火,又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课间总能看到一个文静的身影在默默学习,课上又能听到她积极主动发言、感受到她活跃跳脱的思维。体育节的时候,当没有女生愿意挑战3000米时,她迎难而上,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素养成功跨过了终点,夺得了亚军的好成绩,领奖台上那个一头清爽短发的女生将定格在学校的历史上。她就是“体育之星”——佳佳!

学生写的颁奖辞汇总到班主任助理那里,再组织班干部根据多数学生所推选,结合大家所写的颁奖辞进行整理润色并挑选合适的时间举行颁奖典礼,最后由宣传委员负责将用彩纸打印好的班级之星颁奖辞和风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每月班级之星”的展示区域,并发布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

在此过程中,学生写的颁奖辞也帮助笔者更好地多角度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个体得到了同伴的赏识,班级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更加融洽,每一位学生都为每月班级之星而努力着,班集体也在每一个个体的不断进步中大步前行。

(六)惠风畅·社会协同促发展

带班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体系。

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关怀理论需要的实践是给予关怀的实践。

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学校资源、个人资源和家长资源,组织了一些班级活动。比如: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发动多方力量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帮助;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模拟家庭”“爱心托班”“残疾人帮困”等志愿者服务;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放社区图书馆、活动室、科技馆、少年宫、教育基地等公共机构;举办亲子定向越野、亲子露营、亲子才艺秀、亲子厨艺大比拼、父母跟我去上课等活动;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组织学生到政府、法院、医院、银行、公司等参与职业体验。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如何将这三种优势更加有效地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三者的教育合力,依然是笔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五、育人特色
(一)风之柔·关注学生心理需求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其著作《学会关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指出:每个人都有关怀的能力,而且每个人也有被人关怀的需要。关怀不仅是一种带有复杂精神过程的人类行为,也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实践活动。

所谓关怀,就是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理想、人的命运、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的关怀、爱护、尊重与接纳。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笔者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认可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关怀、爱护、尊重与接纳学生丰富多样多层次的个体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风之慧·运用有效教育策略

教育除了爱,还需要智慧。笔者运用了氛围营造、习惯培养、树立榜样、搭建平台、同伴互助、导师助力、家校协同等育人策略,让关怀教育之风柔且慧,绵且长。而建设惠风和畅的班集体离不开一项特色举措,家校同协作,师生共成长。高中生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他们希望与师长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此基础上,他们也乐意与师长一起开展实践体验和讨论交流,从而拓展生活经历。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过去九年的学习生活中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生活经历比较单薄。不少学生没放过风筝、没包过饺子、没种过蔬菜、没抬头看过天、没有欣赏过校园的春景……而对于教师而言,也许是出于安全、时间、场地、资源等多方面问题的考虑,除了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之外,似乎很少有自己带着学生“找乐子”的经历。笔者在各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带着学生一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种点自己额外想种的东西。这不仅拓展了师生的生活经历,也是属于我们班集体共同的独特记忆。

(三)风之润·注重教育长远发展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延续的过程。通过关怀教育,学生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从学会理解关怀、接受关怀到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怀生命、引导他人学会关怀,乃至于关怀社会、世界、生态等。从而让作为社会公民的高中毕业生,将关怀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将关怀的内涵和范围逐渐加深和扩大,积累巨大的改变自己和世界的能量。

六、育人成效
(一)学生方面

1.培养了学生的关怀能力

由于笔者班级各类特殊家庭的学生比较多,这都给笔者的带班育人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不过好在过程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经过三年的努力,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了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学会了被关怀和关怀,从关怀关系的建立、维持到增强,在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之间切换自如,逐步成为懂得接受关怀、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怀生命等,并能引导他人学会关怀的人。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三年里,笔者见证着一个个未成年人成长为一位位国家公民,并且与他们共同成长。学生从刚入学时的稚嫩青涩到毕业后的成熟稳重,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抗压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通过多元的班集体活动,如:体育类、艺术类、生活技能类、学科素养类等,让学生发挥各自优势特长,提升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3.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讲的是琴和手指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将其用于班集体建设中,亦是如此。如果班集体是一把琴,那么成员就是十根手指,只有十根手指互相配合、互相协调,才能弹奏出动听的音乐、华美的乐章。从高一入学到高三毕业,笔者班级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即便是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时候,大家团结协作,攻克难关,最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家长方面

笔者在前期的班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跟进了家庭教育指导,三年来,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家长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也努力挤出时间陪伴孩子,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不少家长也在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等方面做了一定改进,成为了多向关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教师方面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有句名言:“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同样的,我们也要“一辈子做班主任,一辈子学做班主任”。笔者及导师在此过程中敢于反思、勇于改变、勤于实践、乐于思考、善于提炼,在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中将班集体建设得更好。

德育是慢的艺术,教学有显性的成绩,而德育是隐性的,但正是这对隐形的翅膀能更好地助力于学生的当下和未来。笔者秉持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向德育的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结语

己亥之年,南国秋日,有缘会于惠风家园。此地有温馨教室,创设氛围,主题活动,主线贯穿。又有家校合作,给予关怀;全员导师,助力成长;同伴互助,赏识亮点;社会协同,促进发展。多向关怀,惠风和畅,终得积极上进、乐观坚定、温暖善良、从容平和,信可乐也!

“老师,他们还在穿耐克鞋!”——理性爱国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背景分析(从学情分析、主题解析两方面分析;主题解析侧重分析班会选题和主题间的关系)

(一)学情分析

最近,几位学生非常气愤地找我反映情况:班上个别学生还在继续穿耐克鞋,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明令禁止。

事情的源头在于“新疆棉事件”。2020年4月,非政府组织“全球法律行动网络”以中国新疆棉花产业存在对维吾尔族人的强迫劳动为由,要求英国禁止进口相关商品。2021年3月24日,H&M声明表示,H&M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除了H&M之外,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ONLY等国外品牌都在抵制新疆棉。此举点燃了国人的怒火,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抵制西方品牌的浪潮。

本班是新疆内地高中班,共有37位学生,是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和汉族等多民族融合的集体。大多数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地域意识很强,只要一有他们认为的对家乡和民族不利的“外力”,就会促使他们进一步抱团抵制,而他们更多的是情绪的发泄,缺少理性的思辨。因此,我通过小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了新疆学生对于新疆棉事件的了解和思考以及对“穿耐克鞋现象”的看法。

经过前期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学生对于新疆棉事件非常关注。他们对于这样的污蔑义愤填膺,认为自己和家乡受到了歧视和不公。他们认为新疆的棉花,包括新疆的其他东西都是最好的。此外,新疆学生对于穿耐克等品牌鞋的现象的看法不一,46.3%的同学认为不应该再买这些鞋子,将其视作辱疆辱华产品,要坚决抵制;36.6%的同学认为这些鞋子买了也不能穿,甚至销毁;12.2%的同学则认为既然买了就可以穿,因为这些鞋子是在新疆棉事件爆发之前买的,价格并不便宜,不应浪费;4.9%的同学认为以后也可以买,爱国爱疆也不一定非要体现在这里。

作为即将成人的新疆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形成,希望他们返疆之后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等都要有利于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稳定。作为班主任,有责任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将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

(二)主题解析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做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涉及育人方向的“大题”。然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的,具体的“小题”做起,给学生以由小见大,由浅入深的教育过程。我校自2006年8月起成立新疆部,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至今已有15年,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和各个领域的人才。内高班的举办是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德才兼备。新疆班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地域意识非常强烈,而很多时候是感性的思维,缺少理性的思辨,稍不注意就会被带节奏。因此,我以新疆班学生非常关注的“新疆棉事件”为载体,引导学生理性思辨,学会合理地表达爱国情感、践行爱国行为。

班会目标(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方面分析,目标要具体)

(一)认知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情景剧、辩论及讨论交流,进一步加强自己对于理性爱国的认知。

(二)情感目标: 通过暖场歌曲《七月您到天山来》回顾总书记考察新疆、师生共同分析新疆棉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学习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全班宣誓等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爱党和报国强国之情。

(三)行为目标: 通过未来规划和返疆宣讲,进一步将理性爱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落到实处。

班会准备(从学生准备、教师准备等方面分析)

(一)教师准备

1.组织班委会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师生共同拟定班会主题和大致内容、流程等。

2.联系新疆班毕业生拍摄视频、提供图片资料等。

3.指导学生排演情景剧。

4.相关教学资源准备:问卷调查、视频剪辑、课件制作、彩纸水笔等。

(二)学生准备

1.班长成立主题班会筹划实施小组,进行主题班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2.班长和团支书负责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3.宣传委员负责提前设计板报,营造班级氛围。

4.团支书负责班会课课桌椅摆放和圆桌会议分组。

5.班级微信公众号团队负责班会课后的推文发送。

班会过程

(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暖场歌曲:《七月您到天山来》

【设计意图】一首带有新疆风情的歌曲暖场,回顾2022年7月总书记考察新疆,表达天山儿女对总书记的感恩与爱戴之情,传递牢记殷殷嘱托、建设美好新疆的共同心声。营造班会氛围,引出班会内容。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

【教师导入】不久前,我们的校园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情景剧】《校园里的鞋子》

【教师过渡】针对这双惹祸的耐克鞋,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态度。请班长反馈一下调查结果。

【数据呈现】班长反馈课前问卷调查数据,46.3%的同学认为不应该再买;36.6%的同学认为买了也不能穿;12.2%的同学认为既然买了就可以穿;4.9%的同学认为以后也可以买。

【教师共情】从同学们的问卷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还有对污蔑我们新疆棉花的愤怒,我们洁白的新疆棉花不容许被泼脏水。

【设计意图】通过前期问卷数据所表现出的认知冲突引出主题,同时肯定学生的情绪表达,与之共情。

环节二:微型辩论,思维碰撞

【资料简介】新疆棉事件:2020年4月份,非政府组织“全球法律行动网络”曾向英国海关提交报告,污蔑中国新疆棉花产业存在对维吾尔族人的强迫劳动,要求英国禁止进口相关商品。2021年3月24日,H&M声明表示,H&M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除了H&M之外,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ONLY等国外品牌都在抵制新疆棉。

【教师过渡】在新疆棉事件爆发之后,买不买、穿不穿耐克鞋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和关注,下面我们请持有不同态度的同学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

【思维碰撞】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对于“耐克鞋”的看法,说明不买不穿和可买可穿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辩论中呈现问卷数据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各类信息是我们的常态,为后面的理性思考作铺垫。

环节三:冷静思考,理性应对

【教师提问】虽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但是我们发现,大家的落脚点其实都在“爱国”二字,但是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值得我们好好辨析一番。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呈现四则材料,请大家辨析哪些是真正的爱国行为?(学生讨论交流及教师适时点拨)

1.2012年钓鱼岛事件之后,某些国人随意砸日本车。

2.新疆棉事件后,有网友“闯”进耐克的直播间,要求正在直播的客服下播,甚至强迫为耐克、阿迪等品牌打工的员工辞职。

3.留美科学家郭永怀为了顺利归国,避免被美方为难,他竟直接在公开的送别会上将大半辈子积累的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通通烧掉。

4.南海仲裁案后,多地民众围堵抵制肯德基。

【教师过渡】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在此基础上,请各小组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概括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采用学生分组板书的形式呈现:六个小组在提前发的彩纸上用黑色记号笔写下来之后派代表用吸铁石贴到黑板上。)

1.归属感、认同感、深厚感情

2.符合道德标准、遵守法律规定

3.自愿、自主

4.保持清醒的头脑

5.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6.合理地践行自己的爱国行为

【教师过渡】经过思考和交流,大家对于爱国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我们今天还有一位特邀嘉宾,我们的思政老师,有请陈敏老师为我们讲讲她的看法。

【思政老师发言】同学们,通过四则事例的再现和大家概括的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我们不难看出,爱国不光要有热情,更需要理性,我们在表达情绪时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面对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理性地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和感情用事而做出不合理智的行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办奥运,可以给那些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外国民众一个接触中国的机会,但是,圣火受阻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预示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的逐渐强大、综合国力的提升让他们恐慌,对于那些歪曲甚至是有损中国形象的言论、行为,中国民众是有权利也是有必要进行抵制的。但是,我们,作为时代先锋的年轻人,应该要保持理性,擦亮眼睛,对中国目前的外交现状以及所处的国际大环境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参加过激的行动,不要沦为极少数极端分子利用的工具。只有理性地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也只有理性爱国,才是对祖国的真正支持。

【教师小结】感谢陈老师的精彩发言。关于爱国,习总书记这样说:“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请学生朗读)

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感,只有通过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爱国行动。越是在国际环境形势复杂的时候,我们越需要展示理性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所以,如果现在的我们面对耐克鞋,会怎么想、怎么做,请大家再次填写问卷,相信大家的心中会有较之前的更好的答案!

【现场问卷】看到不少同学经过理性的思辨已经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当然还有一些同学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过也没关系,我们课后可以进一步交流。

【设计意图】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理,在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让学生从具体的行为辨析到抽象的概念概括。邀请思政老师发言,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面对事件现象,考虑问题时,既要有感性的思维,又要有理性的思辨。再次提出最初的“耐克鞋问题”,请学生作出理性的选择。

环节四:爱国热情,强国行动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从孟晚舟事件到新疆棉事件,为什么这些西方国家总是不断地挑衅我们?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正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日益强大,引起了美方的畏惧和嫉妒,他们才会如此迫切地处处针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遏制我们中国的发展壮大。

我们祖国跟过去相比确实日益强大,但在某些领域依然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不使自己更加强大的话就会挨打。

【教师追问】正如同学们所说,只有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才能更好地更有底气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这底气从哪里来呢?

【学生回答】靠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

【教师过渡】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七月来到我们新疆视察。在新疆大学时总书记强调:“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关心青年。同学们生逢盛世,身在其中,好好努力,好好干,真正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作为生逢盛世,身在其中的天山学子,我们不妨思考自己今天为什么能坐在这里?自己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幸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是因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们新疆学生到内地上高中。我们在这里学费和生活费全免,每天都有水果点心、牛奶酸奶,学校还专门为我们建了清真食堂,厨师都是我们新疆的师傅。

我们在这里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父母家人的支持、离不开祖国对我们的关怀,我们在感受党和政府、学校和老师给予我们的关怀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学会饮水思源。我们坐在这里,是要更好地提升自己,学成之后参与我们新疆的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我们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也要注重当下的奋斗和规划。我们除了在学业上精进之外,还要在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上不断提升自己,保持我们的冰心一片,也要注重面对问题时的理性思考。

【教师过渡】我们学校从2006年到现在举办新疆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下面我们来看看校友们的现状,听听校友们的声音。

【图片视频资料】来自已经工作和上大学的历届新疆班学子

【教师提问】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的校友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学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规划。请大家说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

【学生交流】

我们那里医疗还不是很发达,尤其是心理学。我以后想学心理学,关怀和帮助更多的人积极阳光地生活。

我想像学姐一样,回新疆做一名教师,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想做我们县的县长,虽然是个小地方,但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目前还不是很发达,但我相信未来的家乡一定会变样。

【教师小结】习总书记说过:“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过去脱贫攻坚奔小康是这样,我们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这样。在农村,在城市,在田间,在工厂,在每一个岗位上,靠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会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进行激情、导行,引导其知行合一,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做一个真正的理性爱国者。

课堂总结:

我们高中语文的第一课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节课,我们通过议、辨、明、行、悟,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理性、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理性爱国。老师希望大家既有滚烫中国心,又有理性爱国情。10月16日,是我们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之日,我们都聆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里面的很多金句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下。

【全班齐读】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全班宣誓】全体起立,举起右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设计意图】引用语文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把握当下奋斗的情感,同时,以教师的希望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引导学生将理性爱国进一步落到实处,以全班宣誓的仪式感激发学生的强国热情。

板书设计:

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

1.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封信给十二年后的自己,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规划个人发展,使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2.学生做好返疆后的个人宣讲,向所在社区或学校等传播爱国主义。

【设计意图】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通过写信这项活动,让学生对于未来有期许,也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家乡和更好的祖国而努力前行;通过宣讲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传播爱国主义,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班会反思

本课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作为引领,以“校园中的耐克鞋”现象背后的“新疆棉事件”作为切入口,从问卷调查情况反馈、耐克鞋之我见、辨析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行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我们该如何爱国等几个篇章逐步推进课堂。从“耐克鞋”的现象表征直击深层问题,即价值观的误区,通过微型辩论、案例呈现、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思政老师发言、学长鼓励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澄清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堂课以“情”暖场。一首带有新疆风情的歌曲《七月您到天山来》暖场,表达天山儿女对总书记的感恩与爱戴之情,传递牢记殷殷嘱托、建设美好新疆的共同心声。营造班会氛围,引出班会内容。

本堂课以“境”导入。通过源自校园中的真实事例改编的情景剧和前期问卷数据所表现出的认知冲突引出主题。

本堂课以“议”铺垫。在辩论中呈现问卷数据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各类信息是我们的常态,为后面的理性思考做铺垫。

本堂课以“辨”明理。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理,在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并邀请思政老师发言,让学生从具体的行为辨析到抽象的概念概括。关于“耐克鞋问题”的再次呈现,旨在引导学生在理性思辨之后作出理性的选择。当然,我们也允许学生保留原有的想法,德育是个漫长的过程,毕竟有的时候不是通过一节课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我们要做好持续的关注和后续的引导。

本堂课以“理”导行。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进行激情、导行,引导其知行合一,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做一个真正的理性爱国者。

本堂课以“悟”提升。以教师的希望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引导学生将理性爱国进一步落到实处,以全班宣誓的仪式感激发了学生的强国热情。

本课目标设计清晰明了,紧密围绕班级学生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目标达成度较高。本课教学环节逻辑性强,脉络清晰、层层推进。最后的延伸教育活动则进一步夯实了班会的目标,知行合一。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取材形式多样且丰富,有思维碰撞点,让学生在矛盾中学会辨析和判断,一步步地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本堂课还是有一些遗憾。可能是内容容量的设置,师生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内很多讨论和交流尚未充分展开,有的学生课后还主动跟我交流刚才课堂上没来得及说明的内容,这不禁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对于班会的内容很感兴趣、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提醒我还要进一步加强班会课后的持续跟进。可能是备课时间比较紧,在收集我校历届新疆班学生代表信息的时候,资料还不是很丰富,只能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请他们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这些课堂中的遗憾给了我更多反思提升的空间。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有句名言:“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同样的,我们也要“一辈子做班主任,一辈子学做班主任。”在此过程中敢于反思、勇于改变、勤于实践、乐于思考、善于提炼,我们行走在德育的大道上,适时撒种,用心浇灌,用情修剪,静待花开,使这道阻且长的德育之旅有伊人可望、有芬芳可享。

育人故事——让我们坐在一起

引子

“老师,你为什么要拆散我们?”

我从作业堆里猛然抬起头,仰视着这张充满异域风情的脸,他那古铜色的额头上不断地渗出汗珠,浓密长睫毛下的大眼睛直视着我。

“我们三个要坐在一起,不能分开!”

办公室里异常安静,只听到其他老师敲击键盘的声音。

“老师……”班长也急匆匆地进了办公室,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身旁的艾力扎提江·艾海提,欲言又止。

我用微笑掩饰了自己的尴尬:“艾力扎提,老师知道了你们的诉求,要不,你先回教室好吗?”

“好的,老师,但是请你一定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随后,班长一脸为难地对我说:“老师,很多同学对新的座位安排不满意,闹得最凶的是小伟,说好不容易跟周围的同学混熟了,又被你拆开。而且……”

“而且什么呢?”

“而且有些同学说对新疆同学不了解,不想和他们坐在一起。”

唉……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我们被坐在一起

九月中旬,新疆部主任领着三位维吾尔族同学来到了教室门口,说是安排他们过来插班。由于是临时接到的通知,我一下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这“突然降临”的三位同学,情急之下便安排他们临时坐在教室后排的座位上。

课间,只见后边的三位维吾尔族同学用民族语言谈笑风生,前面三十二位本部的汉族同学以本地方言语笑喧阗,他们之间仿佛隔了一道楚河汉界。想到我们学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开展的“石榴籽课程”,要求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调整座位便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我绞尽脑汁,终于设计出了一张自认为很完美的座位表,将新来的三位新疆同学“融合”到了班级之中。趁课间十分钟,我迫不及待地冲到教室,雷厉风行地将班级座位按照自己的意愿作了调整。

回办公室的路上,我脑补着调整座位后的新气象,甚至有点儿得意,这不就是民族融合的美好图景么!

可是,刚才的那一幕打破了我自以为是的美好愿望。我该怎么办呢?

那一夜,我苦苦思索到凌晨才缓缓睡去。

我们要坐在一起

早读课上,我对全班同学说:“昨天老师给大家调整了座位,为的是让三位新同学能够尽快地融入我们这个班集体,可是似乎大家对这个座位安排有些想法,但我也实在很为难。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呢?”

我看到小伟先是愣了一下,而后他的脸上便露出了得意的神色,骄傲地举起了他的右手。随之,艾力扎提也不甘示弱地举手示意。嘿,好小子,一切尽在我意料之中!

“感谢两位同学出手相助!”我将手中的座位表递给了他俩。“希望你俩合作完成。要求只有两个,一是必须要有利于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二是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满意,可以么?”“没问题!分分钟,搞定!”“这有什么难的,排兵布阵而已!”小伟和艾力扎提都自信满满。

我顺利地把这个大难题“扔”给了这两个“大刺头”,心中窃喜。

当天晚自修之前,班长又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师,不好了,小伟和艾……艾什么提掐起来了……”

虽然这也在我意料之中,但我依然很急切地跑进教室。只见小伟和艾力扎提争得脸红耳赤,他们的身后也站了各自的“同盟军”助阵,也有一些同学在一旁围观。

“我们三个人是一个民族的,你们不能把我们拆开!而且茹鲜古丽的视力不好,要坐前面一点。”

“不把你们拆开就没法排啊!为了照顾你们三个,难道就要影响我们这么多人吗!”

“你们两位先冷静一下好吗?”我上前制止了他们的争吵。

他俩气呼呼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依然一副剑拔弩张的神情。

我们愿坐在一起

是时候启动第二步计划了。

我走到黑板前,用红色粉笔画了一颗爱心,“同学们,请大家上来在这颗爱心里签名哦。”

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么小的爱心,我们三十多个人怎么写得下啊?”

“大家想办法呀,如果写得下,老师就请全班喝奶茶!”

于是,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大家竭尽所能地将自己的名字挤进去,也包括我自己。看着填满了三十六个名字的爱心,大家激动得鼓掌欢呼!

“老师,你好‘坏’哦!”我们班的小机灵鬼突然故作嗔怪地大声说。

原本热闹的教室里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

“啊?”其他同学依然摸不着头脑。

小机灵鬼立马站起来说:“没看出来吗?老师就等着我们上套呢!我们竟然完成了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个子高的同学把下面的空间留给了个子矮的同学,他们在自己能随意挑选位置的时候,不是只考虑自己,还考虑到了其他同学。”

“后面的同学哪怕竖着写、斜着写、拆着写,也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小艾、外力和古丽,他们把自己的名字简化了。”

“小艾这称呼很是可爱亲切,小艾,能说说你的想法么?”我笑着问道。

小艾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其实是小伟给了我启发,为了给后面的同学留出更多空间,他故意把名字写得很小,而我们的名字特别长,简化之后就能腾出地方给其他同学,而且也方便大家记住我们的名字,以后就这么叫我们吧!”

班长动情地说:“小艾、小伟,包括我们大家在签名的时候能够处处顾及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适当地改变自己。签名如此,排座位如此,以后我们相处也应该是这样。”

“也许是因为地域风俗、生活习惯等不同,我们一开始互相有点不适应,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共同建设和谐美好、惠风和畅的班集体。”团支书补充道。

“还有!还有!”政治课代表激动地说:“学校在‘石榴籽课程’中强调‘我们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全班三十六个成员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只见小伟和小艾若有所思,不住地点头。

我欣慰地望向小伟和小艾:“还是请你们继续合作完成排座位的任务,好吗?”

让我们坐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我发现办公桌上放了一张座位表,仔细一看,在我之前设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更加合理的修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老师,感谢您的用心良苦。放心吧,你们、他们,终将成为“我们”。让我们坐在一起!——小伟、小艾

让我们坐在一起,不仅拉近了物理场的距离,更是心与心之间的融合。

国庆佳节来临,在小伟同学的提议下,大家纷纷邀请新疆同学到家里做客,一起观看阅兵式,一同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

古尔邦节的时候,新疆同学热情地载歌载舞,让大家感受到了别样的节日氛围。

元旦迎新活动中,全班一起包饺子,大家贴心地为新疆同学准备了牛肉馅和专用的锅子和餐具。

暑假期间,回家探亲的小艾、外力和古丽给我寄来了漂亮的新疆小帽,给同学们带来了美味的葡萄干。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坐在一起,携手唱起了我们一起改编的那首歌:“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天噢,那时的地,那时祖国一定更美,但愿到那时我们坐一起,那时的你噢那时的我,那时的成就令人欣慰……”

是啊,未来的我们也许会分散在祖国的天南海北,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共同为实现我们祖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虽然空间上的距离远了,但我们的心依然在一起。 /RsKuXlEx+qvtkQp3UCSI3ggjf7qo+vIGzFBwEYeeeWxcKEmGZ4K3pjqrszoK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