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自我激励和无交易活动这两个概念来描述用户创新范式的运作,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我将自我激励定义为无需补偿交易即可获得的私人利益。有偿交易涉及显性或隐性的安排,为特定一方提供“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或一种金融工具——以换取“那个”东西。因此,当我认为用户创新范式中的活动是无偿交易的时候,在我看来其中是不存在这种性质的有偿交易的。
当我从自己开发的一项创新中获得个人使用价值或从开发过程中获得乐趣和学习时,不涉及有偿交易。所有这些激励类型都可以在不要求他人采取相关行动或对他人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获得——它们是自我激励。但是在芬兰的调查中,与利他主义相关的激励是什么呢?毕竟,在我能够合理地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些利他的事情之前,别人必须采纳或受益于我的创新。同样地,当我向他人展示或免费提供一项创新时——正如用户创新者的定义所表示的那样,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展示它——我可能希望获得一种回报,即提高我在他人眼中的个人声誉(Lerner和Tirole,2002)。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我获得激励之前,其他人必须做一些事或经历一些事。为什么这不是一种补偿交易?原因在于,这些期望得到的反应不是与特定的交换伙伴用“这个”具体交换“那个”。相反,无偿展示创新是把面包撒在水面上,也许是期望或希望以“广义互惠”的形式得到回赠的礼物。
为了澄清概念,让我简要地谈谈礼物的本质。首先,注意到即使没有金钱或明确的等价物,作为社会交易,有偿交易的存在也符合“特定的这个换特定的那个”的标准(Benkler,2006)。Benkler解释说,社会交易不同于经济交易,不在于有没有交换义务,而在于交换的精确性。市场交易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源于货币这个交换媒介的精确性和正式性”(Benkler,2006,109)。相比之下,社会交易的计算就不那么精确了。Benkler(同上)引用了Godelier在《礼物的谜》( The Enigma of the Gift )中的一句话:“亲朋好友之间礼物的特点……不是没有义务,而是‘不计较’。”尽管如此,正如Mauss(1966,xiv)在他的《礼物》( The Gift )一书中所指出的,“礼物总是寻求回报的。”在研究任何礼物的要素时,Mauss讨论了其中涉及的三种义务——给予、接受和偿还——在这三种义务中,“有价值的回报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同上,41)。正如Benkler、Godelier和Mauss所阐述的那样,当一份礼物是在特定已知的赠与者和受赠者之间时,它是一种涉及有偿财产交换的社会交易,因此这样的礼物不是“无偿交易”。
其次,要注意的是,当赠与者期望得到广义互惠而不是从特定的其他人那里得到补偿时,礼物——比如用户创新者中那些出于利他主义动机的礼物——可以是无偿交易的。根据Sahlins(他是这个术语的首创者)的说法,广义互惠的特征是,交易通常被认为是“利他的”,是“纯粹的礼物”,对补偿或直接物质回报的期望是“不体面的”,充其量只是“隐含的”(Sahlins,1972,193-194)。它指的是“礼物的回赠没有规定的期限,回赠的时间和数额取决于原赠与者未来的需要和受赠者的能力;因此,物品的流动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平衡的,甚至是单向的”(同上,279-280)。有人将广义互惠称为“‘倒过来帮助一个人’,在那里没有机会得到被帮助者的回报”(Ladd,1957,291)或“向前支付”,被描述为“我帮助你,你帮助别人”(Baker和Bulkley,2014,1493)的原则,但Sahlins表达了其本质,指出“没有回报并不会导致给予者停止给予”(1972,194)。
Benjamin Franklin(1793,178-179)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向所有人提供了他的重要发明。他从广义互惠的角度解释了自己的动机,他说:“当我们从他人的发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时,我们应该很高兴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发明为他人服务;我们应该慷慨大方地做这件事。”广义互惠的一个更小、更普通的例子是,当一个陌生人为了询问时间在街上停下来寻求你的帮助时,你会告诉他时间。你不期望再见到那个人,也不指望从他/她那里得到回报。然而,通过对广义互惠文化的贡献,你可以自信地期待,未来如果你寻求陌生人的帮助,他们也会愿意告诉你时间。非常重要的是,与礼物相关的广义互惠预期是无偿交易的,如上所述,“没有回报并不会导致给予者停止给予”(Sahlins,1972,194)。
在用户创新的背景下,以广义互惠为形式的回报预期,如在他人头脑中唤起感激之情或声誉的提升,可能会激励用户创新者,但仍无法补偿与特定他人进行的交易。然而,在无交易行为和交易行为之间显然存在灰色地带。例如,一个开源软件开发项目中活跃的开发人员的数量可能有很多,也可能只有几个。在有许多开发人员的情况下,贡献者所面临的情况可能被最准确地称为广义互惠。然而,随着人数的减少,人们可能会意识到,某个特定的人正在开发和贡献X种有用的创新,而这样做是因为另一个特定的成员将开发和贡献Y种创新。这就变成了一个涉及有偿交易的情况。
总之,请允许我指出,无偿交易行为的想法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但事实上,这些行为在生活中很常见——考虑到安排和执行有偿交易的成本和复杂性,这是合理的(Tadelis和Williamson,2013)。Baldwin(2008)指出,合作创新项目,如开源软件开发项目,在设计上是无偿交易的。她还指出,家庭和社区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通常也会在广义互惠的框架内进行无偿交易的互动。例如,我们可以相信,几乎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会立即冲过去保护一个年幼的孩子免受危险。根据Ladd(1957,254)的说法,这种帮助是“在不考虑或不期望回报的情况下提供的;而当回报真的到来时,也不会被视为回报,而是一种新的善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