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带来消费者需求和期望的改变,带来技术的改变,带来政策的改变。结果就出现了新兴的消费群,新的消费需求,新的生产方式和物流、供应链模式,新的产品和服务也随之出现,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战略性创新机会。战略性创新意味着形成新的增长战略、新产品品类、新服务或者商业模式,改变游戏规则,为消费者、用户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新的价值。
传统的创新战略理论一般认为有两种基本的战略模式,成本战略或者差异化战略,显然战略性创新有所不同,它更强调“做得不同”,而不是传统的“做得更好”,尤其是在产品或技术发展范式以及企业的战略定位上,如图3-11所示。它更强调走以前没有走过的道路,突破当前的业务边界和思维模式,以开放的思维,去创造性地探索新的王国。传统创新战略与战略性创新的区别如表3-5所示。
图3-11 创新空间:传统的创新与战略性创新
表3-5 传统创新战略与战略性创新的区别
因此,战略性创新还不能简单理解为单一的突破性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它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战略性的,通常是我们理解的战略转型。比如著名的美国杜邦公司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从制造炸药的军工企业转型成化学工业企业,然后又转型为以材料科学为核心业务的巨头,每一步都是典型的战略性创新实践。而且战略性创新更多是公司系统规划和主动性的活动,不是那种随机的突破性技术带来的,如图3-12所示。
图3-12 战略性创新
下面是战略性创新的7个度量标准或特点,可以作为参考。
1)以精心经营的创新流程作为基本手段(而非靠几次头脑风暴),融合非传统和传统的方式以及外部观点和内部能力,去探索公司未来的各种新的可能。
2)通过各种机制确保战略性一致,实现公司内部对未来愿景、目标和行动提供支持。
3)达成行业预见,通过自上而下的视角来理解各种变革力量,包括新兴的基本趋势、新的技术、竞争动态、未来潜在的混沌和各种愿景。
4)消费者或用户洞察,提供一个自下而上的视角,深刻理解消费者或用户潜在的需求,包括明确说出来的(显性的)和没有说出来的(隐性的)。
5)核心技术与融合内部能力、组织竞争力和资产等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竞争力,包括技术、知识产权、品牌资产和战略性关系等。
6)一家公司的组织性就绪度,包括文化方面、流程方面和结构性方面就绪度,以及可能推动或阻碍该组织实施一个创意和战略的能力。
7)对从创意到商业化整个流程的高效管理和有力实施。
其实,战略性创新对于我国很多正处于转型和超越的领先企业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很多中国企业在发展早期是基于成本和规模优势迅速壮大,当前正依靠差异化战略逐步成为世界级企业,与自己昔日追赶学习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而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在于如何实现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角色的转变。它们亟须这种战略性创新来推动企业实现全面领先,实现企业可持续的系统性创新和变革,最终成为全球领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