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内向者的时运好转

也许我很安静,但我有自己的内心世界。

佚名

洛杉矶市中心有一片巨大的高档公寓楼群,占地两三个街区。这些年来我曾多次开车经过,它们是很难被忽视的,因为如果我那天在洛杉矶的公司上班,那么回家的时候一上高速就能看到它们。这时通常会遇到晚高峰,交通堵塞,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注意到它们。我通常要开两小时的车才能到家。成千上万的司机每天都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漫长而疲惫的通勤是每个人的心头之痛。

有一天,一条巨大的横幅出现在这个楼群的一侧,上面写着:“如果你住在这里,你现在已经到家了。”我的第一个想法是: 多么了不起的营销啊。这则广告的设计显然戳中了这条路上每个司机的痛点。 我想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条横幅搬去了那里。

我的第二个想法是内向者的心声: 谁会想住在市中心呢? 我偶尔会在晚上去那个街区,街上挤满了人,几乎和白天没什么两样。这让我想起了我偶尔去纽约旅行,在深夜穿过时代广场或曼哈顿时的情形。我第一次听到“不夜城”这个说法时就提出了疑问: 这是一件好事吗?

几周后,在一个研讨会开始之前,我回到了洛杉矶市中心,跟与会者们联系。劳伦斯是第一个到会的,我们还不是很熟悉。在那个地区,人人都关心交通,所以从交通聊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问:“你今天早上到这里花了多长时间?”他回答:“大概5分钟。”

“只要5分钟?”我问,“你住在哪里?”

“街区那头的那些大公寓里。”他回答,“我今天早上走着来的。”

我立刻来了兴致。“是什么促使你搬到那里去的?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我已经在那里住了大概七个月了,我很喜欢那里,我可不想再住到其他地方了。首先,我卖掉了自己的车,去哪里都是步行或拼车。如果要去旅行,我就租一辆车。”我一直在听,劳伦斯一直在说:“但最重要的是,生活在城市里让我充满活力。在疲惫的工作日结束时,没有什么比有事情可做、有朋友可见、有地方可以探索更好的了。每晚都是一次新的冒险。我可不想下班就回到空荡荡的家,那样的生活太平静了。”

劳伦斯是一个外向者,搬到市中心让他感觉自己生活在了天堂。我是一个内向者,我觉得他刚刚描述的是活火山边缘的生活,充满了火焰和硫磺。

痛点

如果你像我一样,你可能会羡慕外向者在交谈中看起来多么自在。在工作中,他们能够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人们称他们为“大佬”。这很容易让人相信,如果你想成功,就需要成为外向者,或者至少假装自己是外向者。

几年前,一位名叫威廉·帕纳派克(William Pannapaker)的大学教授以他的一个班级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们完成了一项当时很流行的性格调查。尽管学生中既有外向、活跃的人,也有不爱说话、不那么活跃的人,但他们都用能显示出自己是外向者的方式回答了各个问题。威廉知道这并不真实,所以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结果发现,每个学生都认为外向是积极的,内向是消极的。所以,当被问到“你更愿意去参加聚会还是待在家里看书”时,学生们认为参加聚会是积极的,而在家里看书是消极的。内向的学生知道其他人会看到他们的回答,他们不想给别人留下消极的印象,所以选择了最能被社会接受的回答。

帕纳派克写道:“考虑到内向在美国文化中几乎处处不受欢迎,这个测试就像是在问‘你是更喜欢酷酷的、受人欢迎的和成功的,还是更喜欢古怪的、被孤立的和失败的?’当学生们在课堂讨论中汇报这次性格调查活动时,他们普遍认为‘内向是一种精神疾病’。” [2]

这项研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观点。无论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都没能认识到内向者的独特气质。毕竟,如果内向被视为一件坏事,为什么还会有人想要去探索它呢?

幸运的是,有人这么做了。

内向者的觉醒

20世纪中叶的研究人员意识到,在这个课题上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所以他们开始探索一种可能性,即内向并不是坏事,只是与主流不同。他们还发现,虽然美国人更看重外向性格,但其他一些文化(如亚洲国家的文化)则更看重安静的沉思。由于高达50%的美国人可以被归为内向性格,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这一人群。他们继续探索,想要更准确地了解什么是内向性格。

人们知道外向者的特征,但对内向者却知之甚少。最初,大多数人对内向者看法单一,将他们简单描述为: 经常想着自己的人。 [3] 但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特征的独特组合体,因此内向者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归类为“安静”的人,把外向者归类为“吵闹”的人。这种刻板印象对内向者没有任何好处。

人和人的区别在于他从哪里汲取能量。外向者从关注外部事物中获得能量,他们更喜欢行动而不是深入思考。同时,当独处的时间太长时,他们会感到精疲力竭。

内向者专注于内心,需要独处来给自己充电。内向者可以在团队中很好地发挥作用,但这会耗费他们的精力。内向者喜欢更精简、更深入的关系。

这听起来像你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每个群体的确也有普遍的特征。

外向者

● 他们认为外在的人和事物构成的世界就是“家”。(他们在参加完一整天的会议后,会寻找那些他们想要见上一面的人。)

● 他们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会在谈话中把情绪一点点释放出来。(他们在交谈中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情绪依附于自己的想法。)

● 他们很容易分心。(他们会同时谈论几个想法,因为想法会不断涌现,前一个想法还没聊完,后一个想法已经冒出来了。)

● 他们偏爱采取行动。(他们宁愿抓起扳手就把管道拆开,也不愿先研究一下该怎么拆。)

● 他们善于交际。(在社交活动中,他们希望与尽可能多的人建立联系。)

● 他们从自身之外,即从与他人的联系中获得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了,他们会拿起手机约几个朋友见面。)

● 他们做决定很快。(他们不会过度在意做出的决定是否正确。他们只是做出决定,如果不起作用,那么就进行调整。)

● 他们在公共场合和私下场合都是一样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是“真实的自己”。)

内向者

● 如果环境太吵,我们就无法集中注意力。(我们开车找地方的时候会把汽车音响的音量调小。)

● 我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做决定,因为我们需要先考虑各种选择。(如果餐厅的菜单上有太多可选项,我们会是最后一个点餐的。)

● 我们通常更喜欢写而不是说。(如果有人打来电话,我们会把它转到语音信箱,这样我们就有时间考虑如何回复,然后我们会用短信回复。)

● 我们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解决方案。(我们不只是看事实,还会考虑每个决定的后果,以及对他人会有何影响。)

● 我们善于反思,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作“家”。(我们通常会想出很好的回答,但这样的回答要到交谈结束之后才能想出来。)

● 我们期待独处。(如果有人在最后一刻取消和我们共进晚餐的计划,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份礼物,即使我们真的很喜欢那个人。)

● 我们在一大群人中待上很长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精疲力竭。(不管是否真的需要,我们都会去几趟洗手间,只是为了给自己几分钟时间补充下精力。)

● 当我们感到精疲力竭时,会退回到自己的内心去休息。(当我们独自坐在安静的环境中,什么也不做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精力正在恢复。)

● 我们独自学习会比在团体中学习效果更好。(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之后可以独自思考的时候,我们才会有自己的想法。)

● 我们的朋友比较少,但关系更加亲密。(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更看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 我们有一个“公共场合的我”和一个“私下场合的我”。(在自己的真实世界里,我们作为后者而生活,而步入有其他人的世界时,我们以前者示人。)

最后,我们作为内向者在职场展现着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我们无须成为外向者。人们开始谈论内向者的价值,认识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贡献。如果在谷歌上搜索“内向者的价值”,我们会步入一个克服自卑感的信息宝库。文献证明,内向者很重要,而且有大量资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

换句话说,我们“有一席之地”,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已被证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偏爱外向者的世界里。大多数人并没有看过所有的研究,仍然认为做一名外向者可能更好。外向者没有读过任何相关研究,所以可能一点也不了解这些研究。如果他们自己的处事方法看起来比内向者的更容易、更有影响力(也更有趣),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去读这些研究呢?

我觉得很有趣的是,人们如此尊重那些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内向者,比如亚伯拉罕·林肯、圣雄甘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沃伦·巴菲特、罗莎·帕克斯、苏斯博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J.K.罗琳、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没有人质疑他们为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都是内向的人,我们只是喜欢他们所做的事情。 他们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有所作为,他们发起了一场运动。

社会称颂他们产生的影响,却忽略了他们产生影响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苏珊·凯恩(Susan Cain)写道:“成为最好的演说家和拥有最好的想法之间的相关性为零。” [4]

内向者仍然面临着艰苦的战斗。马蒂·奥尔森·兰妮(Marti Olsen Laney)写道:“内向者每天都承受着压力,他们几乎从睡醒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并顺应它。” [5] 即使我们阅读了文献,学会了欣赏自己独特的性格,我们还是要去工作,而“外面是一片丛林。”自我感觉良好是一回事,想要在如今外向者云集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又是另一回事。

幸运的是,我们不再需要在职场与外向者竞争,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如何与外向者相处,我们是平等的贡献者,只是性格不同。我们想要的不是生存,而是蒸蒸日上。

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如果是办公室办公)我们每周要花四十多个小时与老板和同事相处,但他们可能不理解内向者的独特价值。他们的期望往往是由他们既有的外向者视角决定的。如果是办公室和居家混合办公,或都是居家办公,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沟通挑战,而且当我们连线办公时,我们需要出现在视频中。

如果是办公室办公,想要脱颖而出,就要被别人“看到”,这已经够难的了。如果是居家办公,或者在工作现场独立工作,我们甚至更不显眼,所以就更难出人头地了。我们如何才能在不伪装自己的情况下取得成功并产生影响呢?

在大学教书就是个例子。这个职业往往对内向者很有吸引力,他们认为这份工作不需要太多的社交,可以只待在办公室里进行研究和学习。他们经常忽略的是,虽然这个职业很多时间可以独自工作,但也会有短暂(但频繁)的密集社交互动。他们要上课,面试各种职位,参加和出席专题讨论会,还要参加例会。人们觉得他们应该通过参与讨论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在大多数这类情况下,内向者如履薄冰,却得不到太多的指引。我曾去一所大学应聘副教授职位,在短短两天多的时间里,参加了15项面试。面试我的人未来可能是我的同事、系主任、研究生,以及校长,感觉孤注一掷。我得面对大约十个教员讲课,他们坐在教室后排,做着笔记。我还得做一次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开讲座。每一餐都和很多人一起吃,这样就有了一个“轻松”的交流机会。每项活动都在陌生环境中进行,为了节省时间,活动一个个无缝衔接,这意味着我没有休息时间来恢复精力。

整个过程都是为外向者设计的(设计的人可能就是外向者),我就是通过外向者视角被评估的。我面临的挑战是,我要让自己的内向性格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出来,并抵制住假装自己是外向者的冲动。最终,我成功了,得到了这份工作。

面试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我都难以形成连贯的思维。

在招聘过程中,面试官很自然会被应聘者的个人魅力和举止所打动。他们会想,我喜欢这个人,他会很适合这里。虽然面试官和应聘者彼此吸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很多时候,他们最终会聘用工作上表现平平但讨人喜欢的(外向的)人,而淘汰有深度思考力,能够为任何职位带来缜密思考和战略性方案的内向者。

内向者如何在职场蒸蒸日上

那么,内向者怎样才能不受这些大众期望的影响,在职场蒸蒸日上呢?通过成为百分之百的自己——一个世界级的内向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展露你独特的性格。正如喜剧演员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所说:“要优秀到他们无法忽视你。” [6]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像《小熊维尼》里的小毛驴屹耳那样自怨自艾,感觉自己因为内向而没有出头之日。成功意味着要完全接受自己的性格,然后有意识地成长和改变,并掌握与自己完全匹配的新技能。

如果你是一头猎豹,你永远不会变成雄鹰。找个跑步教练而不是飞行教练,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 Sarah Lambersky,“How to Manage Your 40,000 Negative Thoughts a Day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Financial Post ,October 16,2013,https://financialpost.com/entrepreneur/three-techniques-to-manage-40000-negative-thoughts.

[2] William Pannapacker,“Screening Out the Introvert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April 15,2012,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screening-out-the-introverts/.

[3] Scott Barry Kaufman,“What Kind of Introvert Are You?” Beautiful Minds (blog),September 29,2014,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what-kind-of-introvert-are-you/.

[4] Susan Cain,as quoted in NJ Lechnir,“The Most Interesting Research You'll Ever Find about Introverts,” The Frog Blog (blog),February 6,2019,https://leapfroggingsuccess .com /most -interesting -research-ever-introverts/.

[5] Marti Olsen Laney,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New York:Workman Publishing,2002),6.

[6] Maggie Zahn,“How to Become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 Business Insider ,July 17,2014,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 /become-so-good-they-cant-ignore-you-2014-7. 1sw/pqa/KqL2myD+wDZJKb71rNc9fjT4zC8zGCcGSxTDts2t7nPDlQo4g2SjXz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