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思心得】

1.循经论理

胎怯一病,古代儿科医籍多有记载。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胎中病论》沿袭钱乙说:“儿自生下以来,面无精光,肌肉脆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黑晴少,羸尪多哭,此胎怯也。”描述了胎怯的临床症状。

《小儿病源方论·养子真诀》说:“小儿因胎禀怯弱,外肥里虚,面㿠白色,腹中虚响,呕吐乳奶,或便青粪,或头大囟开。”明确胎怯的病因是胎禀怯弱,由此产生诸症。

《活幼口议·议胎中受病诸证一十五篇》说:“鬼胎者,乃父精不足,母气虚羸,滋育涵沫之不及,护爱安存之失调,方及七八个月以降生,又有过及十个月而生者。初产气血虚羸,降诞艰难,所言鬼者,即胎气怯弱,荣卫不充,至子萎削语。犹如果子结实之时,有所阴藉,不到灌溉,为物偏小,其形猥衰,无有可爱,如此之谓。胎气阴萎,常与丸散扶挟,乳哺匀调,气血充荫,肠胃固壮,即保共静善。盖由受气不足,禀赋不全,忽尔横殇,非可惜耶?”详细论述了胎怯的病因、病机,药物治疗和调理的重要性。

《幼科发挥·胎疾》曰:“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子与父母,一体而分。如受肺之气为毛皮,肺气不足,则皮脆薄怯寒,毛发不生;受心之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之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之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软。此胎禀之病,当随其脏气求之。肝肾心气不足,宜六味地黄丸主之;脾肺不足者,宜参苓白术丸主之。”指出由于胎中禀受不足所产生的五脏病变及其基本治疗方法,并且特别强调了补肾的重要性:“五脏不足而专补肾,何也?曰:太极初分,开一生水,精血妙合,先生两肾。肾者,五脏之根本。《经》曰:植木者必培其根。此之谓也。”而《景岳全书·小儿则上·看小儿寿夭法》则强调“凡怯弱者,宜专培脾肾为主。”认为补益后天脾与先天肾同样十分重要。《幼科指南·小儿杂症》说:“初生面无光彩,身无血色,两目无神,肌肉消瘦,此名胎怯。宜八珍汤治之,又用外浴法洗之。”又提出了补气养血并施的治方。

2.证治有道

笔者自1991年起,在阅读古典医籍时意识到胎怯古人有论述、临床颇常见、中医药治疗有专长,值得研究。首先全面查阅了有关本病的古代文献,认为对于先天禀赋不足的初生儿,应用中医药调补后天,一定能对促进其出生后生长发育产生良好的影响。而在查阅现代文献时,则遗憾地发现,在此前的几十年中,竟没有找到一篇有关本病的中医药临床报道。由此,申报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组织课题组,联络南京市第一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的西医产科、新生儿科同道,一起对本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本病的现代诊断,我们认为可以加入以体重为主的生长发育衡量指标作为客观标准。由此联系到西医学对于低出生体重儿以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量化指标应当为我所用,提出胎怯的概念和诊断在总结古代医家论述的基础上,可以加入这一客观指标,以更有利于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

在总结古籍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特点身材矮小、神萎气弱是肾精未充的证候,肌肉瘠薄、形体消瘦是脾禀不足的表现,由此提出病机以肾脾两虚为主的观点。

课题组通过正常儿、胎怯儿各100例新生儿的调查分析,证实高龄产妇、情志异常、母亲形体瘦小、父亲嗜食烟酒,以及孕妇患营养不良、贫血、妊娠毒血症、先兆子痫、胎盘功能不全、劳力过度、双胎等,均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形成原因。

通过对其中100例胎怯儿的临床观察分析后认识到:胎怯患儿脏腑虚弱,有五脏不足的种种表现,由此可分为5种证型。肾虚证:身材矮小,头大囟张,甚则颅缝开解,颅骨软,发黄细少,耳壳薄软,耳舟不清,指甲菲薄未达指尖,足纹浅少,肌肤欠温,时或青紫,骨弱肢柔,男婴阴囊淡白松弛或有睾丸不降,女婴大阴唇分开小阴唇突出。脾虚证:肌肉瘠薄,手足如削,口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嗳气多哕,腹泻腹胀,目肤黄染。肺虚证:呼吸微弱,浅快或不规则,咳嗽无力,皮肤薄嫩,透明滑黏,胎毛多而细软,胎脂满布。心虚证:精神萎靡,啼哭无力,唇爪淡白或青紫,面无光彩,身无血色。肝虚证:目无神采或目闭不睁,筋脉弛长,肢软不收,或四肢拘急时作。临床调查结果胎怯患儿各证候的出现率:肾虚证100%,脾虚证100%,肺虚证62%,心虚证14%,肝虚证22%,进一步证实了胎怯患儿全部具有肾脾两虚的证候。

研究认为,以上诊断、分证的指标同样应当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本病的疗效评价,应当以患儿体重增长为主要结局指标,并以高于同年龄正常儿童和胎怯患儿(空白对照组)体重增长的速度作为衡量、比较疗效的主要指标。其次,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其他主要指标也应作为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关于本病的治疗,根据本病的病机、证候特点,提出了以补益肾脾为主的原则。胎怯患儿先天不足、以虚为本,故补虚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但是,任何补益药物,均需依靠脾胃的受纳运化才能为机体吸收和利用,而且,胎怯患儿脾胃亏虚,运化力弱,也必须有扶助运化的药物相助才能增进其生化功能。所以,对于本病治疗,在补益的同时还要适当加用扶助运化的药物,即采用补运兼施的治疗方法。同时,本病发生于新生儿,又是胎禀怯弱的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新生儿水平,因此,治疗用药应当取药性强而力专之品,药味不宜多而须精,药量不宜大而须轻,才能体现因人因病制宜的原则。

治疗胎怯,需用到一些补益要药,补肾益精充髓以补肾地黄丸为基本方,还常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阿胶、龟甲胶、猪脊髓、鹿茸、鹿角胶,气息微弱者加坎脐、蛤蚧补肾纳气等。补脾益气现代多用党参,但本病却以用人参为佳,大补元气,力专而效宏。偏阳气虚者宜用红参,偏气阴虚者宜用生晒参,或改用西洋参。

在临床科研中,我们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助长口服液。处方:鹿角片20g,肉苁蓉20g,紫河车30g,人参5g,砂仁5g,麦芽30g。上药煎煮浓缩加工为口服液45mL,为10日用量。患儿每服1.5mL,1日3次,温服。连续服药1个月。

临床系统治疗观察胎怯患儿100例,并与同期50例未治疗胎怯儿做对照。两组采用同样的护理喂养措施,试验组加用助长口服液口服。记录两组患儿的主要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及发病情况。初生时两组无显著差异,1月、2月、3月时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1);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患病率、病死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05)。随访至2岁7个月~4岁9个月时,治疗组体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同年龄正常儿童水平( P <0.05)。

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证实,补肾填精、健脾助运法对于胎怯患儿有显著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儿肾脾两虚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长发育速度,使之追赶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并从远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肯定了疗效。

课题组在临床研究同时开展了实验研究。检测胎怯患儿血清T 3 、T 4 值以探索胎怯肾脾两虚证与一些内分泌激素之间的关系及补肾健脾中药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怯患儿T 3 值低于正常标准,T 4 值高于正常标准。由于T 3 值进入细胞较容易,其生理活性较T 4 值强3~4倍,因此胎怯患儿T 3 值低下说明其生长发育和消化功能均处于低下水平,符合肾脾两虚证。经调补脾肾,试验组血清T 3 值升高,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补肾健脾中药可升高低出生体重儿某些低下的内分泌激素水平,使之发挥正常功能。

课题组的动物实验研究,将胎怯模型低出生体重豚鼠(生后3天,65±5g)和正常出生体重豚鼠(生后3天,75±5g)作为观察对象,以与生长发育相关激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激素、皮质醇、ACTH水平作为观察指标,并予中药助长口服液干预。观察结果:基础状态下胎怯组血清胃泌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正常体重组,ACTH水平则高于正常体重组。而助长口服液干预后,不仅能促进低体重豚鼠体重增长加快,还能提高其血清胃泌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且较未接受中药干预的低体重豚鼠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中药干预还能使异常升高的ACTH水平降低渐趋正常。血清胃泌素水平之高低与脾主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而生长激素、皮质醇、ACTH等水平则是肾主生长发育功能的主要体现。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豚鼠不仅具有胎怯的临床症状,同时还伴随有与“肾”“脾”功能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改变,均符合肾脾两虚的证候特点。经助长口服液补肾健脾治疗后,胎怯模型豚鼠的血清胃泌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明显升高,ACTH显著下降,趋向于正常水平。提示助长口服液的补肾健脾效应与调整其紊乱的胃肠激素,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等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有关,可能就是通过恢复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正常水平,使之发挥促进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调节全身代谢的功能实现的。我们另外的实验研究还观察到,助长口服液对于实验家兔离体回肠葡萄糖吸收有促进作用;对于实验豚鼠有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胎怯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医药补肾健脾治疗,调补先后天,对于促进胎怯患儿的后天生长发育,追赶正常同年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增强患儿体质,提高其存活力和存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具有显著的疗效,疗效机理也从调整患儿紊乱的生长发育相关激素水平等得到了初步阐明。

扶正固本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对于先天禀赋不足的胎怯患儿应用中医药治疗,疗效已经初步得到肯定。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报道不多,采用不同的治法方药治疗胎怯及其不同证候,尚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得到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胎怯的动物模型已经提出并在实验研究中应用取得成功,这也为有效方药筛选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相当于中医学“胎萎不长”。本病同样有古代文献记载,并已有用被动吸烟法建立孕兔胎仔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等的动物模型,但现代中医药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报道不多。如能对于孕期胎萎不长早期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干预,促进其宫内生长发育,将是降低胎怯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其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疗效的评价,现在已可用彩超等方法客观显示。这方面的研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xk1ftKUVLMRhbXUT2vXbIO2i9ntdOtL78bBTES3D9k5G4/EeIoiIQ2W71w9r6q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