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胎怯以脏腑辨证为纲,有五脏禀受不足之别及轻重之分。其肺虚者气弱声低,皮肤薄嫩,胎毛细软;心虚者神萎面黄,唇爪淡白,虚里动疾;肝虚者筋弛肢软,目无光采,易作瘛疭;脾虚者肌肉瘠薄,萎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便下稀薄,目肤黄疸;肾虚者形体矮小,肌肤欠温,耳郭软,指甲软短,骨弱肢柔,睾丸不降。胎怯变证,肺气虚衰者以呼吸气息微弱为主症;元阳衰微者以全身冰冷反应低下为主症。

2.治疗原则

胎怯一般按脏腑辨证分别论治,因肾脾两虚是其关键病机,所以,治疗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法则。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上·看小儿寿夭法》所指出:“生儿怯弱,必须以药扶助之……又当看小儿元气厚薄,厚者十无一失,薄者十无一生。然其中有死者,有不死者,则以病之所生有真伪也。凡怯弱者,宜专培脾肾为主。”提出了胎怯“宜专培脾肾为主”的治疗原则。临证还应根据其不同证候,分别采取益肾充髓、补肾温阳、补气养血、温运脾阳等治则。亦可根据证情需要,给予肾脾并补,及分别按五脏所虚施补,发生变证则需急予益气回阳救逆固脱,并同时使用西医抢救措施急救。胎怯小儿脾胃薄弱,补益时当佐以助运,以防呆滞。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加强护理,以提高疗效。胎怯患儿已有并发症者,应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并发症较重时,先治并发症,同时要顾及小儿体质薄弱、正气亏虚的特点;并发症好转后,再及时转以培元治本为主。

3.证治分类

(1)常证

①肾精薄弱

证候 身材短小,形体瘦弱,哭声低微,气息微弱,头大、囟门开大,头发稀黄,耳壳薄软,耳舟不清,肌肤不温,骨弱肢柔,指甲菲薄,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纹浅少,男婴睾丸不降、阴囊淡白或松弛,女婴大阴唇未覆盖小阴唇,或有先天性畸形,指纹淡。

辨证 本证为胎怯多见的证型,常见于早产儿,以肾精薄弱,元阳未充为特征。肾主胞胎,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本证在身材、形体、骨骼、耳郭等方面不足之象明显。

治法 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方药 补肾地黄丸加减。常用紫河车、熟地黄、枸杞子、杜仲益肾充髓;肉桂(后下)、肉苁蓉、鹿角霜补肾温阳;茯苓、山药、陈皮健脾助运。

不思乳食者,加炒麦芽、炒谷芽、砂仁醒脾助运;兼见气弱者,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肢体不温者,加制附子(先煎)、桂枝温补肾阳;唇甲青紫者,加红花、桂枝温经通络。

②脾肾两虚

证候 形体瘦弱,肌肉瘠薄,身材偏短,精神萎靡,啼哭无力,面色无华,口唇色淡,指甲淡白,皮肤薄嫩,手足如削,多卧少动,吮乳乏力,纳乳量少,呛乳、溢乳、吐奶,哽气多哕,四肢欠温,大便稀溏,便次增多,腹胀,面目黄染,甚至水肿,指纹淡。

辨证 本证多见于小于胎龄儿、双胎儿或高龄产妇所育胎儿,以脾肾两虚而脾胃虚弱证候显著为特征。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故本证的肌肉瘠薄、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之象明显。

治法 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方药 保元汤加减。常用炙黄芪、人参、白术、茯苓补益脾胃;陈皮、甘草理气和中;肉桂(后下)、干姜温阳助运。

呕吐者,加姜半夏、生姜(易干姜)和胃降逆;泄泻者,加苍术、山药运脾燥湿;腹胀者,加木香、枳壳理气助运;喉中痰多者,加法半夏、川贝母燥湿化痰;气息微弱者,加坎脐、蛤蚧补肾纳气;目肤黄染者,加茵陈、苍术利湿退黄。

③五脏亏虚

证候 形体瘦弱,身材短小,精神萎靡,气弱声低,目无神采,皮肤薄嫩,肌肤不温,胎毛细软,面色无华,唇甲淡白,肌肉瘠薄,萎软无力,筋弛肢软,虚里动疾,时有惊惕,吮乳量少,指甲软、短,指纹淡。

辨证 本证除有肾、脾虚弱证候外,分别或兼有肺、心、肝亏虚的明显表现。其肺虚者以气弱声低,皮肤薄嫩为主;心虚者以神萎唇淡,虚里动疾为主;肝虚者以目无神采,筋弛惊惕为主。

治法 培元补虚,益气养阴。

方药 十全大补汤加减。常用人参、白术、茯苓、炙黄芪健脾补肺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滋肝补肾养阴;肉桂(后下)、淫羊藿温壮心肾元阳。

偏肺虚者,重用炙黄芪、白术,少佐防风补肺御风;偏心虚者,加麦冬、莲子、龙骨(先煎)养心安神;偏肝虚者,加枸杞子、龟甲(先煎)、牡蛎(先煎)养肝息风。

(2)变证

①肺气虚衰

证候 形体瘦弱,身材短小,多为早产,哭声低弱,反应低下,口唇发绀或全身青紫,面色苍白或青灰,胎毛多而细软,皮肤薄嫩,呼吸浅促或不匀,甚至呼吸困难或暂停,咳嗽无力,四肢厥冷,哺喂困难,指纹紫滞。

辨证 本证见于胎怯重症患儿,以呼吸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为主症。

治法 补肺益气固脱。

方药 独参汤加味。常用人参大补元气;炙黄芪补益肺气;制附子(先煎)温壮元阳;红花活血通经。

口吐白沫,呼吸不匀者,加石菖蒲、僵蚕、制南星祛风化痰;气弱声低,胎毛细软者,重用炙黄芪,加白术、黄精、坎脐、防风补肺益气御风。

②元阳衰微

证候 身材短小,形体瘦弱,反应极差,面色苍白或青灰,唇淡,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全身冰冷,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僵卧少动,吸吮困难,尿少或无尿,指纹淡红或不显。

辨证 本证见于胎怯重症患儿,以全身冰冷,反应极差,僵卧少动等为主症。

治法 温补脾肾回阳。

方药 参附汤加味。常用人参、黄芪大补元气;制附子(先煎)、巴戟天温壮元阳;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红花、当归活血通络。

肾阳虚衰者,加鹿茸(研末,冲服)温肾回阳;发绀血瘀者,加桃仁、赤芍、三七活血化瘀;肌肤硬肿者,加郁金、鸡血藤温经活血;尿少或无尿者,加茯苓、薏苡仁、生姜皮通阳利水。 S2oOhTQNMP48b2t2pZTV4wK1Qy//RM69wdSmWNLgcVs3V2aSLy3DECMmDPnMjp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