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思心得】

1.循经论理

《幼幼集成·口疮证治》云:“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禀本厚,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上,以成口疮。”指出小儿胎中禀受母体热毒,或者后天将养过温,以致心脾积热,熏蒸于上,皆可以发生口疮。《圣济总录·小儿口疮》云:“小儿口疮者,由血气盛实,心脾蕴热,熏发上焦,故口生疮。盖小儿纯阳,易生热疾,或衣服过浓、饮食多热,血脉壅盛,皆致此疾。”说明小儿易患口疮与其体质特点及发生热疾、衣服过暖、饮食多热等多种因素有关。

《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口舌疮候》曰:“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从脏腑经络学说阐明了口疮脏腑热盛,心脾热气冲于口舌的病机。《圣济总录·口疮》云:“论曰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所受之本也。”补充说明了口疮有实热上冲和虚阳上发的不同病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说:“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著,搏于血气,则生疮疡……若发于唇里,连两颊生疮者,名曰口疮。”指出口疮的发病是外因风毒湿热和内因正气亏虚共同作用的结果。《幼科类萃·耳目口鼻门》说:“口疮者,乃小儿将养过温,心脏积热,熏蒸于上,故成口疮也。宜南星末醋调贴两脚心,乳母宜服洗心散,以泻心汤主之。”指出口疮的病因与心脏积热有关以及小儿与母同时用药治疗的方法。《幼幼集成·口疮证治》云:“口疮服凉药不效,乃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而无制,宜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末吹之。若吐泻后口中生疮,亦是虚火,理中汤。昧者以为口疮患为实热,概用寒凉,必不效。”则警示在口疮多为实热证而用寒凉药的同时,绝不可忽视也有因吐泻后阳气不足虚火上浮的情况,如是则应当用温脾之理中汤内服收其浮游之火,并同时以肉桂末吹口治疗。

2.证治有道

小儿口疮的发病原因在于正气亏虚、乳食不节、感受外邪,火热上炎熏灼口腔,病变脏腑以肺、脾胃、心、肾为主。辨证以望诊最为重要,包括口疮局部望诊和舌象、面色等全身望诊。以辨实火、虚火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分清虚实主次,灵活应用疏风、解毒、清火、补益等治法,虚实夹杂时,分清邪、正,虚、实,轻、重主次,分证治疗。

小儿口疮局部望诊辨证要点如下:①疮边:口疮周边色鲜红多为实火;淡红或淡白多为虚火;肿而不红为湿盛。②疮面:口疮面覆黄色脓膜为热毒;黄而黏腻为湿热。③浅深:疮浅者病轻;疮深者病重,深陷如坑者更重。④鳞屑:疮周起鳞屑,急性发作者多为实证;日久口疮起鳞屑或见龟裂者多为血虚阴亏。⑤疼痛:疼痛甚,灼热,多为实火;疼痛轻微,或因饮食等刺激时方痛,多为虚火之证。

小儿口疮的外治法很重要,轻症单用、重症与辨证汤剂或中成药同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常用外治法有:①用以上介绍的含漱剂漱口,或口腔炎喷雾剂喷口中。②用银花甘草液轻轻擦拭口疮。③选择散剂涂敷口疮患处,一般实火证可选用青黛散、珠黄散、双料喉风散;虚火证用锡类散,久不收敛者用蛋黄油。

风热犯表证起病急骤,常见为外感风热表证同时见小儿烦闹、流涎,口腔检查发现口疮,或者是先见到疱疹继而破溃转为溃疡。其病位以肺为主,治以疏风清热解毒,用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后下)、牛蒡子、蝉蜕、板蓝根等。发热而急起疱疹加贯众、拳参、鸭跖草清热解毒;口疮红肿疼痛加玄参、牡丹皮、蒲公英解毒消肿;啼哭不宁加竹叶、连翘、灯心草清心安神;咽红肿痛加虎杖、土牛膝、冬凌草清热解毒;口臭便秘加大黄(后下)、槟榔、玄参通腑泻火疏风散火;芦根清心除烦;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方中金银花为解表清热、解毒疗疮的要药,《滇南本草》谓其“清热,解诸疮。”连翘被誉为“疮家圣药”,如《珍珠囊》说:“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故二药用于口疮风热犯表证为主药甚为合拍。

脾胃积热证常见于外感风热犯脾、素体脾胃积热者,其口疮较多、周围红赤,疼痛拒食,口臭涎多,大便干结,常伴牙龈红肿。治以清脾泄胃,通腑泻火。方用凉膈散加减。凉膈散清上与泻下并行,乃通胃肠清脾火治口疮“上病下取”之法。常用药大黄(后下)、玄明粉(冲入)、栀子、连翘、黄芩、人中白、薄荷(后下)、甘草等。患儿便秘则大黄、玄明粉同用;若只是便干者,可单用生大黄后下,便通后用制大黄同煎,或改用虎杖解毒凉血而缓其泻下之力。口疮周围红赤,牙龈红肿者,加升麻、黄连、赤芍、蒲公英解毒消肿;热盛口渴烦躁者,加石膏(先煎)、知母、生地黄清热生津;口臭涎多,舌苔厚腻者,加佩兰、滑石粉(包煎)、青蒿清化湿热;热重阴伤,舌干唇燥者,加天花粉、麦冬、玄参、玉竹润燥清热。

心火上炎证舌尖边溃疡较多,常伴见患儿烦闹不宁、舌尖红赤。治以清心泄热。方用泻心导赤散加减。常用药竹叶、生地黄、黄芩、黄连、连翘、通草、灯心草、甘草等。此方原用木通,虑其可能的肾脏损害副作用,换用通草。方中黄连苦寒,通草、灯心草质轻,剂量均不宜大,常用1~2克,重者3克。尿黄量少,加车前子(包煎)、滑石粉(包煎)利尿泄热;口渴烦闹,加天花粉、栀子、麦冬清热生津;口疮疼痛,加牡丹皮、白芷、人中白清热凉血止痛。

虚火上浮证见于反复发作者,多属肾脾阴虚、虚火上炎,治以滋阴降火。以肾阴虚火炎为主者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山茱萸、女贞子、知母、黄柏等。以脾阴虚火炎为主者方用甘露饮加减,常用药生地黄、天冬、麦冬、玄参、玉竹、石斛、黄芩、胡黄连、甘草等。本病还有少数属于阳虚无根之火上浮者,治当以温补脾肾、引火归元,可用理中汤加肉桂为主方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干姜、茯苓、益智仁、砂仁(后下)、吴茱萸、肉桂(后下)等,吴茱萸蜂蜜糊敷涌泉法尤其适用于本证患儿。此外,凡口疮溃烂久不收口者,以儿茶、五倍子粉外用,有收敛生肌的作用。 P+h4AVGoJoCJrAstXHywt/9F0guA98qbBwzDYCJuktN48RqpB6NNWSi9HqLANS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