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思心得】

1.循经论理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鹅口候》率先记载鹅口疮并提出初生鹅口的病因是:“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指出鹅口疮由于胎儿时期母体食火熏蒸、内蕴热毒,导致胎儿心脾积热,熏发于口腔而形成。孙思邈、陈实功等进一步记载了鹅口疮重症,如《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说:“凡小儿初出腹有鹅口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剧者鼻中亦有之。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外科正宗·鹅口疮》说:“鹅口疮……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乳哺,多生啼叫。”《幼幼集成·口疮证治》则提出了鹅口疮与口疮、口糜的不同表现以资鉴别:“凡鹅口者,口内白屑满舌,如鹅之口。”“口疮者,满口赤烂。”“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幼幼集成·口疮证治》并认为若小儿后天感邪,肺热传于心脾亦可为病:“凡鹅口者……此肺热而心脾为甚,故发于口也。”鹅口疮的发病机理,“心脾积热”历代形成共识。脾开窍于口,口腔黏膜有赖于脾气煦养,脾热内积,则上熏于口;心开窍于舌,心脉布于舌上,心火上冲苗窍,则蒸灼于舌。所以,心脾积热,循经上炎,熏灼口舌,加之秽毒外侵,致使口腔舌上产生白屑。若因婴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亏,或后天疾病、温燥药物伤阴,令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内熏口舌,亦可导致口腔舌上出现白屑,且绵延反复,此为虚火上炎。

前人已经认识到鹅口疮需以预防为先。《婴童类萃·胎毒论》说:“凡妇怀孕,宜清心远欲,饮食宜淡,忌煎炒辛辣厚味,……或暑月耽胎,冬月拥炉,胎中内蕴热毒,所以生下而生重舌、木舌、鹅口……皆母不洁故也。”就提出了孕妇妊娠期间精神、饮食、寒温的调护,保持清洁卫生,是预防包括鹅口疮在内多种初生儿疾病的重要措施。

关于本病的治疗,针对本病以心脾积热为主的证候特点,古代医籍提出了多种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外科正宗·鹅口疮》说:“鹅口疮……随以冰硼散搽之,内服凉膈之药。”《幼幼集成·口疮证治》说:“凡鹅口者……内服沆瀣丹,外以保命散吹之。”《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初生门》说:“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蕴热本胎原,清热泻脾搽保命,少迟糜烂治难痊。”所介绍的清热泻脾散、凉膈散、沆瀣丹等内服药,冰硼散、保命散(白矾、朱砂、马牙硝)等外用药皆为后世所采用。另外还有中药煎汤拭口、吴茱萸末敷足心的外治法,如《竹林女科证治·鹅口白屑》说:“宜用甘草、黄连等分煎汤,以帛裹指拭去恶血,取桑树中白汁涂之。”《婴童百问·口疮鹅口重腭》介绍吴茱萸为末“米醋调敷儿脚心内”,也都值得随证配合使用。

2.证治有道

小儿鹅口疮发病内因在正气亏虚或火热内蕴,外因在于感染邪毒。急性发作者多以邪热毒盛为主,迁延及反复发作者则常以正虚为主。邪毒来源,可来自于母体,或者后天食具、食物污染,而各种原因造成心火内亢、脾热蕴蒸,则是给邪毒滋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使之发病。正气亏虚,多以阴虚为主,也有少数属于阳虚者,其产生原因,可由先天禀赋,或后天疾病、药物所伤等而致。对于鹅口疮的辨证治疗,应该从以上认识出发,吸收古代医家的有效经验,而分别处之。

鹅口疮轻症,可以先用外治法处治,仅是口内白屑而无明显其他症状者可能单用外治便可取效。擦拭口腔方,可选用黄连甘草汤、大黄甘草汤(药物组成均1:1比例),煎汤,以棉签蘸药液擦洗口内白屑及周围黏膜。然后喷以散剂,心脾积热证选用冰硼散、绿袍散、珠黄散中之一,虚火上炎证选用锡类散,在药液擦拭后喷于白屑上,不必过多量,覆盖病灶表面即可。有明显其他临床症状者,则宜以内治、外治法同用为宜。

心脾积热证偏心火上炎者表现为口腔舌面白屑,周围焮红较重,烦躁不宁,吮乳啼哭,夜啼不宁,小便短赤,舌尖边红,治以清心泻火,用加味导赤散加减,常用药生地黄、竹叶、黄连、栀子、蝉蜕、薄荷(后下)、玄参、灯心草、甘草等。偏脾火上炎者表现为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黏膜焮红,面赤唇红,口臭涎多,大便秘结,或伴发热,或伴牙龈肿痛,治以清热泻脾,用清热泻脾散加减,常用药黄连、栀子、黄芩、石膏(先煎)、生地黄、大黄(后下)、连翘、甘草等,湿热重舌苔黄腻者可选加青蒿、茵陈、藿香、佩兰、车前子(包煎)。若是上、中二焦火热炽盛者,还可另以凉膈散为主方加减。以上诸方均以清热泻火为主,使用时皆要适当加用生地黄、玄参、天花粉之类清热兼以护阴之品,预防邪热伤阴。

虚火上炎证,多因阴虚而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灼于口舌而反复发生鹅口。其阴虚多以肾阴亏虚为主,证见口舌白屑反复发生,颧红,盗汗,手足心热,或有低热,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以滋肾阴、清虚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牡丹皮、知母、黄柏、地骨皮、甘草等。少数以脾阴亏虚为主者,证见口舌白屑散在,口干唇燥,大便干秘,或有低热,舌质嫩红少津,舌苔少或花剥,指纹淡,治以滋脾阴、清虚火,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北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白扁豆、天花粉、牡丹皮,胡黄连、甘草等。偶有兼见阳虚如面白肢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者,可适当选加温暖脾肾之品,如吴茱萸、干姜、肉豆蔻,肉桂(后下)等,以摄其浮游之火。

现代体外实验研究,有多种中药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其中寒凉药如黄柏、知母、黄连、徐长卿、黄芩、马齿苋、鱼腥草、紫花地丁、大黄等,温热药如肉桂、丁香、高良姜、肉豆蔻、桂枝、藿香、姜黄等,临床可在辨证的前提下选择配伍于方中使用。

本病更应注重“治未病”,防病于先。孕妇要注意调摄饮食、寒温、情志,避免蕴热化火,带下阴痒为阴道霉菌病者需及时治疗,以免染及新生儿。婴儿喂养必须食具、食物清洁,患病时忌过用苦寒伤脾、温燥伤阴药物,切忌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西药,病后需及时调理,平时注意增强小儿体质,方可减少本病发生。 ZYJ1h4ZM5K+4FjbdagvcHWyZu0WaBloieFdCEnJH0tVjZQELVzMGsB6e/yccZ9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