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入中土之“栖居”(一)
——敦煌早期至隋唐石窟窟顶图案的意象及其演变

佛陀在印度,是一位由苦修者而成就的觉悟者,在很长的时期内,本土是没有图像的。这时候用来象征佛陀的或是菩提树,或是伞盖、坐具。以后的贵霜王国时期,犍陀罗和马图拉的佛教艺术里都出现了佛陀的形象,在犍陀罗浮雕表现最多的佛传故事中,佛陀理所当然使用了世俗生活里王子贵族的仪卫,如象舆、伞盖、起居坐具之类。佛教东传,中土的工匠似乎没有想到为远来的佛陀去别创一个居住的天地,却是以原有尊崇之意的幄帐用来安置新的信仰世界中的人物。此际便将异域新风与本土固有的造型艺术相结合,复以不同的搭配创造出许多自由活泼的变体

作为礼拜空间的佛教石窟,窟顶图案是整个布局中最富装饰意趣的部分,纹样的取用和安排也因此最为灵活。它的设计,不同于四披、四壁,即不必依凭特定的经典来组织画面,而重要在于营造气氛。在并不敞亮有时甚至是幽暗的空间里,它是用来笼罩这一方天地的暖色,而与佛陀的慈悲悯人相呼应,于是引导信众摒除贪嗔爱痴,进入一个纯美吉祥的世界,如闻佛法,如聆梵音,而欢喜赞叹。研究敦煌石窟中的图案,窟顶自然分量最重,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不过关于图案构成各个细节的定名,似乎讨论很少,常见的称谓是“垂帐纹”“垂幔纹”“璎珞铃铛纹”“长桶形彩幡铃铛纹”,等等。而这样的名称,并不能够真正反映图案的意象来源与设计构思,也很难揭示图像在历史进程中发展演变的内在含义。因此从若干细节的定名入手,也许有助于推进我们的认识。 SJ0PZUx8etc/u1KrCpqdoxHvJUkA/0VK0BUMLX7CtrbNWajBUxAIWeLL2Cyi02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