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什么是完美主义?

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待”脱钩,他就必须使用各种方式去控制焦虑,呈现出来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完美主义行为。

在大多数人的习惯用语中,完美主义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吹毛求疵”“过度要求细节”“不能容忍差错”或“愿意为了追求想象中的完美而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修正”的行为特质。

由于完美主义不是一种疾病,没有医学上的诊断标准,我们不妨透过维基百科来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指一种不断追求精准且完美的性格,伴随着自我否定和对他人评价的关注。它有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病态的完美主义使人追求过高且无法实现的目标,并在他们失败时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多种形式的适应问题;而正常的完美主义能带给人们追求目标的动力,同时给他们带来乐趣。

这段叙述作为定义还不够严谨,但已经明确指出完美主义最核心的本质: “追求精准且完美” “伴随着自我否定与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这是什么意思呢?

正常状态下,一个健康的个体,其“自我期待”跟“自我评价”是互相联结的。举例来说,倘若我认为自己的运动能力过人,在体能的训练上一向优于常人,那么,当我学习游泳一段时间后,在没有太怠惰的情况下,怀抱着参加比赛拿奖牌的期待,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反之,如果我觉得自己生来反应比较慢,动作不协调,从小学起,体育课上就常常是大家嘲笑的对象,那我相较之下,不太可能去参加校篮球队,更不会怀着日后成为运动明星的梦想。

我们会不断对自己的能耐做出评估,产生所谓的“自我评价”,形成适当的期待。

如前所述,“自我评价”与“自我期待”是紧密相连的。倘若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从事一件不擅长的事,就会把期待降低一点;假使发现自己做起来得心应手,就会把期待拉高一些。将两者紧紧地绑在一起的,就是所谓的“现实感”。

如果基于某种原因,两者中任何一方出了问题,例如:“自我评价”故障,你的运动细胞发达,却深信自己很平庸;或者“自我期待”有误,实际是一百米跑二十一秒,你却认为自己生来就是个运动明星——那会怎么样呢?

结果就会引发焦虑。两者脱钩的程度越大,差距越远,焦虑也就越强烈。强烈的情绪会激发一连串的调适策略,如疯狂练习、不敢面对现实、不断转换跑道等 来消除“自我评价”与“自我期待”之间的矛盾。 造成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完美主义。 /K8qVnsjsZC5UUbl3ysM2HpjA7AeZ065TWrPBlpzClJRKFEcmdkmuyWfsL8D2l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