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尤其20世纪中叶至今的历史像持续更新的剧集,一代代人忙忙碌碌推动时代的齿轮,出现又离开。如果要给这部长剧归纳一个主题,那大概率是“工业化”。
过往的半个多世纪,工业化成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工业实力集中体现为制造能力,“制造强则国强”几乎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
2010年,中国斩获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国人对此欣喜之余,认为这也是意料之中之事。以中国庞大的人口体量和优渥的资源“禀赋”,再加上市场经济制度激发的创造活力,以及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种种机缘聚合而成的“世界工厂”势必盛况空前。
当然,纵使这一成绩可以作为中华崛起进程中一个颇具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我们也更应该保持清醒。中国制造业规模固然巨大,但是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就企业层面而言,少数大型企业正在成为全球竞技场上颇具实力的竞争选手,广大中小制造业企业则徘徊于中低端产业,尚在艰难寻找出路。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伴随全球化带来的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悄然苏醒,企业呈现集群化成长,工业生态圈也在日渐扩容。彼时,中国制造业涌现出了联想、华为、海尔、格力、美的、中兴等优秀的大企业,这些企业阔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已经可以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正面交锋、同台竞技。它们意气风发,向着各自的行业之巅发起冲锋。
但是,哪怕它们通通实现了自己的“冠军梦”,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终究是少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应当是包括全国千千万万中小制造业企业在内的整体转型升级。倘若我们想要发掘中国制造前行的原动力,让创新与创造成为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普遍共识与集体行动,就需要把目光转移到为数众多却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身上,给予它们同等的支持和鼓励。
查阅2010年前后的政策动向,我们发现,早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就已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一位副总理担任组长。中央政府行政系统的专门调整,表明了国家的政策发展目标以及主政者的意志和决心,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帮扶举措呼之欲出。
工信部前总工程师朱宏任回忆,他在2010年前后曾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的同事着手研究此问题。他们达成的共识是,必须重点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小巨人”,先行摆脱模仿者、跟随者的标签,成为细分领域的独角兽、领跑者,让它们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来,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树立崭新的标杆。
我们在《“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找到了那个熟悉的答案——“专精特新”。2011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该文件,提出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破解中小企业的成长困局。
紧接着国家层面也首次明确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那是2012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以及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
自此以后,政策的赋能越加频繁,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工信部、科学技术部等政府部门多次以意见和通知的形式,鼓励各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2013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专精特新”的目标,并且明确了四项具体的工作目标:
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引导中小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
引导中小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
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不难看出,“专精特新”的提法其实与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战略中的两个战略不谋而合,即“聚焦战略”(专精)和“差异化战略”(特新)。“专精特新”不仅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实际经验,也符合管理学对于企业成长的一般要求。它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广大中小企业距离这个愿景还有漫漫长路,但至少明确了目标,抵达只是时间问题。
在制造业产值规模登顶世界第一以后,中国制造的雄文刚刚开篇。环顾世界工业强国,它们没有原地踏步,都在加速进化。反观自身,中国制造必须孵化和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以及中国制造的含金量,改变外界对于中国产品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