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税收基本原理角度看,起征点只能照顾一部分纳税人,而免征额可以照顾适用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因此,起征点和免征额尽管都是税收优惠,但其基本内涵不同。()
【答案】 √
【解析】 “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因此,两者虽然都是税收优惠,但其内涵不同。
2.国家税务总局不能制定出台税收法规。()
【答案】 √
【解析】 税收法规,是指国务院、地方人大根据其职权或全国人大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
3.统筹推进减税降费和组织收入工作,就是既要把该减的税费不折不扣减到位,又要努力把该收的税费依法依规收上来,坚决守牢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
【答案】 √
【解析】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依法依规征税收费都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两者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统一性在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目的统一,矛盾性在于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给落实减税降费和依法依规征税收费都带来不小压力。税务部门应想方设法妥善解决好两者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做到既坚决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动力和活力;又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坚决不收“过头税费”,为“六稳”“六保”大局提供财力保障。
4.英国18世纪政治思想家爱德蒙·柏克在《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中写道:“国家的税收就是国家”;马克思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这表明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答案】 √
【解析】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5.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税收法令和法律从性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
【答案】 ×
【解析】 在法治社会,与以往一样的仍然是政府征税,纳税人按规定纳税。所不同的是,在税法制定的权限和程序、税款征收的权力和方法、税款使用的方向和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王和政府的权力被严格限制,没有立法机关的同意,任何人或政府都不能肆意征收税款。
6.税收规章可以作为税收司法的直接依据,发挥特有的税法效力。()
【答案】 ×
【解析】 税收规章可以增强税法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是税法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其法律效力较低。一般情况下,税收规章不作为税收司法的直接依据,而只具有参考性的效力。
7.国际税法和国内税法的法律效力是平行的。()
【答案】 ×
【解析】 国际税法是国际法的特殊组成部分,一旦得到一国政府和立法机关的法律承认,国际税法的效力高于国内税法。
8.税收立法权是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答案】 ×
【解析】 划分税权是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9.税收是国家以法律规定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关系与市场分配方式有本质区别。()
【答案】 √
【解析】 税收分配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根本原因是税收分配通过非市场方式实现。
10.为确保新时代治税思想的方向正确,必须坚持党对税务工作的领导。()
【答案】 √
【解析】 在新时代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党对税收发展方向、税收政策运用协调、税收制度改革及其出台时机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税务工作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