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届年轻人,真的不够努力吗?

有个习惯性评价是:这一届年轻人可真不够努力呀!

仿佛年轻人的所有经济问题,都可以靠“努力”解决。

我完全不同意。

1.年轻人的焦虑和挫败

我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看到两条留言。

第一条留言来自一位女生,她说:“筱懿姐,我在深圳工作五年了,和男朋友加在一起的存款还是凑不够首付,我们俩都是普通家庭的小孩,不想掏空父母的养老钱,因此工作都很勤奋,男朋友还兼职写代码。我总感觉,想要通过努力付出去获得理想生活,真的太难了。我们今年准备结婚,可是想想未来即将面对的压力和困难,就会感到很挫败。不过,除了更加努力,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第二条留言来自一位母亲。她的孩子在省会城市的一家设计公司上班,这位母亲觉得这份工作不稳定,想让儿子考公务员,但儿子考了三年也没考上。她认为儿子没有努力,但儿子也很委屈,表示现在考公竞争激烈,自己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已经尽力了,不想继续考了。于是两人闹了很长时间矛盾。这位母亲在留言中说,自己和丈夫是白手起家,从村镇到省城安家落户,儿子的车子房子也都是他们给凑的首付,相比自己那一辈,现在的年轻人不够努力,遇到困难就退缩躺平,她很烦恼,不知道还要为儿子操心到什么时候。

这两条留言很有代表性,它们体现出了当代年轻人的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付出和收益远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像第一位女生那样,一面感到挫败,一面认清现实继续努力;有的人像第二条留言中的儿子那样,干脆选择放弃。

两代人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也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年轻人普遍认为自己已经发奋图强,但依然达不到父母那辈人的标准,尤其当自己的努力被换算成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时,比如:房子、车、一份高薪且体面的工作,等等。

2.付出回报率要看经济周期

在讨论年轻人是否努力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任何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周期。1913年,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提出经济周期的概念,它是指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出现波动的现象。

经济周期就像四季,它也是一种客观规律,简单来说,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有四个阶段: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这个变化序列会重复发生,但不定期。

1965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口,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中获得极大红利的群体。他们在年富力强时,赶上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列车,许多肯努力、肯钻研的年轻人,都在经济上获得了相应的回报,甚至在一些场景中,会出现回报大于付出的情况。

比如买房。2000年前后,上海的房价基本在3300元每平方米,靠近郊区的地段,甚至单价只要1000元~2000元每平方米。一般家庭的两室一厅,当年30万就能全款拿下,2000年前为了鼓励大家买房,不仅能退税,还送蓝印户口。而现在上海的房价,70000元~80000元每平方米已经是普遍现象,好的地段甚至突破100000元每平方米。

我认识一对兄妹,他们起初在宁波做外贸生意,2006年左右,赶上次贷危机,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哥哥决定把前十年赚的钱拿出来,继续买设备办厂,开拓国内市场。妹妹则带着积蓄去了上海,买了地段好的房子,剩下的钱做了个小本生意。

十几年过去了,两人的境遇完全不同。妹妹的房子升值了几十倍,每月只靠收租金也能过得很滋润,而哥哥买的那些设备已经变成了废铁。是因为妹妹的能力比哥哥强很多吗?还是因为哥哥不够努力?都不是。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努力,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很多东西其实是时代的给予,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投资房产赚钱就是时代的红利之一,很多“70后”“80后”能够在一线城市安家,按部就班地买房、结婚、生子,其实也是赶上了这个红利,单靠勤奋做不到这一点。

这几年,我们逐渐感受到,工作似乎更卷,经济环境不够理想,也正是因为全球经济周期的变化。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不可能毕业几年就凭借个人努力买到第一套房,因为工资和房价的差距太大。另外,一些想要在大城市安家的年轻人,还需要接受更严格的落户政策。

除了买房,另一件大事——就业,也让年轻人倍感压力。从数量上来讲,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比二十年前多得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也大幅度提升,就业要求也变得高很多。每年考公期间,我们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去竞争一个热门岗位,而大公司也常会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让能力很强的人去任职某个基础岗。

这是因为供需关系的失调,比如,市场上有500个毕业生,但企业的需求只有100人,所以只能多设置一些要求和规则,去筛掉剩下的400人。

内卷的本质就是在没有增量的前提下,在存量环境中竞争。竞争者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却没有得到更多收获,因为付出的成本都被消耗掉了。

这也是现在年轻人觉得压力大、想“躺平”的原因之一。

3.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努力的意义何在?

当付出和收益无法打平的时候,还要继续努力吗?如果你正好陷入这种挫败和压力交替的情绪当中,我建议试着把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当大环境没有那么好的时候,我能做什么?

其实,读懂经济周期的变化,能够以更平常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所经历的状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请相信,如果你觉得工作卷、生活难,那么一定有很多人和你感受相同,这个阶段,比拼的往往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坚持不退场,熬过去就是胜利。

这不仅是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心态建设。不怨天尤人,不自我怀疑,保持住自己的心态,等到下一个春天时,你才能有饱满的状态去迎接机遇。

另外,不论你是创业,还是在公司任职,切记不要激进。

很多人为了追求效果,越是业务形势不好,越是抱着梭哈一把的心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或是盲目多元化,什么都想试试。这些心态都很危险。当外部市场有很大增量的时候,业务是有红利期的,但在存量竞争中,激进只会增加风险。

假如我们必须经历寒冬,那就把它当作修炼内功的时机。

几年的时间,经历的时候觉得难熬,可是,放到人生的全程来看,还是相对短暂的。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去积累有效的工作经验和知识,降低不必要的大幅开支,不断给自己打气:大的趋势如此,我把自己的小环境努力经营得美好一些,就是很大的收益。

经济周期,就像四季的轮回,是一个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得更长远些,就会发现,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日本,近十年来的GDP增速普遍在1%~3%左右,看上去几乎停滞;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现在只是放缓了一些。

无论你之前是否有感知,经济周期都在影响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有时候,它把人的努力放大;有时候,它又无法给我们满意的回馈。

但我相信,在了解了经济周期之后,你能解除无用的焦虑和自我怀疑,也会更加清楚自己当下要过怎样的生活。

画重点

1913年,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提出经济周期的概念,它是指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出现波动的现象。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努力,但也要考虑历史的阶段性,时代带给人很多东西,包括事业和生活中较高效率的收益。

内卷的本质就是在没有增量的前提下,在存量环境中竞争,竞争者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却没有得到更多收获,因为付出的成本都被内耗掉了。

这也是现在年轻人觉得压力大、想“躺平”的原因之一。 9cSoT/ZIXnaFCV8AR1N7h7+07UncwWUqTaKK+Z1J6LtN/61MllaSK2bll7jZUz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