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茶文化的萌芽与早期发展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是茶圣陆羽用在《茶经》开篇的一句话,明确指出了茶的来源。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而中国对于世界茶业、茶文化的贡献,不仅仅是我们原产了这种植物,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首先发现和利用了茶,并将之用以为饮,发展为业,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一 茶树的起源

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性喜温热湿润和偏酸性土壤,耐阴性强,在亚热带、边缘热带和季风温暖带均有分布。

国内外学者经过长期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证明了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其中心就在拥有完整茶树垂直演化系统的中国西南地区。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初期,原始山茶植物随着海拔升高而进行分化,同时进行自然传播,最终在近湿热区的边缘形成了原始茶种。据统计,云南的茶种占世界已发现茶种总数的80%以上,且其中20余个茶种是云南特有种。 这些茶种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连片集中分布,呈现出茶树垂直演化的脉络。此外,当地还保存有野生型古茶树居群、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园,以及应用与借鉴传统森林茶园栽培管理方式进行改造的生态茶园等各个种类的茶树居群类型,形成了完整的茶树利用发展体系。

图1-1 云南古茶树人工爬树采摘(顾濛 摄)

与云南接壤的贵州、四川、广西,以及湖南、广东等十余个省区也都发现了大量野生大茶树、大茶树群落以及古茶园资源。例如,贵州已发现古茶树近120万株,树龄200年以上的超过15万株,集中连片1000株以上的古茶园50处。广西22个县份发现有古茶树,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广东已知的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潮汕凤凰山、韶关罗坑、韶关南雄等地,树龄均在100年至200年以上。 江苏各地也有少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主要分布于金坛茅麓、无锡雪浪山、常熟兴福寺、句容茅山顶等地,有些古茶树树龄达150年以上,是当地珍贵的茶树品种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古茶树、野生古茶树群落、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和古茶园等资源,以及民族传统知识体系和适应技术,为中国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提供了有力证据。而这一论断也分别从野生茶树和茶树近缘植物的地理分布、古地质学、古气候学、细胞遗传学等多个方面陆续得到了证实。

二 茶业与茶文化的发端

茶的原始利用包括食用、药用和饮用。有观点认为,在茶的原始利用方式中,饮用的发现晚于食用和药用;也有观点指出,茶的食用、药用、饮用之间当为不分先后的共存关系。无论这三种利用方式是同时进行还是各为阶段,茶的饮用都是引起茶叶加工与茶树栽培,并使其发展成为茶业与茶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饮茶的起源时间应当早于茶树栽培的起源时间。这也符合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规律。

那么,饮茶到底起源于何时?唐代陆羽是最先指出饮茶起源的人。他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将饮茶的起源时间定义在史前的“神农时代”。神农,又称炎帝、烈山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之一。据《易》“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汉代《淮南鸿烈》“修务训”载:“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神农是农业社会初期的代表人物,他发明了农具、传授播种谷物、建立集市进行贸易等,后又被添加医药、制陶等技能。 传说,神农曾经尝试百草,最终发现了茶的解毒功效。虽然是传说,且《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属托古之作,但茶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植物,对其利用或饮用确实可能始于上古时期。

三代时期,茶已经被视为土产和贡品,茶树生长也开始受到人为干预甚至驯化。如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所记,“其地东至鱼復,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 周武王与居住在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共同讨伐殷纣王时,少数民族首领向周武王进贡巴蜀所产之茶,其中关于“园有芳蒻、香茗”的表述,或可作为茶树在三千多年前已进行人工栽培的佐证。

另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巴、蜀国到末代蜀王时,“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今四川彭山),为秦军所害。” 是年,秦取蜀后,接着也顺带灭了巴国,占领巴蜀之地。《华阳国志》中一再提到的“葭萌”,就是蜀人称茶的方言,后来汉语中称茶的“槚”字、“茗”字,即由蜀人“葭萌”的方言演化而来。 此外,“葭萌”也是蜀国郡名,故址在今四川广元,其地北邻甘肃的陇南和陕西的汉中。蜀王将葭萌作为其弟的封国,似乎表明在秦亡巴蜀的战国时期,饮茶与茶业不但具有一定发展基础,而且已经向北推进到葭萌等四川北部,很可能也发展传播到了今甘肃和汉中地区。

图1-2 广元昭化古城遗址(陈桂权 摄)

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 这是最早具体涉及茶类生产、饮俗和茶效等内容的茶史资料。虽然《广雅》成书于三国时期,但从其所载内容以及同时代的其他历史文献来看,如此详细的制茶技术和饮茶方法,已经从巴蜀传播至中下游的荆楚、吴越地区。而且“荆、巴”连书的提法似乎也表明,今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北的广大地区,茶叶生产和饮茶习俗的发展面貌,均已与巴蜀茶业相融互合,完全可达到相并连称的程度了。

从现有资料来看,早期涉及茶叶的记载多与巴蜀有关。巴蜀的范围相当于今四川和重庆所辖的区域,是一个以巴人、蜀族为主,同时包含众多少数部族聚居的地区。巴人原本生息在今江汉流域和湘、鄂、川、黔等地,后来迁入川东一带,并在此定居。在蜀国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于殷商和周初之间,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了奴隶制国家。蜀人以成都为中心建立蜀国,建国的时间也是商周之际。早在秦并巴蜀以前,巴蜀即发展出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如为了适应崇山峻岭环境而创制的栈道和索桥,深达五十丈左右的盐井,以及常见于先秦典籍中的蜀锦,这些工程和产品都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支撑才能实现,而这些记录也为先秦时期巴蜀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坚强可信的资料。 此外,巴蜀的农业和水利也极为发达,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和陶酒器表明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程度较高,随着战国晚期秦国蜀守李冰督建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更发展成为沃土粮仓。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逐渐将其所灭六国的人口迁入巴蜀,并在其统一全国以后,将黄河流域的移民也一并迁入。西汉延续秦朝对长江上游的控制与开发,注重道路等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北方移民的生活提供保障,由此吸引了更大规模的北方移民。 东汉时期,仍然不断有政府组织和民众自发的北方移民迁入四川,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曾生动描绘巴蜀的古代生态,“原隰坟衍,通望弥博,演以潜沫,浸以绵洛。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稉稻莫莫。……邑居隐赈,夹江傍山,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其园则有林檎枇杷,橙柿梬楟。榹桃涵列,梅李罗生。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种植五谷、饲养六畜,而且桑、蚕、麻、苎、鱼、盐、茶、漆、蔬菜、水果等物产也颇为丰富。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富庶,为原本就盛产茶叶的巴蜀地区提供了孕育茶业与茶文化所需的条件。

茶业是利用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茶文化是在茶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茶业与茶文化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而且茶业与茶文化的产生都需要人的参与,需要以一定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作为支撑条件,其形成需要社会发展至一定程度才能实现。从神农氏发现茶以后,茶经历了由采集转为栽培,由不加工到开始进行加工、贮存,由小规模生产到出现流通交换,一直到形成完整茶业和茶文化的过程,这一系列的发展和转变都离不开巴蜀先民的贡献。正因如此,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提出:巴蜀是中国茶业与茶文化的摇篮。目前这一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

当然,茶叶在先秦时期并非生活必需品,所以饮茶文化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也就是说,从巴蜀先民开始饮茶以及孕育茶文化,直至秦人灭蜀,在这一段很长的时间中,限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茶一直囿于巴蜀一地,是“以四川为中心的地方性饮料” 。直到秦惠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人取蜀”之后,饮茶及其文化才开始慢慢发展,并向巴蜀以外的地区传播开来,即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所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以巴蜀为中心的传播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向北,向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即陕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地区传播;二是沿长江向东,向湖北、江西、安徽及江浙沿海地区扩散。

秦汉时期,虽然北方黄河流域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条件上均优于地广人稀的长江流域,但茶的传入却并未引起黄河流域的重视。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汉儒荟萃的关中、中原一带,只是在一些辞书、史书的辞目和地名中才能看见与茶有关的记述。虽然近几年有研究称,在西安北部的汉景帝陵与阿里地区的故如甲木寺遗址中发现了茶叶实物,由此证明茶在距今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即被皇帝饮用,在1800多年前被引入青藏高原,并认为当时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可以通到西藏西部地区; 甚至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的战国早期墓葬中,也检测出了“煮(泡)过的茶叶残渣”,将茶叶实物证据又向前推了300多年。 但是,相关文献记载却不多见。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文人集结的江淮以北的中原地区还不种茶,也鲜有人饮茶,所以社会上也很少有人关注南方饮茶和茶业。直到西晋左思《娇女诗》中才见“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之句,可以看作是能够反映当时北方和黄河流域部分官宦之家已经把饮茶融入日常生活的可靠记载。而且此诗中不只提到茶,还提到茶鼎、茶釜之类的茶具,反映出当时茶具也和茶叶一起,成为南北贸易中的商品。

然而,西晋的统一局面只维持了半个世纪,王室的内乱就把国家重新推入了分裂割据、兵灾不断的动乱年代,从而使北方刚刚显露的饮茶之风又很快消散萎蔫。东晋十六国,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少数游牧部族的统治之下,他们只崇尚奶酪,并不喜茶。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琅琊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以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其彭城王家有吴奴,以此言戏之。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唯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 北魏统治者是鲜卑贵族,素以奶酪为浆,南踞中原以后,知道西晋贵族有“渴饮茗汁”的习俗,而且他们也可以获得茶叶,但他们以征服者自居,仍“皆耻不复食”,甚至还要在“茗饮”和“酪浆”之间作对比以分高下。当然,虽然鲜卑贵族自己不饮,但在“朝贵宴会”时,还是“设茗饮”,以适江表“远来降者好之”。这也说明在东晋南北朝时,即使南北割据对立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方饮茶和茶叶贸易的发展,但饮茶这一南方习俗仍然可见于北方社会。

北方饮茶发展的这次中衰,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也较深远,至隋文帝杨坚统一后也未见多大起色,即使到唐代初期,文献记载还是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开元(713—741年)以后,饮茶习俗才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急剧兴盛起来。

相较北方而言,茶在长江流域的传播则显得更为顺畅。据史料分析,茶在西汉时已传至中游的湖南、江西等地,甚至已作为商品出售。通过王褒《僮约》“武阳(今四川彭山)买茶” 的记载可以推测,各茶区除草市茶叶交易这一基本形式之外,在巴蜀各地已形成了一批诸如“武阳”一类的茶叶专门集散中心或市场。在茶的传播方面,由今湖南“茶陵”以其地生产茶叶而得名的史实可知,茶叶生产也从与重庆、湖北接壤的湖南西部,一直扩展到今湖南东南茶陵周围,以及与之相邻的江西永新、莲花一带。西汉茶陵县,也是汉茶陵侯的封地,封邑名“茶王城”,茶陵县有茶山、茶水。 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一枚笥的签牌上墨书“ 笥”,“ ”或可释为“槚”。也就是说,这件竹笥中盛的就是茶叶。 说明这一带在西汉时,不但已经种茶、业茶,而且对茶的崇尚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图1-3 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 笥”签牌 2utN+mBQEuv8xgOvx/074YesRdl9/Ri1pBQbM6eA/+1ozDcP+L5PLznhW+ksb+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