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培根在《新工具》一文中称赞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在学术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文中说印刷术“是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是科学复兴的手段”,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不约而同地给印刷术以高度评价,不是偶然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其中以雕版印刷影响最大,行之甚久。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称雕版印刷技艺“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对雕版印刷的起始和发展予以简要的概括。

唐代虽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主要刊刻的是佛经、历书、风水等实用书籍和部分文集,印书数量很少,鲜有实物留存下来。五代只有短短的53年,在中国古代刻书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刻书事业从私家转移到官府,政府组织雕版印刷儒家经典,规模化的刻书活动开始出现,刻书之地主要集中在偏安一隅的蜀、南唐、吴越、闽等地。

宋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技术成熟,为刻书事业的持续发展并臻于极盛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作为中国雕版印刷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由国子监负责承担,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又是中央政府刻书的主要单位,其所刻书,世称“监本”。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他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有刻书印书之举,如崇文院、秘书监、太史局、德寿殿、左司廊局等殿、院、监、司、局等,这些部门多刻与本职权相关的专业书籍,而总体来说各部门所刻书仍以经、史著作为主。宋代众多学者或刻自己的作品,或刊其祖先的著作,或将家藏善本付梓流通,不胜枚举,而浙、闽、蜀三地商人以刻书取资,形成规模,坊刻之书流传天下,从而逐渐形成官、私、坊刻书系统的庞大网络。

元代灭宋之后,统一中国,蒙古族统治者逐渐接受汉文化传统,尊孔崇儒,兴学办教,他们对于刻书、印书事业非常重视,早在入主中原之前,就兴办官方刻书机构。元太宗八年(1236)成立编修所,在平阳立经籍所,编辑、印刷经史书籍。有元一代,两类典籍版刻最多:一是皇帝特别感兴趣的经史著作,如《孝经》《大学衍义》等一版再版;二是有助于农业生产的书,如《栽桑图说》《救荒活民》等,雕版后颁发各州县,此类书籍大部分是蒙文版本,很是珍贵,可惜大多早已失传。

明朝统治者很重视前代遗留下来的书籍印版,大都集中于西湖书院,并另刻新版,印行不少书籍,后将书版悉数运往金陵(今南京),保存在国子监内。明代刻书,沿袭宋元传统,官府刻本着重经史典籍,私家刻本以名家诗文为主,而坊间刻书,除经史读本和诗文以外,还有小说、戏曲、酬世便览、百科大全之类的民间读物。总体而言,明代刻书事业繁荣,是我国古代印刷业和印刷技术发展的高峰。

清代刻书地区比较普遍,初期刻书以南京、苏州、杭州较多,由于麻沙书坊遭到大火,百年书店尽遭烧毁,福建刻书在清代日趋衰落。北京是清代全国刻书中心地区,官刻十分发达。清中后期,全国各地刻书地区分布更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山西、河北、广东、福建等省,印刷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而仍以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最为突出。历史车轮进入近代以后,西学东渐,传统的刻书业受到严重冲击,虽然勉力维持,但最终被先进技术取代,刻书业朝向出版业转型。

自古以来,江苏是文化大省,文明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雕版刻书来说,历史久远,成就辉煌。史料记载,早在唐朝中期,苏州和扬州等地民间就开始雕版印刷日历等在市场上售卖。唐末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刻印过《陀罗尼经》等经书,1978年,苏州市瑞光塔出土木版印刷的《大隋求陀罗尼经咒》和《梵文经咒》,分别为北宋咸平四年(1001)和景德二年(1005)印刷,上距五代末年仅四十余年,从经文刻印的质量分析,可以推知在唐末五代时期,江苏江南地区的刻书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了。北宋时期,苏州、金陵等地开始出现官刻、私刻和寺观刻书,并有刻本流传至今。而南宋时期,政治中心南移,江苏的刻书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金陵、苏州和扬州一时成为刻书中心,所刻典籍遍及四部,其中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内设立经坊,所刻《碛砂藏》影响极为深远。此外,镇江、常州等地亦皆刻书,所刻图书如《国语韦昭注》21卷、《宣和奉使高丽图经》40卷等,十分精美。元朝时期,统治者拨专款雕印儒家典籍,供给学校使用,官刻图书遍及各地,江苏境内建康路儒学、扬州路儒学、平江路儒学、无锡州学等刻书较多。元代江苏境内私家刻书兴起,其中著名者有荆溪(宜兴)岳氏、吴中范氏、吴郡陆氏、吴江金氏等。明清时期,江苏一度成为京畿之地,官私刻书丰富,刻书成为江苏地方文化中十分耀眼的一环,雕版和活字印刷十分流行,出现了南京、扬州、苏州和常熟四大刻书中心,官刻、坊刻、家刻和寺观刻书风起云涌,且随着商业繁荣和海外交往的推进,明清时期江苏刻书远销东亚各国,在刻书文化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清末民初,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受其影响,传统的版刻活动逐渐式微,江苏也不例外,现代化的商业出版社严重冲击传统的刻书业,但是,江苏境内仍然存有这种传统的刻板工艺,以金陵刻经处、苏州文学山房等为代表,刻书传统一直维系下来,为民族文化坚守最后的防线。

江苏历代刻书业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地缘政治的优势。在古代地缘政治体系中,江苏经历了由边缘逐步走向中心的发展过程。春秋末,吴王阖闾在苏州建立都城,国势逐渐强大,并多次北上争霸,其疆域几乎包括了今天江苏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吴国一下子成为东南强大的诸侯国,区域割据的中心。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建立统一政权,虽国运短祚,但影响力不容小觑。西汉一统,政治中心回到关中,江苏成为诸侯国的封地,但汉代统治者籍贯在江苏,故江苏的区位优势如影随形。东晋以降,江苏走向政治中心,南京成为半壁江山的都城,是江南士族大姓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唐宋时期是江苏地缘重心地位确立的关键时期。唐时扬州的地位更加突出,是仅次于长安、洛阳二京的繁华城市,不但成为南北交往的枢纽,而且也是对外联系的桥梁。北宋以开封为都城,而纵贯江苏全境的大运河仍然是国家的漕运通道,到南宋,都城迁到杭州,经济、文化中心完全移至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东南,江苏太湖流域作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基本确立。元朝对江南采取了严酷的统治,但江南的经济文化在战乱后得到恢复,重心地位得到巩固。明清是江苏在中国地缘重心地位的兴盛时期,江苏的地位更加重要,南京成为明初都城,时间虽短,却是江苏在古代中国政治地位兴盛的标志。清朝南京地位仍然很高,经济发达,同时苏州地位上升,超过杭州,在被上海超过之前,苏州一直保持首位城市的地位。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重新成为全国都城,自然是政治文化中心。

二是经济繁荣的保障。江苏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而自古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城镇密布。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江苏境内遍种水稻等各种作物,农业生产极为先进。秦汉时期,江苏农业继续发展。东晋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中心也开始了南迁之路,这客观上给江苏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战乱导致的北方人口的南迁,不仅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这为唐代以后江淮地区成为中央政权的经济支柱打下了基础。此后,历经宋元两代的发展,江淮地区的农业地位再没有动摇过。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江苏一带成为全国农业收成最高的地区,当时流传着“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入元以后,这一地区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种植等也相当普遍,江苏松江在元代已经是棉花由南向北推广的中继站。明清以来,太湖地区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产粮大区,江南水稻总产量占全国70%左右。苏州和南京是当时全国的手工业、丝织业中心。清末,南京、南通等地的民族工业和近代工业发展,在当时也很有影响。江苏经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第一是均衡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江苏在农业、工业和商业这三大经济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是充满活力,历史上,江苏经济始终处于超越自我、敢为天下先的发展形态之中,即使是在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的打击后,也可以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第三是文化含量高,儒工商同道,并且有科技发展为其提供着重要支撑,江苏商人亦儒亦商,重利也重义。

三是丰富的图书编纂。江苏图书编纂事业历时久,数量多,编纂学者众。据现有资料可知,早在西汉中期,淮南王刘安召集门人整理编纂《淮南子》一书,提出“窥道开塞”“纪纲道德”“经纬人事”“庶后世使知其举措取舍之宜适”的图书编辑思想。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负责校理国家藏书,分别撰写了《别录》和《七略》二书,开创图书目录之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三国时吴人所撰经学类著作就有11种之多,而史学类典籍主要有韦昭《吴书》25卷、谢承《后汉书》120卷、张温《三史略》29卷等,所编天文学类典籍有姚信《昕天论》、阚泽《乾象历注》和王蕃《浑天象说》等,被后世天文学家奉为圭臬。魏晋南朝时期,江苏江南地区成为文化中心,大量经史于此编纂行世,如葛洪的《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影响至今。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收集了730种药物,补充了《神农本草经》之不足,带动一大批学者从事医药学著作的编纂工作。唐代的江淮流域经济已相当繁荣,社会较北方安定,著述丰富,刘知几的《史通》标志着史学著作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享誉《文选》学界的四大名家曹宪、许淹、李善、公孙罗均为江苏籍人。宋元是古代图书编纂的繁荣时期,入宋以后由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图书种类日益齐全,江苏编纂的图书包括当时各个知识的门类,涵盖儒家经典、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农业、工业、天文历法、诗文集、佛道经典、民间文学以及日用类书籍等。明代江苏的图书编纂事业比前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普及,编纂图书数量之丰、品种之繁,皆为前代所不及,四部典籍应有尽有,在中国图书史上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永乐年间政府编纂的《永乐大典》,这是一部详备而又检索方便的大型类书,辑入各类书籍七八千种,全书22877卷,分装成11095册,编成后缮写了一部,保存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这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江苏的图书编纂事业在乾嘉时期、光绪年间形成高潮,乾嘉时期的丛书编纂较为兴盛,其中,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政府在扬州设立了诗局,编刻了皇皇巨制《全唐诗》900卷。地方官府主要修纂地方志,并持续到清末。名家学者辑集、考订之书、家族丛书、郡邑丛书大量涌现,由此带动了个人诗文集的出版。光绪年间,由西书翻译带动,各种新内容的图书开始出现,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类的翻译图书也越来越多,同时,宣传各种思想的图书也大量涌现,在江苏境内,一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志士编辑出版了大量宣传革命的图书,各种报刊大量出现,这些革命书刊的编写对唤醒民众,宣传革命起了重要作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图书编纂和期刊出版盛极一时。

四是先进的造纸技术。文献记载和遗存实物充分证明,至迟在三国时期,江苏境内已经开始造纸,现存最早的纸本法书——西晋时陆机撰写的《平复帖》,所用纸张为产自苏州的麻纸。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在丹阳郡设立平准署,这是古代发付转输物资、平抑物价的机构,《丹阳记》称“平准署有纸官” ,造纸以供宫内使用,这时期的纸还涂上黄色防蠹药物,称为黄纸,并开始大量生产好纸。东晋末,桓玄下令废竹简,用黄纸代竹简,纸的使用量大大提高,纸的产量也随之增长起来,官私造纸相继发展。《丹阳记》记载说:“江宁县东十五里,有纸官署。齐高帝于此造纸之所也。尝造凝光纸赐王僧虔,一云银光纸也。” 这是古代最早的官办造纸机构,而民间造纸主要分布在南京、六合和苏州一带。隋唐时期,纸的用途广、用量大,进一步促进造纸业的发展,唐政府还在长江流域设有造纸作坊,以供朝廷和各级官府用纸,江苏境内的造纸作坊主要设在常州、扬州、六合、南京和苏州等地。五代时,南唐和吴越等国文化事业发达,印刷业推广开来,加以佛教兴盛,江苏境内造纸产区主要分布在江南一带。宋元印刷业极为发达,从而对造纸业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印刷用纸大为增加,且宋代书画极盛,对纸张的质量十分讲究,如六合麻纸在扬州一带生产更繁盛,苏州产彩色压花镂金笺、春膏纸,常州产粉笺,宜兴产檀皮纸、桃花纸,等等。宋元时期佛教盛行,抄经和印经用纸颇为讲究,如苏州产的金粟山藏经纸为当时高档名纸。明清时期,印刷事业的飞涨,带来造纸业的飞速发展,但是,明清大量印刷用纸如连史纸、玉版纸、毛边纸和毛太纸等,皆以竹子为原料,而江苏境内生产竹子的地区很少,仅有宜兴一地,但是,这一时期的江苏人因地制宜发展造纸业,利用桑皮原料造币纸、贡纸、高档书画纸等,并大力发展加工纸,如苏州晒金笺、金花笺、玉版笺、谭笺、朱砂笺、洒金五色蜡笺、纸牌纸板等。

五是独特的制墨工艺。墨是文房四宝之一,为传统的书法、绘画和印刷必备品,使用非常之早,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有黑色图画,古人灼龟,先以墨划线,甲骨文即用墨先写后刻。战国竹简墨色至今漆黑,汉代官员每月可得隃糜大墨、小墨各一枚。曹植诗中有“墨出青松烟”,可知汉魏时期,古人已经发明了烟墨。同样,江苏境内制墨工艺起源较早,史载,孙吴书法家皇象论墨,已有“多胶黝黑” 之说,可见,当时制墨已加入了胶,而采用胶配制,就使得墨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如南朝宋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张永,他广泛阅览经典史籍,能写文章,擅长隶书,通晓音律、骑马射箭等各种技艺,样样在行,加上思维灵活,更受文帝欣赏。张永所用的纸墨都是他自己制作的,文帝每逢收到张永呈交的奏章,总是拿在手中把玩欣赏赞叹,感慨御用品都比不上。但受制于制墨材料的限制,江苏古代制墨业相较于其他地区有一段时间的停滞期。唐前中期,制墨业重心尚在北方地区,唐末五代,制墨业重心逐渐转移至江南地区,而盛产松树的歙州成为著名的制墨中心。江苏制墨的鼎盛时期当为明清之际,墨主要是从徽州传入的,制作地区以苏州为主。清嘉庆间,徽州婺源(现属江西上饶)人詹琴三最先来苏州开设专营“徽墨”的店铺,初在东大街,后迁至阊门内西街北侧的桃花桥。道光间,又有婺源人詹大有亦在苏州开设墨庄,店址选在繁华地段的中市街(现称东、西中市)。清代后期,叱咤神州墨坛的制墨代表人物有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胡开文“四大家”。其中,制墨始祖曹素功于清康熙六年(1667)弃官转做制墨生意,曾获康熙赐“紫玉光”三字。同治间,曹素功的一支后裔迁出徽州,来到苏州开设“曹素功尧记墨庄”,是苏州最著名的墨庄。而胡开文的胡氏墨,其后人早年亦来苏州开设胡开文墨店,胡氏墨店主要在阊门内上塘街和西中市一带,牌号大多以“胡开文”取名,后加某记以作区分。由于江苏境内墨庄的店主大多来自徽州,故产品称作“徽墨”,并沿袭至今。江苏古代制墨工艺十分考究,原料主要为烟(碳素粒子)、胶、药,以烟为主,配之适量的胶,再用药物来防腐、增光、助色、取香,才能制出理想的墨来。其制作工艺分为点烟、蒸胶、和料、制墨、翻凉、描金及墨模雕刻等步骤。墨料被制成墨坯,由制墨工人用榔头反复捶打。行业内称作的“轻胶十万杵”,就是把墨坯捶打到细糯均匀的状态,再经过细揉搓收,制成墨条,最后入模子内经精压成形。其中“和胶”一道程序,受气候气温影响较大,故制墨多在农历正月、二月、十月进行。这样精工制作出来的墨备受文人学者、书画界人士及收藏界的青睐,更为刻书提供了绝好的印刷材料。 +4667gs8P9kdMQlBZF/bcJPipismYBMtITAZn0IVehP641dJfkEQUV6qdE06+P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