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佛教刻书

南宋时期,平江府碛砂延圣禅寺刻成《碛砂藏》,影响十分深远,其后,虽有朝代更迭和绵延战火,但平江路佛教刻书事业并不曾停歇,寺院不断刻印佛经,僧侣亦以一己之力从事之,对于佛教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元代平江路佛教刻书主要集中在3座寺院:碛砂延圣寺、狮子林寺和幻住庵。

1.碛砂延圣寺。该寺在宋元之际以刊刻《碛砂藏》而闻名于世,有丰富的刻书经验,刻工众多,因而在《碛砂藏》完工后,又继续刊刻其他典籍。今可考者有《碛砂唐诗》20卷。

《碛砂唐诗》,又名《三体唐诗》《唐三体诗》《唐诗三体家法》《笺注唐贤三体诗法》等,大德九年(1305)吴县碛砂寺魁天纪刻,故世称《碛砂唐诗》。该书为宋周弼辑,元释圆至注。周弼(1194—1255),字伯弱,亦作伯弼。汶阳(今山东肥城)人。少博学,有诗名,宁宗嘉定间进士,曾任江夏令。生前自刊《端平集》12卷,已佚。释圆至(1256—1298),字天隐,号牧潜,俗姓姚。高安(今属江西)人。工古文,诗亦清婉。著《牧潜集》七卷行世。与碛砂寺僧魁天纪善。此书选录唐人七绝、七律、五律三体诗共524首,分体编排,每体再按诗歌法式立格。绝句有实接、虚接、用事、前对、后对、拗体、侧体七格;七律有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结句、咏物六格;五律有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一意、起句、结句七格:总20格,每格1卷。各卷开首均有周弼对本格诗法的说明,多属起接呼应、造句连章之类,下选诗作证实之,亦多取中晚唐人诗。释圆至注附诗间,有题注、夹注、尾注三种形式,夹注释字义出处,尾注多释意,但常有牵强附会处。关于刻工魁天纪,生平史料极少,所可知者,其与释圆至友善。《坚瓠五集》记载二人间一则故事说:“良洲陈湖碛砂寺,僧魁天纪,读儒家书,尤工于诗。元初高安僧天隐,与友善,赠诗云:‘拈笔诗成首首新,兴来豪叫欲举云。难医最是狂冷病,我恰才痊又到君。’”

此书在元明两朝为村塾授徒课本,故版本不少。现存元刻本3种:一为《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20卷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及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为台湾“国家图书馆”藏元刻21卷本,此本比20卷诸本多末卷五律“咏物”一体,有学者谓此本应最接近圆至注原貌;三为日本翻刻元至大二年(1309)圆至注、裴庾增注之三卷本,题名《增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

江澄波等《江苏刻书》说,碛砂延圣院还在延祐五年(1318)刻有《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7卷,该经属于《碛砂藏》,且刊刻时间也在《碛砂藏》付梓时间内,故不应单独列出。

2.狮子林寺。关于狮子林寺(一名师子林寺),史书记载“在府城东北隅。元至正二年(1342)僧惟则建,则多聚奇石,状类狻猊,故名。内有卧云室、立雪堂、问梅阁、指柏轩、禅窝、竹谷诸景” 。惟则(?—1354后),字天如,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俗家姓谭。嗣法于中峰明本。师子林是其邀请倪元镇(云林)等四人设计叠砌而成,元镇并绘有《师林图》。惟则工诗,有多首诗作存世。他还主持撰刻《师子林剩语》5卷《别录》5卷,半页11行21字,至正二年(1342)刻印题唐释般剌密帝和弥伽释迦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10卷及《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10卷等。

惟则还撰有《狮子林天如和尚语录》5卷《别录》5卷《狮子林天如和尚剩语录》2卷。至正八年(1348),释善遇将《狮子林天如和尚语录》5卷《别录》5卷付梓,每半页11行21字,细黑口,左右双边。书后有刻书跋7行:“《语录别录》共十卷,昔编草初成之日,钱塘沙门炬菩萨见之,即持去,命张克明重写,仍率同志先刊两卷……至正八年善遇谨识。” 至正十二年(1352),又将《狮子林天如和尚剩语录》2卷付梓,每半页11行21字,黑口,左右单边。刻书跋云:“是集发明禅净土之旨亦颇详矣。今吴郡菩萨戒弟子张善照施财入梓,用广流通,愿与法界一切众生以及当来诸有情等,会宗乘之直指,语言文字悉显禅机,修净业之正因,迷悟圣凡同归乐土。”

3.幻住庵。该庵为元代高僧明本(1263—1323,俗姓孙,号中峰)兴建。明本《平江幻住庵记》记载说:“大德庚子(1300),予游吴中,郡人陆公德润施松冈数亩于阊门之西,地曰雁荡,结茅以栖禅者。” 因明本所到之处皆名住所曰幻住,可知苏州幻住庵在阊门西。至大二年(1309),庵中比丘永中刻《镡津文集》22卷。该书为宋代著名僧人释契嵩所撰,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研究“儒释融摄”及宋学起源的重要著作。日本内阁文库藏有该版,每半页12行24字,细黑口,左右双栏。卷十五至卷十七原阙,后日本室町时期补写。国家图书馆亦藏有此刊本,由释正传、弥满整理。该本原为私人藏书,并有校点痕迹,存十七卷及卷首、总目,与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应为同一底本。

图3-2-2 《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二卷《别录》五卷《剩语集》二卷 元释惟则撰 元释善遇辑 元至正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

有元一代平江路佛教典籍刊刻除上述3寺外,尚有不知寺院归属的刻书2种。

一为至正元年(1341)《元叟和尚语录》(一名《径山元叟和尚语录》)1卷。题侍者法林编。法林(1284—1355),俗姓黄,字竹泉,号了幻。宁海(今属浙江)人。依止法庵太虚剃度为僧,阅“睦州语”有省,遂得印证,为临济宗南岳下第二十一世传人。该书每半页11行21字,黑口,左右双边。清人黄丕烈曾收藏,跋称:“去年夏得此元刻《元叟和尚语录》一册,久欲持赠吾与庵寒石师,因置乱帙中,寻而不获,已许之矣。顷往五峰展墓道,出支硎,顺贺寒石法喜,袖此为赠。想寒石亦相视一笑也。时嘉庆丙寅(1806)春正月十日,荛翁黄丕烈记。” 今藏南京图书馆。

二为至正七年(1347)释念常自撰自刻《佛祖历代统载》(一名《佛祖历代通载》或《佛祖通载》)30卷。念常,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今属上海)。12岁出家,从平江圆明院体志学律,曾赴燕京,备受帝师八思巴尊宠。历时20余年,写成这部佛教编年体通史,自七佛偈、宇宙初始、盘古、三皇等事叙述起,迄顺帝元统元年(1333)止。依各朝代帝王纪元之年月纪事。所含史事甚多,因此卷帙亦大。每半页10行20字,黑口,左右双边。为平江路官吏僧尼在念常创议下集资镌板,正书首行下刻“吴郡朱显卿刊”。瞿冕良考证“朱显卿”为“元至正间吴郡人,刻字工人” 。字体以行书上版,圆润秀美。明宣德五年(1430)、万历六年(1578)两次翻刻皆据此本。国家图书馆有藏。 esIsRTHrMdwl0ULrjkMaS16trVWRaGgAPRLS7BPovukcySZIC32QWphRyHK3CMW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