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旧称淮阴、清江浦。北宋时期先属淮南路,分属楚州、泗州,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淮安属淮南东路。宋代淮安刻书主要指的是治所在此的淮南路转运使司所刻。
转运使司又称转运司、漕司等,始于唐代,是负责征转运国家财赋的机构。宋代沿用,但北宋的转运司制度在职能等各方面都与唐代的转运司制度不同。转运司是北宋路级监司中存在最早、职权最广的一种监司之一,是中央政府与府州军监之间的路级权力机关,转运使即是该机关的行政长官。北宋时期淮南路漕运发达,盛产盐、茶叶等物产,经济繁荣,是北宋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因此,淮南路转运使除了具有各路转运使共有的职能例如监察等外,其负责税收的经济职能显得格外重要,进而突显了淮南路转运使的重要作用。
由于淮南路多次分合,转运司的驻所随之变化不定。《燕翼诒谋录》记载说:“淮南转运使旧有二员,皆在楚州,明道元年(1032)七月甲戌,诏徙一员于庐州。” 可知淮南转运使驻所当在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楚州位于淮河南岸,为扬州运河与淮河交汇之处,南北漕运的枢纽,朝廷物资中转中心,因而有必要于此设置转运使。
由于经济的有力支持,淮南路转运使司在刻书方面亦有建树,今据史料记载所能考知者有如下几次刻书活动。
一是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刻《埤雅》20卷。该书为宋陆佃所撰。陆佃为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的祖父,一生著述多种,此书为其用40年时间所撰。埤,是辅佐的意思,《埤雅》就是“《尔雅》之辅”的意思,内分《释鱼》2卷、《释兽》3卷、《释鸟》4卷、《释虫》2卷、《释马》1卷、《释木》2卷、《释草》4卷、《释天》2卷。该版题“中大夫尚书左丞上柱国吴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陆佃撰”。首有宣和七年六月陆宰序:“先公独以说《诗》得名,其于鸟兽草木虫鱼尤所多识。熙宁后,始以经术革词赋,先公《诗讲疏》遂盛传于时,学校争相笔受,如恐不及。元丰间,预修《说文》,因进书获封……尝进《说鱼》《说木》二篇,自是益加笔削,号物生门类。编纂将终而永裕上宾矣。先公旋亦补外,至以平易临民,故其事简政清,得专论撰,既注《尔雅》,乃赓此书,就(号)《埤雅》,言为《尔雅》之辅也。”
二是南宋高宗绍兴间刻《史记集解》130卷。《史记集解》在北宋有4刻,此版是南宋淮南西路转运司所刻,故称“淮南路本”。首页《史记目录》,次裴骃《集解序》,序末无结衔。序后又行题“五帝本纪第一”六字,又行题“史记一”,下为双行小字注“凡徐氏义称徐姓名……”,又行即正文。卷末题“五帝本纪第一”,以下卷式同。半页9行16字(间有增减一二字者,然绝少)。注小字双行21或22字。左右双边,原刻版心多白口,单鱼尾。补刻多细黑口,双鱼尾。书名题“史帝纪几、本纪几、史表几、某书几(亦有不题‘书’字者)、史世家几、史记列传几、史传几、列传几”。其下记刻工姓名,上不记字数者,为原刻之页,后来补刊者,则多记数字。刻工姓名有的姓名俱全,有的只刻单字。
三是宋绍兴十八年(1148)山阳儒学刊宋徐积撰《许节孝先生集》30卷。徐积(1028—1103),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及第,曾授楚州教授。事双亲极孝,政和中赐谥“节孝处士”。关于该书版刻情况,潘景郑《著砚楼书跋》称:“《徐节孝先生集》三十卷,附录《事实》《语录》各一卷。初刊于绍兴戊辰(1148)山阳儒学,至景定甲子(1264),淮安州学教授翁蒙正重编刊行。天水两本,今皆不可得见。” 可知南宋百年间,淮安一地两刻此书,惜皆不存世。元朝皇庆年间,山阳节孝祠复刻一本,是为“祠堂本”,流传最久。明嘉靖中,刘祐守淮郡,出资重修,传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