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尤袤刻书

尤袤(1127—1194),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人。祖父尤申,父尤时享。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生前酷嗜藏书,是史上著名的藏书家,所著《遂初堂书目》是古代第一部记载典籍版本的目录,在目录学和版本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他爱书心切,曾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他亦热衷刻书,所刻典籍众多。

尤袤一生宦游各地,每到一地便收集典籍,致力刻书。乾道八年(1172)二月,尤袤因参与一些大臣反对孝宗任用安庆军节度使张说执政,于次年冬出京外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州。台州被宋人习称为天台。淳熙初年,尤袤在天台郡斋刻唐人贺知章草书帖,该帖前后有米芾小楷题识,文献价值十分珍贵。

如果说台州任上是尤袤刻书之始,那么当涂任上则为其刻书之盛。

淳熙五年(1178),尤袤在当涂任上将家藏唐李涪《刊误》付梓。李涪,生卒年及里字不详。唐朝人。曾官国子祭酒、宗正卿。陆游《跋李涪〈刊误〉》称:“王行瑜作乱,宗正卿李涪盛陈其忠,必悔过。及行瑜传首京师,涪亦放死岭南,疑即此人也。” 宋王应麟《玉海》卷四十四云:“唐祭酒李涪《刊误》二卷,刊正古今沿习舛误,凡五十条。” 《刊误》一书考究典故,引古制以纠唐制之误,可以订证礼文。而该书实赖尤袤刻本以传。

当涂任上,尤袤还刻有唐人丘光庭《兼明书》和唐人苏鹗《苏氏演义》。其中,《兼明书》5卷,主要是对“五经”、《文选》以及杂说、字学等的考证。而《苏氏演义》以考据为主,于训诂文字、订正名物、考究经传、辨正伪谬等方面颇下功夫,多有精辟见解。尤袤刻成后,多散友朋间,有功艺林。如李焘得到尤袤所赠《苏氏演义》刻本后,十分欣喜,他在《题崔豹〈古今注〉》中说:“曩时文昌锡山尤公守当涂,刻唐武功苏鹗《演义》十卷,后四卷乃误剿入豹今书。然予在册府得本书四卷,与豹今所著绝不类。尝以遗同年本郡学钱子敬,俾改而正之,庶两书并行,不相散乱。” 可知尤袤所刻苏鹗《演义》后四卷乃误抄入崔豹《古今注》内容。

淳熙七年(1180),任职江东期间,尤袤刻洪适《隶续》2卷。《隶释》成书于乾道二年(1166),著录汉魏隶书石刻文字183种,并附辑《水经注》中的汉魏碑目和欧阳修《集古录》、欧阳棐《集古录目》、赵明诚《金石录》和不著撰人《天下碑录》中的汉魏部分。而《集古录》《金石录》等书都仅有汉碑的目录和跋语,未收碑文。碑文的收录,为洪适首创。他把隶书体汉碑碑文用楷书写出,故名《隶释》。此后又陆续收集到一批石刻,编为《隶续》21卷。两书共著录汉碑碑文、碑阴等258种,魏及西晋碑17种,汉晋铜、铁器铭文和砖文20余种。洪适在书中对每一碑刻的文字都依其字画写定,再将以某字为某字注明于后。碑文之后附有较好的考证,对有关史事作了考释,书中还用图来表示汉碑的不同样式,并著录不少汉画像石。这在其他金石书中是罕见的。关于《隶续》的版刻情况,洪适《池州〈隶续〉跋》说:“《隶释》有续,前后二十一卷。乾道戊子(1168)始刻十卷于越;明年锡山尤延之刻二卷于江东仓台,而辇其板合之越。” 《隶续》先后经过四次刻印才得以成书,第一次刻10卷,到最后一次刻2卷,历经十多年时间,且每一次所成之书皆单行,没有合刻本,且宋刻诸本早已失传。

同年,尤袤在池阳郡斋(今安徽贵池)刻《山海经》3卷。《山海经》问世至今,其传本甚多,而以尤袤刻本为最古。该版每半页10行,行21字。宋讳“慎”缺笔。尤袤题识说:“晚得刘歆所定书,其南、西、北、东及中山号《五藏经》为五篇,其文最多。《海内》《海外》《大荒》三经,南、西、北、东各一篇,并《海内经》一篇,亦总为十八篇,多者十余简,少者三二简,虽若卷帙不均,而篇次整比最古,遂为定本。予自绍兴辛未(1151)至今三十年所见,无虑十数本,参校得失,于是稍无舛讹,可缮写。”

尤袤在池阳郡斋刻书最可称道的,是淳熙八年(1181)刻《文选》李善注60卷及《考异》1卷,这是以全帙形式留存至今最早的李注《文选》版本。此书卷末附有《李善与五臣同异》一卷、淳熙八年(1181)上巳日尤袤题记以及同年袁说友的两篇跋文。尤刻本是元明两代影响最大的李注《文选》版本,元明清三代,人们所刊李注《文选》,皆依据此本,如元张伯颜本,明复张伯颜本、明汪谅本、明朱纯臣本、明翻张伯颜本、明唐藩本、邓原岳本、汲古阁本,清胡克家本等,至少有15种之多,都是以尤本为祖本。 尤袤所刊李注《文选》是“唐代以来对于李注原本采纳诸家之注,逐渐改易正文、附加注文的集大成之书” ,其间掺杂了唐宋两代校勘《文选》李注的成果。

淳熙九年(1182),刻荀悦《申鉴》1卷。荀悦为战国后期哲学家荀况十三世孙,是汉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著有《汉纪》《崇德》《正论》《申鉴》等。《申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进行研讨的重要著作。尤袤其时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其《〈申鉴〉题辞》对这次雕版情况记载说:“荀悦书五卷,观其言,盖有志于经世者。其自著《汉纪》尝载其略。而范晔《东汉书》(按即《后汉书》)亦摘其篇首数百言,见之悦传。今《汉纪》会稽郡已版行,而此书则世罕见全本。余家有之,因刻置江西漕台。但简编脱缪,字画差舛者不一,不敢以意增损,疑则阙之,以俟知者。淳熙九年冬十月己亥,锡山尤袤。”

同年,于江西漕台刻张方平《玉堂集》20卷。《郡斋读书志》记载说:“右张文定公方平之文也。公字安道,宋城人。明道二年(1033)以茂材异等擢为校书郎,神庙时参大政,元祐六年(1091)终于太子少师致仕,赠司空,谥文定。公出入两禁垂二十年,一时大典多出其手。刘忠肃尝序其《玉堂集》二十卷,乃在东坡所序《乐全集》四十卷之外。淳熙九年,锡山尤袤重刻于江西漕台。”

绍熙二年(1191),刻李匡乂《资暇集》。李匡乂为晚唐时期宰相李夷简之子,曾任房州(治所在今湖北省房县)刺史。此书当写成于懿宗、僖宗时期,是考证之作,上卷多纠正旧说谬误,中卷多论述事物原由,下卷多谈物品。见解颇精到,但也有些错误。尤袤将之付梓后,曾寄给好友陆游。陆游欣喜万分,在《跋〈资暇集〉》中说:“吾家旧有此本,先左丞所藏,书字简朴,疑其来久矣。首曰‘陇西李厈文济翁编’,‘厈’字犹成文也。久已沦坠。忽尤延之寄刻本来,为之怆然。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陆某识。”

此外,据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记载,尤袤还刻有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32卷,半页12行22字,余不详。民国十九年(1930)二月,大藏书家叶恭绰曾购得宋版《华严经疏》一册,末尾刊有施资人姓名,其中就有尤袤,可知尤袤应有刊刻佛经之举,惜史料阙如。

作为南渡后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尤袤通过刻书而传播著述,交游论学,抒发个人情趣。他能够结合官刻用料不惜工本,私家刻书校勘认真两方面之长,所刻典籍刊印精美,质量上乘,从而成为传统版本学的典范。 ZWhtPIGkh1vxzMde3Su/3nJMPa4ffLbwR6LuP4m9t6LwgSUTD4WzQLjmorvbb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