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镇江府刻书

隋代起镇江地区称润州,唐因隋制,名称不变,但宋初因地理变迁,镇江已远离海口。朝廷遂将唐代沿袭下来的镇海军改名为镇江军。《宋会要辑稿》记载,开宝八年(975)十月二十日诏:“镇江之号,丹徒旧军……宜别赐于军名,用永光于戎阃。其润州旧号镇海军,宜改为镇江军。” 这是镇江得名之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润州升州为府,改称镇江府。此后,历经南宋及元、明、清各朝,镇江之名遂因袭下来。

北宋熙宁变法时,一度分两浙路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镇江府和平江府(今苏州)是浙西路的军政重镇。南宋时镇江府与建康府(南京)同为长江下游的江防重镇和经济发达区。

作为江河交汇的交通枢纽,镇江地位在宋代十分重要,两浙路的物资财赋由此河经镇江过江,入扬州真楚运河,再经汴河到达京师开封。南宋时宋金对峙,镇江境内江南河的作用更为突出,东段以淮水为界,凡淮南、江两、荆楚、四川等上游地区漕粮、物资等均须经镇江由江南河转输到杭州,而南宋中央政府所拨粮饷、物资也须经由镇江中转过江到达两淮前线。为保证畅通无阻,两宋政府对江南河镇江段及穿城而过的漕渠不断拓浚,对沿途水闸及堰堤经常整修,运河的畅通极大便利了官民出行及商贩贸易。基于便利的水上交通,镇江在两宋时期的商业和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造船、木材加工、缆绳制作、金属锻造等十分发达。而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种桑和养蚕,镇江的纺织业在唐代已经出名,两宋时更进一步发展,史书记载镇江府岁贡方纹绫、水纹绫、罗、锦、绢等丝织品,质量上乘,且数量可观。

早在南朝时期,镇江文化就有深厚的积淀,历代学者都在编书和藏书方面作出努力。入宋以后,镇江成为文人最爱光顾的城市之一,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曾在此留下了著名诗篇,当地读书和藏书风气日盛,典籍需求量大增,刻书活动便悄然兴起。不过,各类史书关于北宋镇江刻书史料阙如,而南宋刻书情况颇有记载。今以刻书者(刻书单位)为准,略论刻书情况。 ConOYky+iXd8oxLuZ0g0XXDDySgbWA9+fzom9vOErzD8fBWPfF8xZRW7HOU1ie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