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转运司掌管一路的财政赋税,监察各州官吏,并将官吏违法、民生疾苦等情况上报朝廷,后来转运使逐渐成为各路长官。他们掌握地方财富,故有余财刻印大量图书,世称转运司本或漕司本。南宋时期,建康府境内转运司刻书有两部。一部是《史记集解》130卷,半页9行,行16字,小注双行,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绍兴年间(1131—1162)淮南路转运司刊。按,北宋淮南路统辖“东至于海,西抵濉、涣,南滨大江,北界清、淮” 大片地区的18个府州,地跨今天的江苏、安徽长江以北地区和湖北东北部,寿州与扬州都是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朝廷将淮南路一分为二,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需要说明的是,宋代淮南路转运司所刻《史记集解》中的《李斯列传》《匈奴列传》和《滑稽列传》等末页后皆有“校对无为军军学教授潘旦、监雕淮南路转运司斡办公事石蒙正”衔名两行,但此书非无为刻版,刻工与建康府江南东路转运司本《后汉书》以及当涂、宣城等地刻书多同,宋讳缺笔至“构”字,故江澄波等人“推知此书实由南宋初期南京地区工人担任” 。今上海图书馆藏有该本。
图2-1-1 《后汉书注》 南宋绍兴间江东路转运司刻本 来自收藏爱好者fozhu920.com
绍兴年间(1131—1162),江南东路转运司刊《后汉书注》120卷。江南东路即今江苏南京。《后汉书》最早刻本为淳化(990—994)本。乾兴元年(1022),翰林侍讲学士孙奭建议校勘《后汉书》,将梁代刘昭注晋司马彪撰《续汉书》8志30卷补入合刻,其后《后汉书》均为合刻。该版本半页9行,行16字,小注双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缺笔之多,宋版书罕见,“桓”“构”二字有时直作“渊圣御名”或“今上御名”。《容斋续笔》称:“绍兴中,分命两淮、江东转运司刻三史板,其两《汉书》内,凡钦宗讳,小书四字,曰‘渊圣御名’,或径易为‘威’字。” 与此书正合。学界评价此本是现存《后汉书》最古最善之本。1973年中华书局出版二十四史点校本,其中《后汉书》即以此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