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江苏宋代刻书

两宋时期,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文化事业取得了超越前代的非凡成就,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文化昌明的宋代可谓“士大夫时代”,读书治学成为一时风尚,史载各位帝王皆酷爱读书,如宋太祖“极好读书,每夜于寝殿中看历代史,或至夜分,但人不知,口不言耳” ,宋太宗自称“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以为鉴戒,虽未能尽记其未闻未见之事,固以多矣” ,宋真宗“听政之暇,唯务观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宋帝良好的读书习惯深深感染了臣子和士人,戎马出身的宰相赵普,每每罢朝回家,即端坐书房,虽然他长期专读《论语》一书,但借此治国足矣。众多士子通过读书而中举,而入精英阶层,他们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总结了“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精熟读书法”(黄庭坚)、“知出知入读书法”(陈善)和“优游读书法”(陆九渊)等。宋代社会精英与庶族平民大都笃志进取,嗜书如命,读书风气空前高涨,官僚阶层形成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用人局面,宋代文化从而也迅速进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

文化繁荣的宋代,在图书编纂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宋史·艺文志·序》称:“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记述、赋咏,动成卷帙,絫而数之,有非前代之所及也。” 例如太宗和真宗时期,朝廷利用三馆藏书,组织一批博学之士,相继编纂《太平御览》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和《册府元龟》1000卷,史称“宋四大书”,宋四大书成书后,广为流传,迄今仍为学者们利用。宋代私家编纂图籍与官府形成并峙局面,除经籍外,举凡史书、医书、类书,乃至一些向不受重视的野史笔记等,皆广为编纂,诚如清人昭梿所云:“自古稗史之多,无如两宋。虽若《扪虱新语》《碧云騢》,不无污蔑正人,然一代文献,赖兹以存。学者考其颠末,可以为正史之助。”

“宋代士人生存的特殊环境,使得宋代艺术审美在走向精致化的同时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充分接近与融合渐成为宋代的一时审美风尚。” 日常化的审美生活,需要以图籍的阅读和收藏为基础,故宋代士人信奉“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由此诞生许多藏书名家,名士们以藏书为时尚,叶梦得《过庭录》说:“公卿名藏书家,如宋宣献、李邯郸,四方士民如亳州祁氏、饶州吴氏、荆州田氏等,吾皆亲见其目,多止四万许卷。” 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说:“我来迎侍游江都,玳筵往往陪欢娱。遂求家集恣吟讽,海波干处堆珊瑚。”题注:“许浑孙进家集得官。” 晚唐诗人许浑之孙在太宗时,因进《许浑集》而得官,可见官方对于私家藏书重视,大大促进了民间藏书事业开展。后人对于宋代藏书之盛论述较多,如元人吴澄《赠鬻书人杨良辅序》说:“宋三百年间,锓板成市,板本布满天下,而中秘所储,莫不家藏而人有。” 以此可见宋代私家藏书之一斑。关于宋代藏书家数量,傅璇琮和谢灼华说:“两宋称得上藏书家,即藏书在千卷以上、事迹可考或约略可考者约五百余人。” 这当是一个保守数字,真实数字还应更高。

宋代文化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独树一帜,为刻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条件。作为雕版印刷的繁荣时代,宋代从朝廷到地方,雕版印刷十分流行,“从监司到府、州、郡、县,皆刻书,有人考证,南宋刻书见于记载的就有173处之多” ,各种古籍及时人著作,皆得以大量雕版印刷,文人们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图书质量显著提高。

作为宋王朝的重要地区之一,江苏在文化上多方建树,刻书业一直走在前列,这与宋代江苏的经济发展繁荣密不可分。

从北宋开始,江苏境内经济开发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区域。江苏境内水利事业在隋唐五代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到了两宋则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今天的苏北淮河以南在宋代属淮南东路,这里一直是历朝兴屯田、修水利的重点区域。宋代不仅对前朝各项工程一一加以修复,如江都古盐河、高邮陈公塘、宝应射马港、山阳渡塘沟和龙兴浦、淮阴青州涧等,还兴办了捍海堰等新的水利工程。各种水利工程的推进,明显加快了农业发展。两宋时期,江苏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宋代江苏手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宋政府在江宁、常州、润州等地设有官营的织造作坊,而苏州则设有数百台织机和数千名工匠的织锦院。著名的丝织品有苏州的宋锦、扬州的白绫、常州的紫纱、润州的水波绫等。苏北沿海的盐场则十分壮观,亭灶相望,盐如雪花般铺满大地,盐赋收入急剧增加,史载南宋绍兴末年以后,仅泰州海陵一监,每年就有六七百万缗的税收,超过唐朝全年的赋税收入。其他手工业如酿酒业、造纸业、造船业、冶铁业亦都有明显进步。两宋时期,江苏的造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真州(今仪征一带)麻纸是贡纸名品,江东纸更著名,而江宁府的澄心纸、苏州金粟山藏经纸等,都是有名的好纸。

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基础,宋代江苏的商业活动频繁,有大量的稻米输出,出现了以“树桑”为“常产”,以“蚕办生事”的专业生产者,苏州的洞庭桔、甘蔗也已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模式,扬州的养花业别具独色,所种芍药与洛阳牡丹并称于世,有“芍药之美专于扬州”之称。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其中,平江(苏州)为苏南一大都会,“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 。各地的丝绸、瓷器和农副产品汇集到苏州,通过浏河远销日本和南洋诸国;日本的家具、漆器,朝鲜的折扇,南洋的玳瑁、珠宝等也涌进了苏州市场。北宋时代,这里每年上缴的商税甚高,在5万贯以上。苏州至今还保存着宋代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可见其城规模与发达程度。其他城市如扬州、镇江、淮安、泰州、江宁、盱眙等,商业也十分发达。

宋代实行路、府州(军监)、县(军监)三级制的地方行政体系,元丰末年,全国分为23路,而江苏则分属5路:江宁府属江南东路,苏州、润州和常州属两浙路,扬州、楚州、海州、泰州、通州、真州属淮南东路,徐州属京东西路,淮阳军(治下邳)属京东东路。宋室南渡后,金人控制淮北地区,置徐州、邳州属山东西路(另沛县属此路滕州),泗州属南京路,海州属山东东路;淮南和江南属南宋,分别归属4路:镇江府(改润州置)、平江府(改苏州置)、常州属两浙西路,建康府(改江宁府置)属江南东路,扬州、楚州、通州、泰州、真州和高邮、盱眙(后改招信)二军属淮南东路,另江浦属江南东路和州。 jYH2JrPd5Yb6DU0Cyd72feHk2pqHplZxX5PXLMBSF/n89EJXAwJj7wgc1fKRCn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