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条件基础

长期以来,江苏水韵灵动的自然生态、深沉博大的历史文化、稳健厚实的经济基础、务实创新的价值追求,构成了江苏现代化建设独具优势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支撑着江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走在前列、行稳致远。

一、水韵灵动的自然禀赋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是全国唯一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皆备的省份。在农耕文明时代,丰富的水体水域既贡献物产之丰,也生成舟楫之便;水网纵横构成早期的水上“高速公路”,在江南地区形成星罗棋布的镇街市集和发达的商贸网;大运河江苏段汇聚经济、枢纽、人文功能,串起城市,联结乡村,成为国家重要的水脉、商脉、文脉、绿脉。在现代化进程中,水韵江苏承接了昔日的通达、富饶、文明等因子,也融汇开拓无畏、胸襟博大的时代特质。今日江苏,长江沿岸创新动能澎湃,太湖沿线“创新湖区”拔节生成,沿海地区“蓝色引擎”加速成长,大运河枢纽重现繁忙景象,水韵江苏“含绿量”更足、“含金量”更高,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注入深层动能。

江苏独特的区位优势,促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枢纽节点。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从南京造船开启,从位于苏州太仓的刘家港出海,谱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篇章,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如今,江苏交汇点的优势更加凸显,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日益增强的开放之势,推动江苏成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地带,江苏拥有沿线体量最大的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江苏积极服务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浙江、安徽相互赋能,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江苏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境内山水平原错落,河流湖泊纵横,森林、湿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优越的生态禀赋为江苏的农、林、养殖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基础,粮食、棉花、油料等作物遍布全省,种植用林果、茶桑、花卉、蔬菜等品类繁多,河蟹、虾类、桑蚕养殖闻名全国。在古代中国,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南迁,江苏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领先的区域,苏南地区更是引领手工业时代风气之先,文化上耕读传家,经济上农业与手工业并重,思想观念上逐步走向理性开明,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地和令人向往的富庶之地。近代以来,江苏民族工商业几度浮沉,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宝贵的工业火种,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深厚渊源。品类丰富的农副产品,让江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也为江苏轻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更成为新时代产业富民的可靠支撑。

二、深沉博大的历史人文

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苏州草鞋山遗址蕴藏着古老的文明密码,泰伯奔吴创造了华夏文明内部融合的经典篇章。秦末,群雄逐鹿,诞生于下相(今江苏宿迁)的项羽剪灭秦军主力,刘邦建立汉朝,徐州成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和集萃地。隋唐时期,大运河开凿,江苏城镇因河兴盛,扬州成为南北交通、经济、文化的枢纽,史称“扬一益二”。两宋时期,江苏成为全国著名粮仓,“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其来有自。明初建都南京,苏州、南京成为国际性丝织业中心。清代,江苏粮、盐产量居全国首位,扬州是淮盐运销中心,无锡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近代以来,苏州洋炮局、金陵制造局等洋务实业崛起,南通大生、无锡荣氏等民族工业一度兴盛。 江苏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演变和发展。

博雅厚重的文化积淀。江苏人杰地灵、文化璀璨。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海盐文化相互交融,“北雄南秀”各展风采。有“南方夫子”“文开吴会”之誉的言偃,汉赋开山鼻祖枚乘,东晋“画绝”顾恺之,唐代“草圣”张旭,在中国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刻“三绝”彰显古朴雄伟之美,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成为一座座文化高峰,民间音乐“江南丝竹”和“百戏之祖”昆曲听之回味无穷,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南京云锦、扬州漆器、宜兴紫砂诠释着体大精深的匠心匠艺,灿烂文化堪称渊薮,从江苏一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昌盛博大,其中蕴藏着现代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

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尊重文化,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江苏自古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省会南京享有“天下文枢”的声誉。两晋时期,北方战乱驱使士族南下,定居于江苏,促进了江苏教育事业的繁荣。明清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花齐放,近代更是学府林立。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的教育事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本科院校数量全国第一,高水平大学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稳健厚实的经济基础

实体经济雄厚齐全。江苏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15.9亿元,到1978年增至337.7亿元。此后,江苏工业迅猛发展,总量迭创新高。2006年,江苏全部工业增加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2023年,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1.3%和49.9%,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江苏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江苏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持续提升产业的控制力、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全国最大制造业集群,集群强链不断擦亮先进制造业辨识度。随着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江苏实体经济将朝着质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的方向实现新跃升。

科技创新持续增强。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科教兴省战略,率先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引导科技工作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直接进入经济的格局开始形成。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有力论证。江苏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在进一步扩大科研自主权、改革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宽容失败有效机制等方面率先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出“加速度”,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基础研究得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交通基础设施先行。江苏有长江干线、平畴千里,在运河时代得风气之先,近代以来率先建成东向上海、北上天津的铁路干线。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大力兴修水利、疏浚河道、建设公路,交通状况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后,江苏抢占高速公路时代先机,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总里程、养护水平、通达程度全国领先,成为江苏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的“金名片”。进入高铁时代,江苏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重大任务,一体推进高铁、机场、港口、航道、过江通道等加快建设,高铁里程居全国前列,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面通航。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便利了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区域经济协调共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资源禀赋同中有异、发展基础各有其长,同时又紧密联系、互为支持。进入新世纪,江苏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特点,提出“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目标思路,创造性开展南北共建、“五方挂钩”等创新举措,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显著改善。进入新时代,江苏紧扣“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的要求,统筹推进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区域发展,坚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分类指导,积极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进入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四、务实创新的价值追求

专于务实拼搏。江苏在历史上形成了重视实业、专心专注的社会风气。江苏沿海耸立千年的范公堤遗址,诠释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和实干兴业的实践品格;明代哲学家王艮不尚虚华,布衣传道,主张“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劳动创造了重大价值。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从发展农村工业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自费办开发区到建设高水平开放枢纽,从集资修建大型基础设施到建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从千方百计闯市场的“供销员经济”到发展新经济、壮大新消费、拓展新场景、培育新质生产力,江苏踏实务实、实干为先,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勇于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是江苏历史形成的鲜明特质。从顺山集先民种植水稻、震泽栽桑养蚕、兴化建设垛田,到水稻单产全国第一、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确立建设农业强省目标;从率先发展近代工业、南通建设“近代第一城”,到建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从科技创新在新中国成立后初露峥嵘,到大力布局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战略性科技力量,江苏在开拓创新中攻难关、攀高峰,勇闯创新“无人区”,刻画了江苏现代化建设向上向前的进阶线路。在新征程上,江苏继续开拓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善于开放合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江苏发挥地利之便,尊重市场法则、国际规则,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大力引进外部资本、技术、人才、金融、品牌等资源要素,锻造硬核竞争力,成为开放合作的深度参与者、重大获利者和重要推动者。放眼全省,各行政区和各板块“分则秀,合则美”,13个设区市均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市,“百强县”数量全国领先,万亿级、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持续涌现,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大满贯”。面对未来,江苏坚持以开放合作的胸襟气魄在新的开放竞争格局中勇立潮头,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跃升。 OSF87lCklPgVWEPbl2x4eHFH911WqoVrSMPrxaiCpkASQwwBkJPyj+x/wrEWoA5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