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演进路径

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江苏先后历经了多次影响深远的重要转型: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转型,在世纪之交相继完成了经济结构的外向化转型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转型,在21世纪初完成了城市化转型,这一时期正在进行发展动力的创新化转型。

一、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转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苏乡镇企业乘风而起,实现了工业经济的第一次崛起,完成了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之后,江苏的工业化在外向型、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中持续深化。这一产业转型过程,开始于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变革,本质是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体现为资源配置效率和城乡协调水平的提升。

江苏工业的转型历程集中体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较早完成由农转工的产业结构转换,工业增加值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基本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年,江苏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52.7%,工业增加值占比仅为15.8%。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抓住国家推进农村改革的重大机遇,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到1994年,江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3%,接近江苏经济总量的一半。如今,41个工业门类中,江苏拥有40个。2023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3%、仍然稳居全国首位。

二是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集群效应初显。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产业在江苏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而化学、机械、金属冶炼及压延、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等当时属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江苏工业开始向着高度化方向发展。2023年,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1.3%、49.9%,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江苏工业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江苏智造”“江苏优造”“江苏精造”,步伐越走越快、道路越走越宽。

三是制造业带动服务业深度融合、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前,全省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服务业长期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从1985年起,服务业开启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征程。1989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5.8%,使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江苏抓住全省制造业快速发展和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承接制造业企业分离和外包的非核心业务,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推动“江苏制造”的转型升级。到2023年,江苏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总和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8%,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二、市场结构的外向化转型

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作为沿海省份,江苏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较早开启了市场结构的外向化转型。在上世纪90年代即实现了市场结构由内向型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等多个层面。其背后既有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催生国际生产分工协作的必然要求,也有江苏审时度势站位高远的谋划与布局。

江苏市场结构的外向化转型过程主要呈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三外”发展始终保持率先态势。1999年江苏进出口总额相当于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的34%,比1989年增长7.1倍,跃居全国第二位。到1999年末全省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0490个,实际利用外资额428.3亿美元,其中98%都是1990年以后引进的。对外经济合作也不断拓展,1999年末全省共批准在境外举办非贸易企业526家,扩展到世界各大洲近80个国家和地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居全国第一位,当年实际到账外资总额居全国第二位。

二是出口商品结构逐渐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幅下降,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机电和轻纺深加工产品比重大幅上升。1978年以前,江苏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是棉布、绸缎、丝类等初级加工品,占到出口总额的六成多;进口商品以钢材为主,占到进口总额的七成。到1999年,全省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比达95.9%,初级产品仅占4.1%,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2%,一大批骨干机电产品年出口在5000万美元以上。产品结构也出现了重大改观,计算机、船舶、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电动工具、数控机床等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江苏外贸逐渐从国际代工模式走出,大批知识密集型一般贸易企业加速崛起,一般贸易出口商品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2年的42.5%提升至2022年的58.8%。

三是外资利用保持增量提质势头。江苏引进外资始于1978年,当年与外商签订补偿贸易外资项目2个,协议外资245万美元,为江苏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升级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国家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江苏进行统筹规划,直接引资、借力引资、以资引资并举,引导外资由传统工业逐渐向电子信息、光电机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投资主体由过去的中小企业转向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投资结构改善。如今,江苏也是外商投资最密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现有4.3万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400家在江苏投资。

四是各类开发区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是兴办开发区时间较早、发展较快、整体规模较大、办得较好的省份之一。1984年,伴随南通、连云港首批开放,江苏的开发区建设也正式起步。20世纪90年代,借助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机遇,江苏大力推进沿江地区的开发区建设,并不断向苏北腹地延伸。目前,江苏15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80%的外资和80%的外贸进出口。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外贸易连续多年位列国家级开发区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彰显了江苏开发区强大的发展实力和竞争力。

三、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转型

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各种所有制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江苏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民间工业与村集体相结合,形成富有江苏特点的社队企业 。改革开放后,江苏在乡镇企业基础上,持续优化所有制结构,各种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江苏的所有制变革转型主要表现为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江苏发展的有生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的公有制经济占据着经济主体地位。至1978年,江苏国有、集体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92.7%。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活跃起来,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民营、私营企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0年,江苏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2023年提升到了四分之三,其中,民营经济占江苏经济总量近六成。国资、民资、外资三类经济成分协同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国家开发开放浦东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大量涌入江苏,给江苏带来了良好的产业投资机遇,也带来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苏南乡镇企业经过前期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社会财富,但在激励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也暴露出问题短板。在新机遇下,江苏顺势而为,推动乡镇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短短几年时间,苏州、无锡、常州各市原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改制比例已达80%以上 ,大批改制后的企业在新的市场竞争中重焕生机活力。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持续进展。长期以来,江苏国资国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经过多次转型,江苏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逐渐完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效益大幅提升。2022年末,江苏三大类国有资产总计突破37万亿元,再创新高。过去5年,江苏国有企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增长135%和111%,利润总额增长35%。

四是政府和市场的职能逐步明确。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江苏的政府与企业职能逐渐明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退居幕后,市场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以成本效益为基础、以市场价格为主导的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四、人口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作为中国沿海省份之一,江苏具有人多地少、城镇密集及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等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迅速实现城市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苏中苏北地区的城市化加速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幅降低进城落户门槛,创新城镇行政管理模式,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更新。

江苏在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率先实现由乡土社会结构向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变。1978年,江苏的城镇化率仅为13.7%,比全国低约4个百分点,也低于广东、浙江等省份。随着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颁布,江苏在全国率先探索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开展村镇规划建设,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2005年,江苏的城镇化率超过50%,江苏由乡土社会转变为城乡社会。2023年,江苏的城镇化率达到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二是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加快形成并日趋加强。改革开放后,苏南模式推动了小城镇遍地开花,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苏锡常都市圈。进入21世纪,江苏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建立,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今,南京都市圈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南京首位度提升取得实质进展,苏锡常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有效推进,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

三是土地利用和城市更新得到改善。在城市化转型过程中,江苏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重点,尊重资源环境本底、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模式新方法。这期间,江苏的城市绿地率持续增加,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缓解了城市环境压力。2022年全省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达40.56%、43.9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94平方米。截至2023年末,江苏有9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居全国第一。江苏还通过优化工业用地配置,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随着多数城市建设从增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江苏着力布局城市更新,推动老旧城区和城市边缘地带改造升级,提升了城市整体功能品质。

五、发展动力的创新化转型

发展动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能量源泉。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断演变,在要素的交替中推进经济增长,在要素组合的迭代中推动经济转型。从初期的资源依赖到劳动和资本驱动,再到市场化经济阶段的资本和技术驱动,进而上升到创新驱动。江苏经济发展要素的持续升级与演进,折射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型和不断提升。

江苏发展动力的创新化转型主要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发展主动力实现持续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和传统手工业,发展动力主要靠资源驱动。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大量农民转向制造业领域就业,推动了江苏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江苏持续保持年均超过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98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74.2%,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这期间,江苏的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驱动逐渐过渡到劳动与资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江苏建立外贸口岸,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崛起,迅速引入大量资本和先进技术,江苏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发展动力逐渐向资本与技术过渡。

二是区域科创能力达到创新型国家或地区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53%,达到创新型国家或地区门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省区第一。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苏已经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创新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三是技术驱动创新日益凸显。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截至2023年末,江苏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和创新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江苏加快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通过“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发展。截至2023年末,江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拥有全球“灯塔工厂”9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均居全国前列,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4%左右。 9jhj6ZAb/54LVjfJbMdvMIndooY9fmt1bQrt20zciEM9UpA2F+k2sgrfzd53K4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