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目标维度

社会的文明程度,映射着人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指标,既包括个体文明进步的状态,也包括社会整体文明发展的程度水平。恩格斯指出,“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教育的普及,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 ,这不仅蕴含着社会文明的丰富内涵,而且体现了人们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期盼。社会文明程度不仅是历史性的、代表着社会的进步状态,而且是文明行为、文明过程和社会文明成果的重要标识。在人类发展史上,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体对文明的追求,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优化社会秩序,推动国家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社会文明程度高”提出明确要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对于社会文明程度的考量,可以从六个维度来展开。

一、增强思想引领力

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能力。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概念,全党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让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思想引领力强的关键就在于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加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既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体系化构建,也要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普及,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用党的创新理论为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定向”“立心”“固本”,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融合在一起,在思想觉悟、精神面貌、行为规范上协调一致,从而真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提升价值引导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不断提升价值引导力,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要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彰显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立物易,立心难。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关键在“长”“常”二字。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工作主题。其中,文明培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程,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应聚焦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强国之魂,大力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载体作用,贯通城市社区和乡村,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深入移风易俗等方式,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文明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应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文明创建带动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是构成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有机整体。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即不断深化文明培育主题、创新文明实践形式、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力。

三、彰显文化竞争力

文化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文化繁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发展文化事业必须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一是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注意发挥文艺事业的突出作用,把握时代脉搏、体察实践呼声,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开展文艺创作,推出更有时代感、群众性、生活化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谱写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华彩篇章,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二是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围绕优质化、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打造更具特色、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提升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担当着重要使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把握,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坚持融合化、集约化、协同化的发展路径,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市场活力为抓手,以平台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建成中国特色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和市场体系。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要注重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数字出版、数字艺术、数字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三是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的要求落到实处,破解“文”与“旅”资源分离困境,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在积极培育和壮大文旅融合市场主体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推动“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拓展方式,优化布局文旅融合项目,带动文旅产业链和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

四、激活文化生命力

激活文化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彰显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激活文化生命力,落脚到江苏,就要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在江苏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五、社会治理高效能

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因此,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社会治理高效能不仅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内在要求,也构成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强调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社会治理创新的任务和2035年社会治理创新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变化,而且蕴含着理念、方法、手段和制度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

社会治理高效能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内在要求,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尤其要基于具体鲜活的时代指向,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与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等发生深刻变化,而基层作为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前沿以及与普通群众接触的最近处,对与时俱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求愈发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治理高效能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社会治理价值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制度体系、方法体系和运行体系的系统优化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核心,推动社会治理实现高效率、高水平、可持续的有机统一,最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为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提供支撑动力、秩序保障与活力源泉。

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相互作用、互为表里。社会治理高效能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的本质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最高追求,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效的社会治理可以提供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稳定社会环境,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公平对待和有效保障,鼓励人们展示才华、积极创新,促进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进步,促进建立社会信任和合作机制,减少犯罪和不公平现象发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氛围,进而提升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尤其要通过社会治理持续面向城乡基层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把社会文明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社会文明的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真正实现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觉”与“入心见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会促进社会治理高效能的实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更是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广大人民群众既可以充分感受到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可以在亲身参与社会文明建设中受到价值教育、得到思想提高,更好地自觉处理好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获取与奉献、自由和秩序的多重关系,实现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内化,不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构建。

六、实现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既包括个体人的现代化转变,也包括人类社会的整体转变,即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就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而言,人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目标在于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实现人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进步、发展的体现,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过程”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国民综合素质和人才的竞争。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实现人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培养要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要素都需要通过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实现。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水平决定社会现代化的程度。“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人的现代化,只有真正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谈得上文化传统的当代转换,才能实现整个民族的现代化。” 显然,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首先培育人的现代化素质,实现主体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展开,一切人的现代化的有利因素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准备。一方面,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教育程度、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等都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受到社会的改造和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现代化实践中实现自身现代化。人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并非单向度的,人在推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为现代化的社会所创造。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现代化,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旨归和目的。全社会文明程度高低,攸关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的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的现代化的目的;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的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OJKr01DjNbmPXxF6wwc2054Nfttt/MPXqXmyraifv50ZXEur4hDJ6ifCh7tJvNu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