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内在包含了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要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具有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建立百余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52年年底,我国恢复国民经济任务顺利完成后,党中央及时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写进过渡时期总路线之中,掀起了投身工业化建设的热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的发展构想。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概念,他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独立自主发展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9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983年6月,邓小平明确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013年11月,党中央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概括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文明

汉语的“文明”一词,最早出自《周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里的“文明”有“光明”之意。在其他典籍中,“文明”一词更多意指人的教养和开化。《尚书·舜典》称赞舜:“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唐人孔颖达注解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意指王者修德、民风淳朴。《礼记·乐记》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这里的文明,是个人内在德行和文化素养外显的结果,不仅个人神采奕奕,而且能让他人如沐春风。正是在文明的教化之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物质文明昌盛,而且博得“礼仪之邦”的美誉。

文明不仅是社会个体文化素养的表征,还是国家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文明是对国家发展状态的一种总体描述。文明的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连:“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促进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 文明更是一种社会进步状态,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是国家发展的灵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我们党一再强调,不仅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相互支撑,不可偏废。

社会文明,从广义上看,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水平和进步状态。从狭义上看,是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并列的文明范畴,其核心内容是社会生活文明、社会关系文明和社会意识文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大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带动了“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五大文明”协调推进,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和基本内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

“物质文明”一般指经济发展现代化,旨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目前,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只有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发展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党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领导人民埋头苦干,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历史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政治文明”一般指政治制度及其运行体制现代化,旨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来自人民、依靠人民,其发展目标更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如何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人权得到更好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精神文明”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观的文化形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等精神财富。精神文明是一个民族及其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为价值观、道德观、智慧观、审美观等内容,可以用语言、文学、音乐、美术、运动等形式来表达。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实现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社会文明”狭义上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文明。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导致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党领导人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生态文明”一般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明状态和进步程度,着力于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全党全国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共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持续的生态基础、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现代化。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条件、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内涵丰富而又浑然一体的新型文明体系。其中,物质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社会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社会基础,生态文明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这种新型文明体系,核心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发展、文明模式和文明体系,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产生这些体系的时代的需要”。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当代中国文化实践和经济实践的生动展现,是承接历史、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理论命题。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江苏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价值取向,实现“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筑牢坚强文化基石、凝聚强大主体力量和拓宽广阔发展空间,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

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为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探索创造,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江苏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在现代化道路中,遵循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恪守初心使命,从“人”的视角出发,厚植人文底色,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江苏之经验,推动经济学“人文回归”,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文化和经济的互融互促。

以文化繁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时偕行,就不会有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江苏要秉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推动经济进步与文化发展的有机融合,做到以物载文、以文化人、以义为利。一方面,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提升人民精神文化认知水平、增强人民理想信念、以文艺为载体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共同着力,全方位、深层次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创新,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广泛的市场范围内合理流动。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为人文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筑牢坚强文化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应注重“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文化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促进人的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真正实现。江苏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坚定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在宏伟壮阔的人文经济学发展实践中,要承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政府确立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时,在企业和经济组织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

以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凝聚强大主体力量。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的现实承载和价值旨归也是人。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必须立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人文经济学发展凝聚强大主体力量。一方面,江苏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组织和动员各类社会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汇聚社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保持安定团结局面,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另一方面,江苏必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利益、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引领和规范社会生活,以合理有序的社会生活引领促进经济生活,为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锻造法治思维、提供法治保障。同时,江苏更要坚持以社会治理智能化和社会治理专业化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现代社会治理效能,有力解决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有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凝聚最强大主体力量。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全面绿色转型,为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拓宽广阔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行动指南,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大国竞争新优势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激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能够赋能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绿色转型,为人文经济学拓宽广阔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生特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在加强生态系统修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方面,能够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推动力。江苏坚持注重发展路径的创新性,摈弃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打造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气候友好的先进发展体系,更好地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个体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推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FukR95lKuDmO9M+cTQFgrNgRJbDRhuKMLssBtSc8W5G14FDfhdUrUk7HhqmX+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