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大书记”会师城南庄

在1945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史称“五大书记”。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刘少奇、朱德自1947年3月底在绥德县分别后,就分别在陕北和华北两个战场履行自己的使命。

在此后一年的极不平凡岁月里,中共中央立足陕北,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1947年6月30日,刘邓 大军自豫北地区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从7月至9月,解放军由内线转向外线。陈谢 大军南渡黄河进入豫西,陈粟 大军主力进入豫皖苏平原,与刘邓大军形成“品”字形阵势,经略中原。内线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构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进攻总态势。

部队夜渡黄河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随着解放战争逐渐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1月22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到达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十二月会议)。在第一天的会议上,毛泽东对形势作了中肯的分析: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很孤立,群众站在我们方面。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会议指出:“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在报告中,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十二月会议开得热烈、成功,在全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十二月会议旧址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离开延安后仅8个月时间,战争形势就向人民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当1948年元旦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蒋介石在元旦致辞里仍信誓旦旦预言:“一年内消灭共军主力。”这个预言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相信了。

在基本完成转战陕北的战略任务后,为了更好地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离开陕北向华北转移。194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区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华北局)、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之下。领导中心设在石家庄。中央亦准备移至华北,同中央工作委员会合并。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电报中通知了他们的行动路线:“我们明日动身东移,由此到兴县走路及谈话十天,坐车去代县五天,走路到你处十天,约卯删(即4月15日)可到你处。”

3月23日下午,陕北吴堡县黄河川口渡口,集聚了很多人。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要在这里东渡黄河,向中央工委驻地西柏坡转移。除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和机关工作人员,还有赶来送别的陕北乡亲,站满了河滩和山坡。有一些是他们路过佳县螅蜊峪时拥上街头的乡亲,一直送到了渡口。他们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沿着褐色的沙滩,听着河水拍岸,踱步慢行。在料峭的春风里,他们回头望望陕北的这片热土、这块他们战斗过的大地,回想那些充满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共同渡过的难忘时光,同样地依依不舍。十几条木船停靠在岸边,数十名船工做好了一切准备,等待着起航。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慢慢走到水边,又转身和区镇干部们一一握别,向送行的乡亲们招手致意,这才登上木船。

当年担任毛泽东警卫的阎长林曾回忆起那天渡河的情景:

这是1948年3月23日的中午。三天前,我们离开杨家沟,夜宿吉征店,经过螅蜊峪,早晨就来到这吴堡县的川口渡口,因怕国民党军队从西安派飞机来袭扰,就把渡河时间改在了下午。……

根据事先的安排,毛主席乘第一条船;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乘第二条船;陆定一、胡乔木等同志上了第三条船;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分坐在10条木船上。

木船缓缓离开岸边,人们的心中都油然涌起了一种无形的眷恋。毛主席站立船尾,久久地凝望西岸,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

正是凌汛时期,料峭的冷风,夹着水星,扑打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刚起锚的时候,水面还比较平静,往前行,就发生了变化,滚滚的巨浪夹杂着冰块,咆哮着,横冲直撞,把小船撞得“咯吱咯吱”直响,船颠簸得很厉害。

我们紧靠毛主席站着,怕他出危险。毛主席说:“你们放心,船工的本领是很高明的。”

毛主席稳稳地站着,赞赏地看着船工每个细微的动作,兴致勃勃。

他对叶子龙同志说:“怎么样?以陕北为背景,给我照一张相吧。”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人从吴堡川口东渡黄河

“好,照一张。”叶子龙同志说完,拿出照相机来,把镜头对准毛主席,按动了快门。

毛主席笑着说:“好啊!把陕北的人民、陕北的山水照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船继续前进,船工们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紧张而顽强的搏斗,绕过许多冰块,终于使船冲出了激流。毛主席站在船上,望着西岸的人群和一座座大山,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陕北人民对我们太好了!我现在和撤离延安时一样,还是不愿意离开陕北。但是不能再提出不打败蒋介石我就不离开陕北。如果这么提,那就不切合实际了。”

渡过黄河后,毛泽东一行于3月24日到达中共中央后委驻地山西临县三交镇双塔村,同杨尚昆等后委留守人员会面。当晚,他们研究中央机关今后的行动路线,商定分为两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在此稍作停留,乘车经晋绥军区前往晋察冀;中央机关和后委机关留守人员由杨尚昆率领前往西柏坡。

3月26日,毛泽东等到达晋绥分局、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兴县蔡家崖后,在这里逗留了8天。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肯定了晋绥解放区的土改和整党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工作中曾经发生过的几个“左”的偏向的纠正。他指出今后晋绥党组织的任务,是用极大的努力,继续完成土改工作和整党工作,继续发展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他解释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月4日,毛泽东等到达岢岚县城,5日到达神池县城,6日到达代县,7日到达繁峙县伯强村。11日在翻越五台山时恰逢天降大雪,山路难行,直到深夜才在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宿营。

4月12日,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到达河北省阜平县西下关村。晚上,他们商定: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城南庄休整数日后,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继续前进,去平山县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毛泽东则暂时留在城南庄,在这里做去苏联访问的准备工作。

推翻一个旧政权,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用事实证明即将取得革命的胜利。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新政权,共产党人还缺乏经验。早在1947年上半年,毛泽东就向苏联提出访问要求,以学习苏联共产党的革命及建国道路。双方原商定毛泽东于1948年7月访苏。但形势的发展太快了。人民解放军在各战场展开强大的攻势,在外线开创了中原战场的新局面,内线也捷报频传。在第二条战线上,爱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对此,胡乔木形象地说:“不要说我们的敌人对此感到震惊,甚至目瞪口呆,就连我们的朋友,我们党内的许多干部,对此也十分惊讶,出乎意外。” 于是,毛泽东就与周恩来等商量,提前访苏。

4月13日,在聂荣臻的陪同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到达晋察冀阜平县城南庄。毛泽东住在军区大院的正房,原来聂荣臻住的地方。毛泽东高兴地对聂荣臻说:“到了晋察冀,就像当年在江西到兴国一样,群众见了我们都是笑逐颜开。”

毛泽东一行刚刚安顿下来,就接到人民解放军4月21日收复延安的好消息。4月24日,中共中央给西北野战军发去贺电:“去年3月19日国民党匪军占领延安的时候,我们就断言,这种占领将标志着国民党匪军的失败和中国人民的胜利,一年多以来的一切事变,充分地证明了这一断言。” 字里行间,自信心、自豪感溢于言表!

毛泽东等人在城南庄听取聂荣臻关于晋察冀工作的汇报、召开区县干部座谈会后,周恩来、任弼时于4月23日率中央机关65人抵达西柏坡;叶剑英所率中央后委人员也同期到达。

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后,延安人民欢迎自己的子弟兵

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随着解放战争的长足发展,在历史长河就要发生转变的形势下,如何顺势而为,谋划更大的行动,需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决策和部署。4月25日,毛泽东致电在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他们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拟讨论的问题:(一)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二)关于在今年冬季召开二中全会的议题;(三)关于酌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问题;(四)关于消灭某些无政府状态和酌量缩小地方权力问题;(五)关于区、乡、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大纲草案;(六)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及其他问题。 毛泽东请刘少奇等人就上述问题先作大概讨论,然后再到城南庄商定。紧接着,毛泽东致电斯大林,通报提前访苏的计划,并希望就政治、军事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商量和请教。这一切显然表明,毛泽东已开始谋划建立新政权的问题了。

4月30日,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来到城南庄,出席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自1947年3月31日绥德县田庄分手后,“五大书记”又汇合了。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7gaZWG4ftvmlnB/Eiy8hfqme2uLvNCQg3hE/FCmlTonlc+ZfoTLiH5qsDUzOVG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