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发挥所长要有共同守则

厘清教育中变与不变的道理

1920年,杜威博士来到上海,随之杜威的理论几乎全盘支配了当时的中国教育。中国各地含有实践性质的学校有如雨后春笋,都本着杜威的理想而设置。这种盲目移植的现象,是在任何国家都未曾见到的,而所引发问题的严重性也更为明显。

我们冷静检讨,这种方式充其量只是抄袭,还谈不上模仿,因为模仿需要深度用心,抄袭则不用动脑筋,人云亦云。而且这只能说是杂糅,根本算不上融合,因为融合必具有自己的逻辑,而杂糅则是莫名其妙的产品。

杜威的教育理论实际上过分偏重“可变性”。留美多年的曾约农教授明确指出:“今日一般观念,已不免拿一个‘新’字来做‘进化’二字的脚注。断定一切旧的都不如新的。换句话说,只知宇宙在‘变’,时代在‘流’,而不知‘变’中有‘常’,‘流’中有‘住’。”

变是事实,我们承认宇宙是一个变局。但是,宇宙自然真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吗?笔者上课时,多次要求同学放学回家看看妈妈有没有变。结果发现就算一切都在变,幸好妈妈的爱始终没有变。如此,这个家才温暖,回家也才觉得安全。

我们赞成教育必须是变动的、应变的、向前的、进步的、推陈出新的,一切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教育都应该加以反对。但是,我们更相信孔子所说的:生活法则不可变而生活的方式可以变。大家用心分清可变与不可变的界限,才是知变又知常的良好方式。

16世纪以前,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大多相信“过去比现在好”,这和我们常说的“一代不如一代”的观念非常相似。大家都相信,人心和人的作为都是一天一天败坏,今不如古。16世纪时,西方许多哲学家已经相信人类生活是进步的,并且大力提倡古不如今的观念。这种“明日比今日好,今日比昨日好”的假定,固然暗合人性本善,实际上却也偏向于“人类无限的完美性”。正如法国圣西门(Saint-Simon)所说:“黄金时代不是隐藏在我们背后(指过去),而是展现在我们的前面(即未来)。它代表着完美的社会秩序。我们的祖先尚未见到它,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将会到达斯境,这有赖于我们为其开辟坦途。”

这一番话,其实在愈变愈好的“变”中透露出必然完美、务必达成的“常”则,也就是有其“不变”性。没有不变,哪里有变?这种变中不变的道理,由于《易经》的启示,我们中国人早就深刻体会、铭记在心了。不幸的是,由于近四百年来科技的落后,我们便觉得样样不如人,以致把祖先的宝贵遗产全都忘记了。

如果只看到变的一面,否认不变的事实,就会产生“道德不但可变,而且必定要改”的错误观念。民众曾经寄望“教育愈普及,社会愈有秩序,大家愈富有,社会愈能安宁”。现在几乎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大学生满街都是,结果社会愈乱;人人都有钱,才发现家家都闹穷。有钱就花,没钱也要先花,弄得大家不安宁。可见基本的道德修养绝对不能变。我们在人格修养方面,一直认为今不如古,果然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可以这么说:从物质方面来看,由于科技发达,带给人类很多好处,当然古不如今,愈来愈进步。但是从精神方面来看,由于重利用而轻正德,以致科学愈发达,物质上愈进步,精神上反而愈来愈倒退。

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必故步自封,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吃尽同等的苦头。但是在精神方面,应该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然后才能利用万物,发挥各人的长处。

教养子女要有一定的品德标准

子女的长处各有不同,要顺其自然,激发其各自发展的气力。子女的品德却必须维持一定的标准,就算才能再好,成就再高,也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针对子女的品德,父母必须订立共同守则作为家规。我们列举几个重点,说明如下,以供大家共同勉励。

把子女教养成真正的人

父母以身作则,不能有禽兽的行为,应成为子女做人的好榜样。率先孝顺父母,让子女耳濡目染,使子女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而非徒有形式;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发挥“悌”的精神,不但友爱,而且互相帮助。这样的家庭才具有孝顺的氛围。由于孝悌为仁之本,子女能孝能悌,非但在家庭中不会出问题,将来长大,在社会上也是个安分的人。我们发现,凡是鄙视孝悌的人,通常貌忠而内奸,对长官只知道顺从,遇着好一点的位置,便不惜一切,务必争取到手;一旦利害关系用尽,即刻翻脸不认人。正常的家庭,必然重视孝悌,到这种家庭寻找对象,婚姻大多美满。

所谓门当户对,其实就是正常家庭对正常家庭,双方都讲求孝悌传家,将来教养出来的子女,也必然重视孝悌。孝顺并非人的天性,否则为什么古圣先贤费那么大的心思,不断地鼓吹倡导,仍然还有那么多不孝的行为?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世人,每一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个体。西方的父母按照这种宗旨,把子女教养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但是,中国人最可爱的地方,便是就算信仰基督教,也会感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忘怀父母“生我、育我、抚我、鞠我”的大恩,秉持儒家的教诲,孝顺父母,未敢稍有懈怠。

21世纪的中国,尤其在台湾,受到西潮的冲击,有一些人提出“非孝”的主张,强调“父母对子女并无恩”。孝道的观念,因此起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普遍来看,中国人在孝顺父母方面,仍然远远胜过其他任何民族。

父母最好明白,孝顺是一种习惯,必须从小加以培育,及早培养子女孝顺的习惯。往昔的孝顺,由于行之久远,已经偏离原来的正道,产生很多偏差的观念,难免引起许多批评。我们现在不但无法也不必恢复往昔的做法,更不能把孝顺僵化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徒然使很多人敢怒而不敢言,变成表面亲爱而内心怨恨。我们将于后文第五章“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第一节“遵行现代化孝道”中,详加说明。

西方文化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只对上帝负责,因此很少谈及孝的问题。中华文化采取人本位思想,以德行和亲情来维系亲子关系,认为子女既然为父母所生,基于父母的教养大恩,应该知恩回报,孝顺父母,否则便是不肖子女,和畜生并无两样。

把子女教养成真正的中国人

如果问一位美国人:“你为什么是美国人?”答案肯定是:“因为我在美国出生。”如果问一位中国人:“你为什么是中国人?”答案迥然不同:“因为我的爸爸是中国人。”中国人只管爸爸是哪里人自己便是哪里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出生,都不致产生影响。因为我们的文化主张不忘本,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子女为了不忘本,就随着父姓,也跟着父亲是哪里人就是哪里人,即使有生之年,从来没有到过那个地方,也会念念不忘,因为那是父母出生的地方。中国人最看不起数典忘祖的人,就算他功成名就,有很大的贡献,只要数典忘祖,我们就会认为他天理不容,终究会自作自受。

父母最好明白,孝顺是一种习惯,必须从小加以培育,及早培养子女孝顺的习惯。

请问: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的观念,应不应该因为美国主张以出生地来认定是哪里人而有所改变?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到过父亲出生的地方,便认为那个地方与自己无关,至少没有感情,是不是已经证明这个人的心中没有父亲的存在,至少对父亲不敬,也就是不孝顺?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是,事关重要的价值观,仍然值得大家深思。

尤其是全球化、国际化、现代化盛行的今日,哲学家竭尽心智,已经发觉“要解决人类的纷争、冲突,唯有借助于中国人的哲学”。换句话说,21世纪即将成为“西方科技结合中国哲学”的崭新时期,也就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来包容世界各国的文化。因为只有中华文化广大的包容性,才有方法求同存异,使各种文化互相尊重,彼此共荣。中国人的“中”字,有“合理”的意思。只有凡事求合理的国家,才能称为“中国”;只有凡事都能够恰到好处的人,才够资格称为“中国人”。这是何其尊贵、庄严的名称,我们必须共勉。全世界都追求合理化,只有这样的全球化、国际化,才会更加和平圆满。

20世纪的中国人,很辛苦。但是,21世纪可以说已经完全不同,中国人愈来愈争气,在世界上广受重视。“东亚病夫”不见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也都改掉了。21世纪的中国人,千万不要用20世纪的眼光、20世纪的标准、20世纪的思维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正当时矣!

教养子女立志效法祖先

要教养出好的子女,单凭父母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毕竟我们都是人,而且是平凡的人,怎么可能轻松地教养出好的子女?就算三代同堂,也很可能是上两代的四个人反过来被第三代的“小霸王”或“小龙女”牵着鼻子走,弄得别人都在看笑话,而自己居然还很得意。这实在很可怕。古圣先贤设计一套祖先崇拜的方式,实际用意是结合祖先的整体力量来教养子女。孔子反对怪力乱神,不赞成迷信,却明确表示祭祀的时候要亲自参与,并且把神当作真实的存在,表现出虔诚的态度。

杨懋春教授认为,子女如以至诚恳切的情感纪念一位死去的亲人,定会设法将死者在生时的音容笑貌、举止动作、爱憎迎拒等情况尽情追思,在心中或梦中加以追忆。想念到极深时,人会抛弃理智,幻想所爱的人死后并未化为乌有,也不会转变为不成人形的可怕鬼怪,而是会像活人一样生活,也有像活人一样的各种需求与爱恶,只是行动上可以飘忽幻化,不受形体的拘束。于是逐渐建立一种信念,相信人死之后,血肉形体腐化,却换上了一个与生时相同的精灵相貌,并且保留着生时形体的各种属性,也就是保留各种生活方式与需要。这就使我们不忘在祖先死后,按时祭祀,供奉所需要的物品,并且乐于和祖先接近,倍觉温暖可亲。我们延续祖先生命,供给祖先所需祭品,发扬祖先精神,还要借重祖先的力量来教养子女(如图2-2所示)。

图2-2 教养子女立志效法祖先

有些人经常在子女面前辱骂祖先,说什么丑恶的中国人,直说到有一天子女不想做中国人。如此,我们就找不到中国子孙,变成没有中国人的中国,这对世界也是严重的损失。父母教养子女认同祖先,才能够孕育出家族思想。仅仅以父母为认同对象,不免倾向于个人主义。立祠堂、修家谱、表彰祖先,才能够激发子女重视家风。

教养子女确立“德本才末”的信念

现代人重视才能,认为子女迟早要投入竞争激烈的职场,如果不趁早培养各种才能,就要落于人后。于是四岁学钢琴,五岁学游泳,还要分出时间学外语和跳芭蕾舞,这样的孩子哪里有时间和心情来陶冶品德?教养的意思,是引领子女上进、避免堕落。因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兽性,如果不教,兽性就会不断发展而阻碍了人性,子女就会堕落得犹如禽兽。所以,教养子女确立“德本才末”的信念尤为重要(如图2-3所示)。

图2-3 “德本才末”的重要性

人的品德并非生来圆满,必须妥善养育,才能改善原来的缺陷。有才能不一定受到欢迎,其中的关键即在于品德的好坏。品德不佳的,才能愈高强,大家愈不敢接近。所以,德本才末并不是不重视才能的发展,而是把品德修养当作基础。品德的培养必须趁早为之,子女愈大就愈不容易培养,因为做人的基础已经不稳固。既然年龄愈大,愈不容易培育,那么父母就要衡量轻重本末,最好以培养品德为优先,使子女明白德本才末,而知所轻重。

教养子女先把母语学好

中国人不但要说中国话,而且要深入认识中国字并且会写中国字,只会说不会写,不算懂得中国语言。语言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一辈子平平凡凡,那就无所谓。如果有一天真的出人头地,就必须将一种语言文字运用得十分精通,才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那时候若是发现自己的语文能力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创见,就会造成很大的遗憾。语言学家主张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外语应该最为合适,因为十岁以前,必须一心一意把自己的母语学好,奠定坚实的基础,才不致因太早学习外国语言,弄得没有精通一种语言而抱憾终生。

一个人如果从十岁起就多种语言混杂使用,可能样样会说却没有一样精通,将来在应用语言方面,必然不能如意。网上已经出现把“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这种现象不知道能不能唤醒那些急于早日让子女学习外语的朋友!我们也希望,父母能问一问子女:做梦的时候,说的是哪一种语言?如果子女连做梦都在说外语,大概就难以挽回,没有什么希望改变了。

子女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学习哪些技能,我们身为父母,最好尽量加以尊重。但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应该列为必修课,没有人可以例外。父母应该抓住这些共同守则,在子女身上打好基础,使子女站稳脚跟,其余的发展,可以依据子女的个体差异,将其教养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放眼望去,现代中国人刚好相反,父母不重视子女的品德修养,反而十分注重子女的学业、技能。

对子女来说,父母之爱非常重要。孩子从小就在这种爱中长大,必然是十分充实而健全的人。然而,真正的父母之爱必须重视子女的品德。父母时时刻刻都要提醒子女:规规矩矩做人,并且要实实在在做人。把品行的基础打好,先做一个好人,再来学习其他技能。这样所学到的东西才不会乱用,才不会用来为害社会,才不会使祖先蒙羞。这些道理,父母如果十分明白,便不致盲目逼孩子小小年龄就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成天不是学这个,就是学那个,而且这些技能将来还未必用得上,即使用了也没有把握用得合理,用得有益于社会。 1dm3Eg9jkodeRQ+HD3FDofBRD0T12yaacJ7/kiyC/TOVyYGEao+TRzq0k/6P50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