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子女教养成人。不但有人的模样,而且具有人的内涵,和大家互动起来,也让大家认为他是真正的人。
但是,每一个孩子实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才不会认错,想来也是上天的一番好意,要不然人人相同,岂非天下大乱!同样一对父母,所生的子女并不相同,兄弟姐妹个个不一样,这种差异性也增加了家庭中的乐趣,这真应该谢天谢地。
书本中所描述的孩子成长的情形,属于一般情况。事实上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情形,和书本中所说的难免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不是希望子女出人头地吗?何必害怕子女与众不同呢?因此,这时候父母不但不应该大惊小怪,认为自己的子女是不是有什么差错、有什么不对,或者有什么问题,反而应该满心欢喜,这说明自己的子女毕竟有些特殊,果然与众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有自己的饮食、睡眠、行动特性,这是十分正常的。父母必须顺其自然,让子女自由自在地成长。千万不要强迫子女,要求他们长得跟书本上所说的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必要的。
但是,顺其自然并不是听其自然。有很多父母在这个地方弄不清楚,以为父母应该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子女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溺爱,迟早会把子女宠坏。而子女长大以后,也不会原谅父母,却会抱怨父母不知管教,害得他们养成很多坏习惯,想改也改不掉,痛苦不堪又后悔莫及。这种听其自然的放任主义,实际上等于忍心放手让子女自生自灭,以致子女成为社会的祸害。
子女的成长,父母固然不应该加以过分干预,因为子女是父母所生,却不一定要按照父母的理想去成长。想生女儿,却来了个儿子;盼望儿子,偏偏生了个女儿。这种情况即在警示我们:人们没有能力支配孩子的性别,也没有办法规范子女务必依照父母的需求,把自己塑造成让父母喜欢的那种模样。
顺其自然,可以解释为不加以干预,也可以解释为“自然的部分不加以过分干预,不自然的部分应该加以禁止”。父母有责任帮助子女顺应自然,但不能够完全不禁止,致使子女因听其自然而产生很多不合理的行为态度。
顺其自然,可以解释为不加以干预,也可以解释为“自然的部分不加以过分干预,不自然的部分应该加以禁止”。
旅美心理学家邱连煌教授看到英美社会在教养子女上的偏失现象,喟然长叹:“这种只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爱,便无须对他们实施管教的育儿哲学,实为21世纪社会上的最大祸患!”他提出“爱与限”的主张,认为儿童固然需要父母的温情、同情、亲情,但是,光有爱尚嫌不足,除了爱,还要有“限”。教养儿女,要与他们“约法三章”,凡事先定规则,在明确的限度内辅导、教诲,加以督导、勉励,然后才能培养子女堂堂正正的行为态度。如果不加以限制,子女会像脱缰的野马,东奔西窜、横冲直撞,为个人惹来无穷困扰,也为父母平添无限烦忧。
他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位母亲跑到心理辅导处求救,说她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完全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不服从命令、不接受要求。他夜夜在外闯荡,常常深夜两点还不回家,令人又生气又忧虑,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心理辅导者静静听她倒完苦水后,要她把事情的发展始末说来听听。她想了一下说:“我清楚地记得,问题是这样开始的。当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抱他上床午睡,他大声抗议,我没有理睬,想不到他‘噗’的一声,将一口口水吐在我脸上。我当时并没有生气,因为我听某些专家说,碰到母子正面冲突之际,应该平心静气地加以解释,让孩子的情绪有宣泄的机会。所以我告诉他:‘用口水唾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下次不可……’话还没有讲完,又是一口口水喷过来。我一面擦干脸上的口水,一面想重新解释一番。不料还没有开口,‘水枪’第三次直射脸上。这时,我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狼狈地逃出他的房间,背后险些又中了他的第四次‘扫射’。”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对母子每逢冲突,她就从未占过上风。事态愈演愈烈,问题愈来愈严重,以致到了今日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位母亲,不过是成千上万受到这种只爱不限的育儿哲学影响的受害者之一。
邱连煌教授指出:当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公之于世的时候,强调有些精神症状是因为过分压抑情感冲动所致。不幸的是,有许多人,包括有些专家在内,对它产生误解,或者响应过分强烈,深以为个人幼时的感情冲动若是受到压抑,长大以后会带来太多的焦虑、忧虑和疑虑。所以孩子若有愤怒时,要马上让他发泄;有怨怼时,要即刻让他申诉;有欲望时,也要立时让他获得满足。依据这样的推理,他们主张以“不禁止”的方法来教养子女。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一味容忍放纵,要么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没看见。这种长期和全面“不禁止”的结果就是不良少年满街跑,问题儿童到处都是。实际上,子女应该在父母的关怀、爱护下,逐渐把他人所发生的警戒转变为对自己的警戒,把外在的限制转变成对自己的限制,把客观的约束转变为对自己主观的约束。最后才能够成为有为有守、有道德、有原则、能屈能伸、能自主、能自律的正常人。
孩子的独特性,从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父母从子女刚出生开始就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特性,接受他的饮食、睡眠、运动习性,还有脾气和情绪,顺着他,让他自然成长。孩子爱长成什么样子,就让他长成什么样子。父母应该把子女看作上天的恩赐,欢欢喜喜地接受。只要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父母就会喜欢。老实说,不喜欢又能怎么样?把男的换成女的,将黑皮肤换成白皮肤,做得到吗?人生原本就是不得不,对子女也不例外。
父母从子女刚出生开始就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特性,接受他的饮食、睡眠、运动习性,还有脾气和情绪,顺着他,让他自然成长。
我们最好明白,有什么样的父母,自然生出什么样的子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父母的遗传基因会使每个孩子对后天所处环境的刺激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些个体差异。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一个子女都要达到相同的标准,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相比较,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一样。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子女实际上都是世间唯一、独特、不能比较而且无法取代的。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子女,无论其身高、体重、外貌如何,顺其自然就好。
在学业方面,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子女比人家更好。读书当然十分重要,但是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道理,并不在于学业成绩。可惜很多父母常常不明白道理,只知道盲目要求子女用功读书,考出好成绩。有孩子明确表示不愿上学,便是由于受不了来自父母的这种压力。在技能方面,父母实在也使不上力,因为子女的天分各不相同,同样的师资、同样的教材,使用同样的机械设备,学习同样的技术能力,有的人学得很好,有的人就是学不好,根本勉强不来,只求尽力就是了。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表现在完全接受子女的成长情况。但是父母对于子女的限,则设定在子女的品德行为方面。父母必须提高警觉,在品德方面,应该要求子女不要逾越规矩,不要破坏秩序,更不可以横行霸道、惹是生非。
但也是基于这种认识,有些父母坚决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严厉要求,并且毫不手软,孩子痛得哇哇大叫,父母还连声吼叫“都是为你好”。这种方式,出发点可能很好,但不懂得儿童心理,所用的方法也不妥当,可以说效果并不明显。
做人最要紧的是生活,但现在人们却更重视知识,甚至因为追求知识而影响生活。父母不知道教导子女如何生活,却急于要求子女早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实在是本末颠倒、不知轻重。甚至我们现在已经把家庭变成学校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几乎丧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
有一篇《美国儿童在压力中》的文章,提起今日的美国孩童所承受的压力比以前要大得多。似乎只要母亲一怀孕,就等于小孩子已经注册进入托儿所。所造成的后果是目前十岁到十二岁的儿童罹患哮喘、晕眩、胸腔疼痛、胃病等心因性疾病比十年前增加不少,九岁或十岁时就开始喝酒或吸食大麻的也很多,十五岁到十九岁的女孩当中将近有四分之一在十六岁以前就有过性交的经验,少女未婚生育、少年自杀的事件,都在快速增加。
我们当年把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翻译成美国,实在不如日本人聪明,日本人把它称为“米国”。因为大多数人喜欢望文生义,看到美国,便认为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似乎什么都美,都值得学习,以致有一位老太婆,到美国去旅游,一个月之后回到中国,便不断地向大家赞美,说美国小孩比中国小孩聪明。她说:“你看,人家美国小孩才几岁大,英语就讲得溜得不得了。不像我们的小孩,学那么多,英语还是说不好!”这些年来,我们热心学美国,好像好的学不来,坏的全学会了,何苦来哉!
父母将自己的子女和人家的子女相比,而且要求子女一定要赢过别人;学校明知道孩子具有个体差异,也认定孩子拥有不同的能力,却盲目要求人人都及格。实际上,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就应该给予其不一样的教育刺激。不幸的是,很多儿童在课程上被逼得太紧,要求得太高。孩子们被迫去顺从环境,而课程却不一定能够顺应儿童的需要。
父母的责任,只在培养子女的兴趣和指导其方法,以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至于子女长成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人,父母一定要充分加以尊重。
按理,学前教育所重视的,应该是游戏而不是学业。但是外行的父母,却急于打听幼儿园教不教写字,当一听到都在游戏时,父母就不把子女送来。
父母当然可以在家里教子女认字和写字,也可以带子女上街,引导子女注意广告屏幕、商店招牌。但是,不应该强迫子女非学不可,或者一定要学得正确。父母的责任,只在培养子女的兴趣和指导其方法,以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至于子女长成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人,父母一定要充分加以尊重。
法国哲学家卢梭曾经提出自然主义的教育概念,认为儿童比教师、学校、教材更为重要。这种“儿童中心主义”主张,学校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儿童现有的经验、活动与兴趣上,使之成为决定学校活动的唯一原则。后来,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创立“儿童之家”,进行儿童教育的实验,她特别强调游戏法,认为游戏可以包含一切学习活动,用来培育儿童快乐、自发和创造的精神。
把儿童当作儿童,而不是成人。因为宇宙是一个变动的环境,知识和经验的价值,不能够求证于过去的历史,反而应求证于当时生活的需要,看看能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说得十分明白:“我们的教育,正在起变化,把重心改变了。这个改变与哥白尼把宇宙的重心从地球移到太阳,是同样的一个革命成果,在教育上,儿童变成太阳,一切的教育设施,都应该环绕着太阳运行,所以儿童是中心,教育应为儿童而存在。”
父母最好看清楚孩子发展的速度彼此不一致,有些孩子发展得较快,有些则较慢。而且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也不一样,有些孩子会认不少字,会写不少字,有些还不会。孔子早就提醒我们,必须因材施教。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当然应该依照子女的实际状况,而不应苛求。何况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彼此分工合作。我们依此推知,上天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而不是大家都一样。上天把子女托付给父母,最好依照子女的天分,让子女在快乐的生活中自然地成长。
父母可以启发、辅助、教导子女,却不应该要求子女接受各种指示。从前那种严格要求子女接受各种指示,严格要求子女服从长辈的教育理念都应该做出合理的调整。儿童天真无邪的特性、热忱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爱好实验的探索,都是十分宝贵的潜力。父母只需要以正确的态度、良好的方式、有效的方法给予适当的启发,至于子女将来怎样发展、可能有哪些成就,那是子孙自己的福分,根本用不着我们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