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详谈》系列新一季的出版物。
新系列仍然坚守一开始做《详谈》的初心——内容的主体部分是长篇的访谈,全部来自一手采访,目的是记录活跃在我们时代的人物的思考和行动,以为其他人提供借鉴和激励,并且成为“历史的初稿”。
这一季也有一些不同,比如会根据情况增加一些其他视角的采访和口述,还有一些与受访者工作相关的图片。
关于《详谈》,我经常会被问到一些问题,其中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选择访谈的形式?对于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而言,访谈的形式似乎太过简单,看上去它只是把被访者的回答记录下来,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我个人却偏爱这种形式。首先,它呈现出的内容不会因为转述和改写而产生误解或者信息的损耗。我希望这种形式可以让人直接看到受访者的思考。它更有现场感,更鲜活,也更有力。我认为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非常精彩,有大量的一手采访,但我也很希望知道乔布斯本人究竟说了什么,而不只是经过艾萨克森转述的乔布斯的话。
其次,访谈天生具有易读性。谈话总是亲切和便于理解,有时候一本正经写出的文字会不自觉地加上修饰。当然,访谈最大的难题正是:如何同时具有口语的亲切感和易读性,还能让它具备严谨性和系统性。
《详谈》的载体是书,因为我希望它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辨性。麦克卢汉有句著名的论断:媒介即信息。媒介载体本身就传递出了某种信息。比如视频迫切地想让你投入其中,如果它没有在开始的几秒之内抓住你的注意力,它就会流失一个用户。视频必须是热烈的,且有冲突感和反差感的。
印刷文字更适合传递思辨性的信息,你可以随时停下,或者往回翻看,它没有那么强的时间线和紧迫感。它鼓励你思考、琢磨。作为读者你需要费点力气去主动参与,而不像观看视频和社交媒体信息那样,被动地沉浸其中。
关于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详谈》,大的原则是选择那些在实践和创造价值的人。价值创造是多方面的,比如商业效率的提升——让更多人付出更低的价格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做产品和零售的企业家就在做这样的工作;比如创造出美好的体验,不少带有文化、旅行和创意性质的企业家和创作者都是如此;比如创造人类知识的增量,很多了不起的创作者、思想家和科学家都属于这个行列;比如改变了某个行业的游戏规则,甚至创造出了新的行业,今天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例子是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行业的颠覆者。
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接受访谈,尤其在今天。我收到过各种各样拒绝的理由,但也感受到很多了不起的人的热情和慷慨。愿意拿出时间来接受访问的受访者,经常是出于信任、善意、愿意分享的慷慨,以及可能确实有话想要表达——比如认为自己被极大误解。
从2020年年底第一册《详谈》出版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全球化的逆转和地缘政治导致的经济冲突;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速度的放缓在同时发生;2022年年底ChatGPT的发布掀起了新一轮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让人重新思考个人的技能在未来是否还有竞争力。
人们的情绪也在变化,一度深信不疑的事情现在都变得不那么确定。比如不少人曾经相信可以通过创业或努力工作来改变命运,如今则更愿意放慢节奏,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等待。
决定把《详谈》系列继续写下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相信越是在面对变化的时候,人们越是有意愿去了解其他人的状态,他们如何思考现实,又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
而且,无论环境怎样变化,都有人在创造出新的价值。比如全球化在减速,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走向全球;经济增速在下降,但一些平价消费品牌在快速增长;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也让一些公司被注意到。
我确实认为现在更加需要这样的讨论:其中的问题和访问的人物,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正在发生的,而不是来自遥远的过去的。它可能更能带来启发,因为大家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面对的是相同的约束条件。
这一季《详谈》加了一个新的标签“商业现场”。它来自一线行动者的思考,可能没有经过学者抽象提炼之后的完整和干净,但一定带着现场才有的那种粗粝的力量感。我希望你能从中读到真实的商业世界中,人的思考、进退、行动和努力。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去把我所生活的时代发生的故事、我们时代的人物和他们的创造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哪怕不是最好,它也可以成为最一手的素材。
蹩脚作家也得尽本分。我不想去重写或者改写什么,我想尽量留下第一手的内容。
我希望它能为知识积累做出贡献,能激励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者和创造者,让人们能从这些交谈里获得启发,受到激励。
我也希望它能成为长期有价值的内容,经得起更长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