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2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什么区别?

大家就算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三国演义》。不论是在语文课本上,还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三国演义》的段落。很多人以为,《三国演义》里的故事都是真的,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史书,真正记载三国这段历史的史书,叫《三国志》。

《三字经》里有两句话就提到了《三国志》: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意思是说,《史记》《汉书》《后汉书》,再加上《三国志》,就是“二十四史”里的前四史,这四部史书可以说是编写得最精致的了。

那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陈寿这个人

说《三国志》,不得不先说它的作者——陈寿。

虽然我们一般都说陈寿是西晋时候的历史学家,但是陈寿其实出生在三国时期,是个蜀国人。很多人应该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sù)的故事。当时,蜀国的大将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命令,结果丢失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这样一个战略要地,被诸葛亮给处死了。

这件事其实和陈寿也有关系,因为陈寿的父亲当时就是马谡手下的一名参军,大概相当于军事参谋。因为这件事,陈寿的父亲也遭到了处罚。

陈寿从小就特别好学。他的老师是蜀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学者,叫谯(qiáo)周。谯周一直反对蜀国北伐攻打魏国。谯周觉得:我们蜀国的实力和人家魏国根本没办法比,人家的人口和地盘都是我们的好几倍,我们凭什么去攻打魏国呢?况且,攻打魏国需要钱,需要粮食,还需要士兵,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负担。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打人家,老老实实守住蜀国这片地方就行了。后来魏国的军队打到蜀国的国都成都时,谯周为了减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劝说蜀国的皇帝刘禅投降了。

在谯周眼里,陈寿是一个非常棒的学生。但是,谯周大概是觉得陈寿的性格太耿直了,所以曾经嘱咐陈寿说:“你肯定能因为才华和学问名扬天下的,但是你要小心一点,你也很有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啊!”谯周说的果然没错,在蜀国灭亡之前,陈寿在国内当过一些小官,但当时蜀国的朝政被一个太监给控制了,陈寿不愿屈从他,所以这个官当得很不舒服,经常被贬。而且,在谯周的影响下,陈寿虽然是蜀国人,但是他好像对蜀国的好感不多,反倒是更愿意承认蜀国的敌人魏国的正统地位,这一点在他后来编写的《三国志》里也能体现出来。

在蜀国灭亡之后很多年,陈寿才在晋朝做上了一个小官。在这段时间里,陈寿已经开始编写一些历史材料了,比如他很尊敬诸葛亮,就把诸葛亮的文章收集起来,编了一本《诸葛亮集》。不过还是像他老师谯周说的那样,陈寿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官运特别差。

到了公元280年,晋朝灭掉吴国统一天下,三国时期这段历史正式结束了,陈寿也终于开始搜集三国时的官私著作,著《三国志》。

当时已有记载魏、吴两国历史的官修和私修史书,而蜀国是三国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史官这个岗位的国家,所以蜀国无史。陈寿为了写蜀国的历史,花了很多功夫,努力去搜集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所以,虽然《三国志》里记载蜀国历史的《蜀书》是最短的,甚至还没有记载魏国历史的《魏书》一半长,但是这些资料很有可能都是陈寿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搜集的,非常不容易。

小说和历史

其实一开始,《三国志》不是一本书,而是三本书。

陈寿给魏、蜀、吴三个国家分别编写了一本史书,即三十卷的《魏书》、十五卷的《蜀书》和二十卷的《吴书》,一共有六十五卷,记载了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六十年的历史。到了宋朝的时候,学者才把《魏书》、《蜀书》和《吴书》合并到一起,编成了《三国志》。

再后来,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创作了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国演义》。换句话说,《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这部史书改编出来的小说。小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强的虚构属性,这一点和力求记录真实历史的史书是不一样的。

首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书,对三国时哪个阵营更有资格继承正统的看法不太一样。

如果看过《三国演义》,你肯定会觉得刘备的蜀汉阵营里,基本上个个都是人才,他们的人品也很高尚。像最有名的谋臣诸葛亮,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都是刘备的手下。可以说,《三国演义》里一大半的正义人士都集中在刘备的蜀汉阵营,这让很多读者都觉得,刘备才是三国君主里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相对来说,在《三国演义》里,孙权虽然也是一个英雄豪杰,但根本没办法和刘备相提并论。而曹操在《三国演义》里更是一个比较反面的角色,很多读者都觉得曹操是一个奸诈狡猾、自私自利、谋权篡位的大奸雄。

但在《三国志》里,曹操的魏国才是正统。陈寿在记载曹操的故事时,用的标题是皇帝才有资格使用的“纪”。陈寿在书写刘备和孙权的时候,标题却没有用“纪”,用的只是普通大臣就能使用的“传”。从这里我们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来,在陈寿眼里,只有曹操才能达到皇帝的地位,是天下的正统君主,刘备和孙权只不过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当然,这也和陈寿本身就身处晋朝有关,晋本来就是从曹魏那里得到的天下。

其次,《三国演义》有很多细节都比《三国志》夸张一些,有不少添油加醋的成分。

比如《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经典桥段,那就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其实,在《后汉书》和《三国志》的记载里,讨伐董卓的地方势力根本就没有十八个这么多。

《三国演义》不仅在数字上面动手脚,还在人物和情节上面做了很多改动。我们在前文提到,小说把刘备的蜀汉阵营当成主角来描写,所以,刘备阵营里面的很多人物都被改编得特别厉害。比如诸葛亮和关羽,他们再厉害也终究只是个凡人,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他们厉害得不行,根本不像一般的人类,更像是圣人,甚至像神仙。

就拿诸葛亮来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三国志》这种正史记载的诸葛亮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我们看《三国演义》,会发现诸葛亮用兵如神,还很擅长跟对手玩心理战。不论是蛮族首领孟获,还是高智商对手周瑜和司马懿,都被诸葛亮耍得团团转。但其实,像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对着司马懿大摆空城计,甚至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些故事,全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没有发生过的。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不仅是个指挥天才,还是半个神仙,他晚上夜观天象,就能知道天下发生了哪些大事。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他甚至可以用一介凡人的力量,准确预测天气和风向。其实,这些也都是《三国演义》编出来的。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实际参与赤壁之战。在《三国志》的《诸葛亮传》里,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既有夸他的地方,也有批评他的地方。陈寿觉得,诸葛亮处理政治事务的本领很强,但是他多年来一直在打仗,却没打过几次胜仗,大概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和指挥能力不是很强吧。

所以,《三国演义》当然是一部很棒的小说,但大家不要以为它就是真实的历史。有机会的话,大家一定要看看《三国志》,了解一下真实的三国时代。

知识卡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史记》《汉书》《后汉书》,再加上《三国志》,是“二十四史”里的前四史,这四本史书可以说是编写得最精致的了。 9QdTozd5jGcWQCeZ5q/isq991aeyfBOZetTof88R3YJ8bO3jlk1XuibusXQik+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