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哪怕你没读过《三字经》,这十二个字,我相信你也已经很熟悉了吧。

没错,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十二个字。但是,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所包含的知识和典故,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什么是“性善论”?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这个观点被总结为“性善论”,是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

一说到“儒家学派”,读过《写给孩子的论语课》这本书的同学,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孔子。没错,孔子他老人家堪称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不过,在留下来的著作里,孔子却并没有明确地去判断,人本来的天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所以,在《论语》里,孔子著名的学生子贡说了这样一句话: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意思是,孔子老师的学问,我们这些学生还是能有机会听到的,但是我们却没有机会听到孔子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见解。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详见《写给孩子的论语课》中的《乱世操盘手》),他表示自己的老师从没说过关于人性的见解。既然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你孔子老人家不下判断,那么就别怪后人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首先站出来的,就是孟子。

在儒家学派里,孟子的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孔子的。我们都把孔子称为“圣人”,而孟子有个称号,叫“亚圣”,就是比“圣人”差那么一点点,可见孟子的地位了。

孟子的观点是什么呢?

他认为,人性应该是善的。

孟子在他的著作里把人性比作流水。他是这样讲的: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意思就是,人性是善良的,这个道理就像水总是往低处流一样。没有人的本性是不善良的,就好比没有水是不向低处流动的。

在孟子的眼里,人的这种善良本性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品质,每个人生来就具备同理心和羞耻心。比方说,任何一个人,如果看到一个调皮的小孩子马上就要不小心掉到井里了,他在那一瞬间一定是会惊讶、害怕,或者是感到悲伤和同情的,而绝对不会幸灾乐祸、哈哈大笑。而且,在孟子眼里,人生来就拥有遵守礼仪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礼、智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不是外界赋予我们的,而是我们本来就拥有的东西。

所以概括来说,孟子是“性善论”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有非常多美好的品质。

但是,并不是没有人反对孟子这个观点,也有人觉得,人的天性不是善的,而是恶的,这就叫“性恶论”。

什么是“性恶论”?

提出“性恶论”的人,恰恰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就是荀子。

荀子和孟子一样,都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但是荀子比孟子要晚出生几十年。我们知道,在战国时代,华夏大地上有很多诸侯国,它们彼此经常打仗,给百姓带来了很多痛苦和负担。荀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也难免见证过一些人世间的纷争和悲剧。所以,荀子说: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认为,如果对所有人都不加管束,完全顺着人们的本性和情感欲望,那么人们肯定就会相互抢夺资源和利益,导致社会出现混乱,并产生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

正是因为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所以他特别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荀子有这样一句名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那些善良的人,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来努力改善的。

当然,在荀子眼里,只有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制定法律和社会规范来解决这些人性的问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觉得,荀子特别讲究法的作用?

没错,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的一位大思想家,但他的弟子李斯和韩非,却成了战国时代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法律来建立社会的秩序。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性善论,一个主张性恶论,他们两个的观点各自都有不少支持者,几千年来,产生了很大的争论和影响。

《三字经》这本书的最初作者王应麟,以及后来参与修订《三字经》的很多学者,其实都是支持“性善论”的——不然的话,《三字经》这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从来没有变动过呢?

当然,也有学者觉得,“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两种观点都太绝对了,他们表示,人的天性不一定是彻彻底底的善或者恶,在复杂的人性之中,应该有一部分是善的,有一部分是恶的。

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扬雄就说: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意思是,人的天性之中,善念和恶念是混在一起的。所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学习的是善的东西,就会成为好人;如果学习的是恶的东西,就会变成坏人。

东汉大思想家王充认为,人本来都是善良的,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因接触了外界的事物,所以才会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为不同的人。如果一个人每天接触的都是不良诱惑,那么他就算本性是善良的,也可能会变成一个坏人。

请注意,王充的这个观点,就有点接近《论语》里孔子他老人家说的那句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性相近,习相远”不是《三字经》里的吗?没错,《三字经》里这话,来源就是孔子说的话。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人们的本性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成长过程中,因为周围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所以还是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人和人之间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想想看,你在世界上见过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吗?就算是一对长得几乎完全一样的双胞胎,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性格。

所以说,我们的父母都希望我们尽量在比较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里,去学习那些对我们有好处的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出我们天性中那些美好的品质,我们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并且,我们要尽量少地去接触那些对于我们可能有坏处的东西,防止自己养成坏习惯。

当然,和自己的不同的生长环境,并不一定都是坏的环境。“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被周围的环境影响,所以人才会有差异,每个人才会变成独一无二的人。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个人,他的习惯和性格都和我们不太一样,他并不一定就是坏人,只是他的成长环境和我们不一样罢了。

最后,想留给你一个问题:

你觉得是孟子的“性善论”更有道理,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更有道理呢?你觉得人本来的天性应该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呢?

知识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后来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不同,所以人们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人和人之间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孟子

孟子,名轲,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72年,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有“亚圣”之称。他提倡“人性本善”。

荀子

荀子,名况,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13年,是孔子和孟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他有两个很有名的学生,一个叫李斯,一个叫韩非。他提倡“人性本恶”。 co9zJduzTxro3gs536MdCzRYHFdZMVvc0FaM8tUcNCHo3Rr0buWv6Fcw5FOpPD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