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里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没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梨子,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我们应该早点知道才好。在这句话里,“弟”字是个通假字,通“悌”。中国有一个词语,叫作“孝悌”。孝,指的是我们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的是我们要尊敬兄长,尊重我们的兄弟姐妹,和他们和睦相处。
儒家学派的大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觉得,我们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就要把学校的教育办好,让人人都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自古以来,“孝”和“悌”这两个字经常被放到一起组成词语,这也说明,尊敬兄长、好好地对待兄弟姐妹,是和孝顺父母同等重要的事情。
我这一代人是独生子女的一代,而到下一代尤其是再往后,家里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已经毫不稀奇了,那学会怎么和兄弟姐妹们相处,就更重要了。
再来说说孔融小时候的故事。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和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一样,都姓孔,也都是山东曲阜人。
其实这不是巧合,因为孔融就是孔子的后代,他的家族也是传统的读书人家,可谓书香门第。孔融的长辈们都是读书人,有不少人曾经在朝廷里做过官。
根据史书的记载,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非常聪明了。有一天,孔融的家人拿来一些梨子,要分给孩子们吃。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就算在生活水平不错的读书人家,水果也是非常难得的美味,一般的小朋友见到了,都是争着抢着,想要拿到大一点的水果。可是,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吃。
大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有点疑惑,就问孔融:“你为什么拿小的梨子,而不拿大的梨子吃呢?”
四岁的孔融对大人们说:“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年龄小,吃得也少,按照道理来说,就应该拿最小的梨子吧。”
家族里的大人们都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懂得长幼有序的道理,亲戚们都觉得,这个孩子这么聪明,将来肯定很有出息。
在孔融十六岁那年,家里又发生了另一件事情。
在孔融生活的东汉末年,朝廷的政治比较黑暗,很多太监掌握了权力。当时,有一个叫张俭的官员,因为刚正不阿,所以非常有名望。这一年,张俭向朝廷举报一个太监贪污腐败的罪行,因此得罪了那个太监。太监就下令,要把张俭抓起来杀死。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既是曾经的同事,也是很多年的好朋友。张俭实在没办法,就想要投靠孔褒,让他暂时收留一下自己,想避避风头。
张俭逃到了孔家,结果发现孔褒不在家,只有他弟弟孔融在家。张俭觉得孔融才十六岁,不过是个小孩子,就没有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要等孔融的哥哥回来以后再说。没想到孔融早就看出来张俭是逃到自己家里来避难的,就对张俭说:“既然我哥哥暂时还没到家,那就让我来做主,你在这里住下吧!”
后来,孔融和孔褒受到这件事情的连累,和家人一起,都被抓到监狱里了。审理这个案子的长官表示:谁收留了张俭,谁就得被杀死。
一听到这话,孔融立刻站出来说:“是我收留的张俭,所以有罪的人应该是我,让我去死吧,我家人是没有罪的!”
孔褒一听到弟弟这样说,也立刻说道:“张俭来找的人是我孔褒,不是我弟弟孔融,所以有罪的人应该是我,让我去死吧,我心甘情愿!”
这时候,孔融和孔褒的母亲也站出来说:“应该是年纪大的人来承担责任,这个家是我来做主的,所以是我有罪,杀掉我才对!”
你看,孔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想为家人们承担罪责;孔融的哥哥疼爱弟弟,想为弟弟顶罪;而他们的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甘愿代替孩子们去死。当时,不论是审理这个案件的长官,还是当地的百姓,都被孔家一家人那深深的情谊感动了。
最后,朝廷还是杀掉了孔融的哥哥孔褒,但因为这件事,更多的人知道了孔融的孝悌之心。后来,孔融像哥哥一样,进入朝廷做了大官,但因为看不惯有权有势的曹操,屡次三番地嘲讽他,最终,恼羞成怒的曹操找了个借口,将孔融一家都杀了。
其实孔融在成年后,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故事,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倒是他小时候让梨的这个故事。这当中当然有《三字经》的功劳,也因为孔融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兄弟之间相亲相爱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所提倡并且传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梨子。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我们应该早点知道才好。“弟”,通“悌”,指尊敬兄长,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敬爱。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出自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孟子》。意思是,如果我们把学校的教育办好,让人们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道路上就不会有白发苍苍却还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