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
这里“廉政”是廉洁正直的意思。后来,“廉政”中的“政”有了政治层面的内
涵, “廉政”,即廉洁政治,是一种与贪污腐败直接对立的政治现象。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不少著名的清官廉吏,他们不仅心怀百姓、勤奋、正直、忠诚、廉洁,更将自己的思想内核化作家风家训,垂训后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标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末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为官者以勤、廉、俭著称,他们在当时污浊的官场中能洁身自爱,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敢于同腐恶势力抗争,深受老百姓爱戴。
如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报答知遇之恩,特备黄金10斤,乘夜深人静时送至杨震住处。杨震不但不接受,反而严厉斥责了王密。王密辩解道:“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四知拒金”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杨震也被后人称为“四知先生”。
还有著名廉吏包拯。据史书记载,公元1042年,包拯任职端州3年期满,即将乘船离开端州。端州百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包拯体恤民情的感激,送给他一方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砚台,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没有告知包拯。船出羚羊峡,刚行至江中不久,包拯发现了砚台的事,严厉申斥了手下,并将这方端砚抛入江中,还于端州。这就是著名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
再如“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他在广西罗城县任县令6年多,离任时连路费都没有。任四川合州知州时,他不愿给当地老百姓增加负担,首先削减了自己的驺从之费,自己仅“畜一羸马,以家仆自随”。
类似的事迹还有很多,这些能做到勤、廉、俭的官吏是依靠什么力量做支撑的呢?主要靠他们个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修养,虽然其思想和行为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当今时代,虽然迎来物质文明的大繁荣、大丰收,但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努力。一方面,经济欺诈、诚信缺失、文化低俗等问题,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绊脚石;另一方面,以奢靡浪费、攀比铺张为代表的不良风气,成为人心向上、风气拔节的阻碍。“有现代化的物质,必须有现代化的精神;有现代化的环境,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养。”好风气、好操守、好品质从哪里来?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努力还是社会志士的引导,归根结底都要靠个人来完成精神文明的“骐骥一跃”。而家风和家教,正是一个重要基点。
“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好的家风为个人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对个人修身齐家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为,这不仅是价值观的传承,更能为家庭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城墙。